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yield(模糊匹配)
344条记录
不同机插行距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中国农机化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旨在为改进和研发适合南方丘陵双季稻区的插秧机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双季稻区早晚稻进行人工模拟机插行距试验,对比研究不同行距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行距8寸较9寸,早稻增产260.50~382.86 kg/hm2,增产率达4.34%~5.98%,晚稻增产252.90~269.68 kg/hm2,增产率达3.90%~4.25%;行距7寸较9寸,早稻增产139.33~271.03 kg/hm2,增产率达2.32%~4.24%,晚稻增产129.32~202.49 kg/hm2,增产率达2.00%~3.19%;3个行距中8寸的产量最高。同时,对现行9寸行距的插秧机进行了改进,研制出8寸行距插秧机,并进行二晚大田机插试验,结果表明8寸行距插秧机比9寸增产181.83 kg/hm2,增产率达2.56%。

关键词: 水稻 机械化 行距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行株距配置对超高产早晚稻产量的影响

中国水稻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30万蔸/hm2(早稻)和25万蔸/hm2(晚稻)密度下,以超高产早稻陆两优996、淦鑫203和超高产晚稻淦鑫688、天优华占为试验材料,研究了3个施氮水平下不同行株距配置对超高产早、晚稻产量的影响。不施氮时,供试的4个品种(组合)均在窄行距时产量最高;施氮条件下,淦鑫203在中行距时产量最高,陆两优996和天优华占在宽行距和窄行距时产量较高,而淦鑫688在窄行距时产量较高。不同行株距配置对陆两优996和天优华占产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有效穗数,对淦鑫203主要通过影响每穗粒数,而对淦鑫668则主要通过影响结实率来实现。品种间对行株距配置响应的差异与淦鑫203的每穗粒数较少、成穗率较低,而陆两优996和天优华占的每穗粒数较多、成穗率较高,淦鑫688的叶面积指数较高有关。早稻陆两优996的适宜行株距为33.0 cm×10.0 cm或20.6 cm×16.0 cm,淦鑫203为25.4 cm×13.0 cm;晚稻天优华占为40.0 cm×10.0 cm或20.0 cm×20.0 cm,淦鑫688为20.0 cm×20.0 cm。

关键词: 超高产水稻 早稻 晚稻 行株距配置 栽插密度 产量 氮肥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控蘖剂对超级杂交早稻金优458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杂交水稻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控蘖剂对超级杂交早稻金优458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控蘖剂能减少无效和低效分蘖的发生,增加高峰苗期分蘖构成中高效分蘖(4叶及以上分蘖)所占比重;喷施控蘖剂处理的穗长、穗粒数、穗着粒密度、二次枝粳数及着生其上的二次颖花数和结实率均显著高于未喷施控蘖剂的对照;同时喷施控蘖剂能增加株高、中后期群体生物量和叶面积指数,提高孕穗期上3叶叶温和群体透光性,增加叶片SPAD值,从而增强光合作用能力,但也表现出稻株节间长度增加,茎秆粗度减小等特点。喷施控蘖剂处理最终表现为茎蘖成穗率、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协调提高而增加产量

关键词: 控蘖剂 超级杂交早稻 金优458 生长发育 产量

氮、磷、钾、硼肥施用对甘蓝型杂交油菜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指导当前生产条件下江西油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方法】2008—2009年在江西省设置12个田间试验,研究氮、磷、钾和硼肥施用对甘蓝型杂交油菜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并对施肥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氮磷钾硼肥配施处理(NPKB)平均产量为2 015 kg.hm-2,与不施肥相比,NPKB、缺B(NPK)、缺P(NKB)、缺K(NPB)和缺N(PKB)分别增产1 121、839、758、746和249 kg.hm-2;NPKB配施处理下各主要经济性状表现较好,有利于对N、P、K、B素的吸收利用;效益分析表明,NPKB配施效益达到5 449.5元/hm2,比不施肥增收2 231.1元/hm2,其次是缺B(NPK)、缺P(NKB)、缺K(NPB),分别比不施肥增收1 298.4、1 280.7和1 541.1元/hm2,而不施氮肥的处理减收206.1元/hm2。【结论】NPKB配施对甘蓝型杂交油菜增产、增收效果显著,是保证高效生产的技术关键。

