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十二五”末江西增产“50亿斤粮”的出路与对策建议
《江西农业学报 》 2012
摘要:江西省"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十二五"期间我省"新增粮食产量50亿斤",以策应国家"十二五""增加1000亿斤粮食"的目标。本文分析了当前江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及存在的问题、粮食生产中有利条件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十二五"末江西增产"50亿斤粮"的出路与对策建议。


加速溶剂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大米中三环唑残留
《江西农业学报 》 2012
摘要:建立了加速溶剂萃取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大米中三环唑残留的分析方法。大米中的三环唑经加速溶剂萃取仪萃取,中性氧化铝柱净化,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三环唑在2.0~100.0 n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本方法检出限为0.10μg/kg,回收率为78.2%~85.1%,相对标准偏差为5.6%~7.6%。此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精确,适于大米中三环唑残留量的分析测定。
关键词: 三环唑 大米 农药残留 加速溶剂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芝麻细菌性青枯病病原菌及其生化变种鉴定
《植物保护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芝麻细菌性青枯病是我国南方芝麻生产上的重要病害。调查研究表明,芝麻青枯病除前人报道的萎蔫、顶梢常有溃疡裂缝等典型症状外,还有植株畸形、茎秆表皮泡状突起、溃疡裂缝延伸至茎秆中下部、折断茎秆可见菌脓形成的透明细丝等症状。分离获得的病原菌菌株经菌体形态、菌落形态、培养性状、致病性、烟草过敏性反应及16S rRNA基因和16S~23S rRNA基因间区ITS序列测定,证实了芝麻青枯病是由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江西省15个县(市)的22个代表性菌株的生化变种鉴定显示,20株菌属于生化变种Ⅲ,占90.91%,2株属于生化变种Ⅳ,占9.09%。说明生化变种Ⅲ菌群是诱发芝麻青枯病流行的优势种群。
关键词: 芝麻青枯病 病原鉴定 16S rRNA ITS 生化变种


不同基质配比试验
《新疆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提高育苗质量,解决基质的应用问题。【方法】以蓓蕾基质为对照,选用丹麦进口泥炭、珍珠岩、蛭石为原料,按照3种原料的不同配比配制出5种穴盘育苗基质,调查不同基质对小白菜和辣椒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通过对小白菜生长发育状况的调查得出,出苗率的高低顺序是1>4>6>5>2>3,子叶展平快慢顺序是1>3>4>5>2>6,2叶1心快慢顺序是3>1>5>4>6>2,3叶1心快慢顺序是1>3>5>6>2>4,不同基质间的多重比较与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2号基质配比优于对照蓓蕾基质,从总体来看,叶数、叶长、叶宽、叶面积与株高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植株的长势与植株叶片之间存在正相关;通过对辣椒生长发育状况的调查得出,随着调查日期的延长,各处理间的差异逐渐变小;全部是泥炭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蓓蕾基质,或者与对照蓓蕾基质相近,辣椒植株的长势与植株各个部分的生长均相互影响。【结论】2号基质(全部是泥炭)好于蓓蕾基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