科研产出
油料作物连作障碍形成机理与生态修复措施研究进展
《农学学报 》 2015
摘要:连作对油料作物中的花生、大豆、芝麻生长发育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植株矮小瘦弱,衰老进程加速,干物质积累量变少,病虫害发生程度加重和产量急速下降。笔者在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油料作物连作障碍的文献基础上,认为引起油料作物连作障碍的主要因素有土壤和植株营养元素匮乏、土壤微生物区系失衡、土壤某些酶活性降低、自毒物质积累增多等4个方面。总结了目前比较实用的4项连作障碍生态修复技术,分别为耐重茬优良品种的选育与应用、抗重茬专用肥的施用、耕作方式的改进、生物制剂与土壤消毒剂的应用,希望能够为消除油料作物的连作障碍提供理论参考。


苦瓜强雌性系的研究进展
《北方园艺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进入21世纪,随着人们对苦瓜独特的营养保健功效的深入认识和现代药理学对苦瓜药用价值的新发现,苦瓜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需求量与日俱增,这使得苦瓜育种材料的获得及新品种选育变得越来越重要。基于此,现从苦瓜性别分化、强雌性系选育及应用、强雌性状的遗传分析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等方面,综述了苦瓜强雌性系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苦瓜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花生原料贮藏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食品研究与开发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花生原料营养成分独特,易氧化变质和受微生物的污染,因此探寻花生安全贮藏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分析了花生贮藏技术研究的现状,并对今后花生贮藏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一些重要作物拟茎点霉属病原生物学及致病机制研究概况
《中国农学通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拟茎点霉属(Phomopsis)是腔孢纲球壳孢科真菌中的一个大属,含有100多个不同的种,可寄生于70多种不同科的植物。该属病原菌地域分布广泛,引起植物的叶枯、枝枯、烂茎、溃疡及果腐等严重病害,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综述了一些主要作物的拟茎点霉属真菌病害在发生特点、致病症状及特性、生活周期循环、病害生化防控及病菌生物学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今后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认为今后应加强从组织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明确其致病机制,鉴定该属的致病特异性,并构建抗病分子育种技术体系等为病害安全、高效防控提供基因基础。
水稻SSR标记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综述了SSR标记在水稻核心种质构建与评价、遗传结构、稻种起源演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水稻遗传多样性的地带性特征、遗传多样性与生态地理位置密切相关以及目前水稻品种遗传基础狭窄、多样性降低等特征,分析了遗传多样性成因及影响因素,特别指出了育种行为对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并针对当前水稻品种遗传多样性较低的问题提出了对策。认为云南是中国稻种资源的最大遗传多样性中心和优异种质的富集地;西南稻区粳稻品种遗传多样性最丰富;南方稻区粳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高于北方粳稻遗传多样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