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江西紫色土烤烟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中国烟草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查明江西紫色土上种植模式与浓香型烟叶质量的关系,以江西省主栽烤烟品种K326为试验材料,研究种植密度与施氮量互作对烤烟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发现,增施氮肥后株高显著增高、烟叶显著增宽、叶长/宽显著减小、烟叶鲜重/干重显著提高。当施氮量≤142.5 kg/hm2时,株距越小烟叶越宽,烟株密植能显著提高烟叶产量;但当施氮量≥142.5kg/hm2时烟株稀植有利于上等烟比例的提高;当施氮量为165 kg/hm2时,烟株稀植有利于叶长与叶宽的增加,同时显著提高上等烟比例;当施氮量为165 kg/hm2、株距为0.5 m时,烤烟产量与产值均最高。故建议今后紫色土烤烟种植模式为行距1.2 m,株距0.5 m、施氮量165 kg/hm2。


BGA土壤调理剂对木薯产量的影响研究初报
《江西农业学报 》 2012
摘要:以木薯品种华南205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施用BGA土壤调理剂对红壤旱地木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处理中,以一次性施用2400 kg/hm2BGA土壤调理剂处理的产量最高。施用1200~2400 kg/hm2BGA土壤调理剂处理的产量高于施用300 kg/hm2复合肥处理的产量。


芦笋茎枯病菌的鉴定及区域差异性分析
《植物保护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芦笋茎枯病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毁灭性病害,为准确鉴定其致病菌和探明不同区域菌株的分化程度,通过形态学观察和核糖体DNA内转录间区(rDNA ITS)序列比对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比较五省份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和ITS序列上的差异,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芦笋茎枯病的致病菌为天门冬拟茎点霉Phomopsis asparagi。海南省菌株的菌丝生长较快,培养5天后的平均直径为8.5 cm;培养14天后,江西省菌株由白色变为淡绿色,其它各省菌株由白色变为灰白色,海南省菌株的菌落呈现同心轮纹状;福建省菌株产生的分生孢子器较多,平均60个/皿;五省菌株在1~238 bp和298~591 bp的ITS区段存在差异性碱基,其中河北省菌株的差异性碱基数最多;五省菌株大致聚为2个组群,河北省菌株单独聚为1个组群,其它省份菌株聚为1个组群,天门冬拟茎点霉P.asparagi与叶下珠生拟茎点霉P.phyllanthicola亲缘关系较近。
关键词: 芦笋茎枯病菌 鉴定 rDNA ITS 系统发育 区域差异


植物内生菌对柑橘溃疡病的生物防治作用及应用前景
《江西农业学报 》 2012
摘要:从植物内生菌的抗病机理及生物防治病害作用方面综述了利用植物内生菌防治柑橘溃疡病的机理与优势,并对其生物防治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南方葡萄避雨栽培技术研究
《农业灾害研究 》 2012
摘要:葡萄避雨栽培是介于温室栽培和露地栽培之间的一种集约化栽培方式。在介绍了南方葡萄避雨栽培的品种选择、园地选择和定植的基础上,总结了葡萄避雨栽培的设施建设方案和管理措施,以期为我国南方高温多雨地区优质葡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基于核酸适配体与银纳米粒子探针共振光散射技术检测卡那霉素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 2012
摘要:本文建立了一种新型灵敏的基于未修饰的银纳米粒子和卡那霉素适配体为探针共振光散射分析卡那霉素方法。单链DNA能缠绕在银纳米粒子表面,使其即使在高盐浓度下仍不发生聚集。当卡那霉素及其适配体相互作用后,适配体的构象发生变化,不能吸附在粒子表面,在盐存在下,银纳米粒子聚集,产生增强的散射信号。在优化的条件下,散射信号与卡那霉素在2.0nmol/L到20.0nmol/L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0μg/kg。适配体相对其他的抗生素显示出高亲和性,能够应用于鸡肉基质的卡那霉素残留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