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Asparagus(模糊匹配)
47条记录
芦笋连作障碍中的自毒物质研究进展

生态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芦笋的自毒作用是导致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关于芦笋连作障碍中自毒物质的研究,包括芦笋自毒作用的解读、自毒物质来源、自毒物质种类、及芦笋品种间化感自毒作用差异性存在的研究,对于这些方面的综述旨在为芦笋化感自毒作用的研究提供参考资料.并总结了缓解自毒作用的途径,包括轮作、生物炭、降解菌及其他途径,以期为解决芦笋连作障碍中的自毒作用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芦笋 连作障碍 自毒物质 自毒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芦笋品种对蓟马抗性机制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2017

摘要:为了明确芦笋品种对蓟马的抗性机制,以4个不同抗性水平的芦笋品种为试材,测定并分析了芦笋植株表皮蜡质、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总酚、单宁酸和类黄酮含量与其对蓟马抗性的关系。结果显示:抗性芦笋品种Uc157的表皮蜡质、游离脯氨酸、总酚和单宁酸含量分别为4.39 mg/g FW、82.51μg/g FW、5.38 mg/g FW和2.48 mg/g FW,均显著高于感虫品种和高感品种的;Uc157的可溶性糖和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感虫品种B25和高感品种台南3号的,但与感虫品种硕丰之间无显著差异;芦笋品种的抗蓟马性与表皮蜡质含量显著相关,与单宁酸含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与总酚、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和类黄酮含量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

关键词: 芦笋 蓟马 抗性 生化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技术在芦笋育种中的应用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CSCD

摘要:旨在为今后芦笋遗传育种工作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本文综述了近几十年来国内外生物技术在芦笋育种研究中的应用主要进展,内容包括芦笋的组织培养、花药培养、小孢子培养、原生质体培养、多倍体诱导、分子标记技术及遗传转化等方面的研究,重点总结了生物技术在芦笋育种中发挥的作用及应用现状,并分析芦笋生物技术育种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芦笋生物学特性与产业需求,探讨了未来芦笋生物技术育种工作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芦笋 生物技术 育种 花药培养 分子标记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硒对芦笋硒含量与品质的影响

土壤通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大棚种植的4年生绿芦笋"井冈701"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溶液的不同施用方式对芦笋含硒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和土壤浇灌两种方式对芦笋体内硒的积累呈现不同的特点,但均能显著提高总硒含量,其浓度跟施硒浓度成正相。土壤浇灌100 mg kg~(-1)亚硒酸钠溶液可使芦笋嫩茎总硒含量在2个月以上的时期内持续稳定在100μg kg~(-1)的安全范围内,效果最好。而有机硒含量随施硒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下降。施用适当浓度的亚硒酸钠能提高芦笋嫩茎的Vc和总蛋白质含量,改善芦笋的营养品质。

关键词: 芦笋 亚硒酸钠 硒含量 营养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春覆盖对长江中下游绿芦笋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CSCD

摘要:为了明确不同覆盖方式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绿芦笋早春生长的影响,促进嫩茎提早萌发,以芦笋品种‘井冈701’为试材,研究了地膜、小拱棚、稻草、草木灰等覆盖方式对芦笋嫩茎萌发、生长、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小拱棚和单层地膜均能显著提高地温,促进嫩茎提早萌发与采收,并能大幅提高前期产量和春季总产量,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其中小拱棚处理效果最佳,可提高地温2.1~6.7℃,比对照提早20天采收,产量比对照提高18.57%,每666.7 m2收益比对照提高了136.67%。稻草覆盖对芦笋的生长、产量和效益的促进作用较小,而草木灰则不能显著提高相关指标。试验筛选出了一种能使早春绿芦笋采收时间大大提前,且产量显著提高的简便农艺方法,对于促进本区域甚至全国的芦笋均衡供应以及提高芦笋种植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绿芦笋 早春覆盖 生长 产量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人工海水胁迫下芦笋品种耐盐性评价的多元统计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浓度为25%的人工配制海水对25个芦笋品种进行了芽期和苗期的胁迫处理,调查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长、株高、茎数、茎粗、根鲜质量、根干质量以及根体积等10个农艺性状,以各性状耐盐系数作为衡量耐盐性的指标,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芦笋品种的耐盐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调查的10个性状指标在品种间差异显著,因子分析将其集约于3个主因子上,即种子活力因子、根部因子和生长因子,主因子累计贡献率达82.2%。基于品种因子得分值进行聚类分析,25个芦笋品种可分为4类,即耐盐品种、较耐盐品种、中度耐盐品种和盐敏感品种。本研究建立的人工海水胁迫处理鉴定芦笋品种耐盐性的综合评价方法,可为芦笋材料耐盐性鉴定和耐盐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芦笋 人工海水 苗期胁迫处理 多元统计分析 耐盐性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芦笋出口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现状及对策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15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近年出口到东南亚、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主要贸易国的芦笋受阻情况及WTO成员国发布的有关芦笋的通报情况进行分析,指出了我国芦笋技术性贸易措施的不足及弱点,并对我国芦笋出口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芦笋 质量安全 国际贸易 TBT/SPS通报

芦笋废弃秸秆利用现状与高效开发对策

江西农业学报 2015

摘要:简述了芦笋废弃秸秆的利用价值及在动物饲料、食用菌培养、食品工业、沼气应用和土壤改良等方面的研究利用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高效开发对策,以期为芦笋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芦笋 废弃秸秆 利用现状 开发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世界芦笋生产及贸易状况研究

世界农业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芦笋是一种兼具营养食用价值和医疗保健功能的高档蔬菜。本文综合利用中国海关和国际芦笋学会1992—2013年统计数据,对世界芦笋区域分布、生产、加工及贸易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当前芦笋种植主要分布在亚洲和欧洲,两者芦笋种植面积占世界近2/3的市场份额。其中,亚洲芦笋种植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欧洲以德国、西班牙和法国为代表,北美洲以美国和墨西哥为代表,南美洲以秘鲁为代表。世界芦笋出口市场以中国、秘鲁、墨西哥、西班牙和希腊为主,芦笋进口市场主要分布在美国、欧盟、日本和亚洲部分国家,其中芦笋罐头出口以中国为主导,鲜芦笋出口以秘鲁为主导。受消费习惯影响,欧盟国家为白芦笋罐头的主要进口国,美国为保鲜和速冻绿芦笋主要进口国。

关键词: 世界 芦笋 生产 贸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杏鲍菇菌渣有机肥在芦笋上应用效果试验

食用菌 2014

摘要:分析了杏鲍菇菌渣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杏鲍菇菌渣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氮磷钾等营养成分,可用于有机肥的生产。杏鲍菇菌渣有机肥在芦笋施用试验结果:施用杏鲍菇菌渣有机肥250 g/2 m2即可完全替代化肥,并且芦笋植株更为高大茂盛,笋径更为粗壮,可增产约580 g/2 m2,增收约2.3元,增产增收率约19%。

关键词: 菌渣 有机肥 芦笋 肥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