关键词: 油菜 产量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播期对双季稻区油菜熟期、产量及抗性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 2011

摘要:通过免耕直播不同播期试验,研究了播期对双季稻区油菜熟期、产量及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江西宜春,晚稻收获后抢时播种的油菜熟期较早,产量最高,抗冻性最强。播期对油菜的产量及抗冻、抗病性影响较大,对抗倒性、成熟期影响较小。在该试验中,双季稻区油菜的最佳播期为10月20日左右,推迟播种则减产显著。

关键词: 双季稻区 油菜 播期 熟期 产量 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麻沙泥田增施钙镁肥对烤烟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 2011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麻沙泥田上钙镁肥对烤烟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钙肥条件下,施镁15 kg/hm2的产量最高,高达2709 kg/hm2,比不施镁肥处理增产3.6%。足量施入镁肥或镁肥与钙肥混施具有提高烟苗株高和叶片数,促进其生长的效果,烟叶产量和烤烟等级均表现为随施镁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适量施入镁肥具有提高烤烟产量、上等烟叶比例、上中等烟叶比例和产值的作用。施镁可提高烤烟叶片中镁含量,钙肥对镁的吸收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不施钙时,施入镁肥显著提高烤烟中钾、镁含量,而施入钙肥会对钾镁养分的吸收起到抑制作用,施钙条件下增加镁的施入可大幅度提高烟叶的钾、镁养分含量。在土壤中不施钙肥条件下,施入镁肥对钙的吸收会起副作用,而在施入大量钙肥情况下,施入适量镁肥显著提高烟叶的钙含量。

关键词: 烤烟 施肥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赣紫2号的留种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2011

摘要:探讨了不同类型土壤、播种期、播种量、磷肥和钾肥施用量,以及稀土、硼、钼肥微肥不同施用方法、多效唑不同施用时期等对赣紫2号的鲜草和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较理想的土壤为有机质较丰富的沙壤土;播种期为9月10日至10月20日;最佳播种量为22.5~30 kg/hm2;磷、钾肥施用量分别为300~375 kg/hm2、45.0~67.5 kg/hm2;蕾期或初花期喷施0.5%稀土;用0.1%的硼酸、0.05%的钼酸铵浸种;伸长期或初花期喷施0.025%多效唑等均能显著提高赣紫2号的种子产量

关键词: 紫云英 赣紫2号 留种 高产 种子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氮量与栽插密度对超级早稻中早22产量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超级早稻中早22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不同施氮量与栽插密度组合对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及其互作对产量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在中、低施氮水平下,不同密度间产量差异很小,而在高氮水平下,适当降低密度有利高产。在0~195kg/hm2施氮范围内,有效穗数、生物产量产量、氮素积累总量、最高茎蘖数、分蘖穗率和生产100kg子粒需氮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结实率显著下降;每穗粒数施氮处理极显著高于不施氮处理。在24×104~30×104蔸/hm2的栽插密度范围内,有效穗数和生物产量随栽插密度的提高而提高,每穗粒数和分蘖穗率下降,结实率、氮肥表观利用率和氮素积累总量差异不显著。产量与生物产量和氮素积累总量均呈抛物线关系,最适生物产量和氮素积累总量分别为14.90t/hm2和155.4kg/hm2。在本试验条件下,N195kg/hm2与30×104蔸/hm2的肥密组合有利于中早22发挥高产潜力。

关键词: 超级早稻 中早22 施氮量 栽插密度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肥模式对双季稻产量、养分吸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旱轮作田间定位试验条件下研究了连续4年(2005~2008)不同施肥模式对双季稻产量、养分吸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肥配施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增产效果明显。定位4年后,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早稻和晚稻平均产量分别比未施肥处理增产135%和130%。随着产量的增加,稻草与稻谷中氮、磷和钾养分吸收量呈增大的趋势,表明水稻植株养分吸收量与稻谷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不同施肥模式显著影响水稻稻草、稻谷中的氮、磷、钾养分含量。氮磷钾肥配施处理,特别是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稻谷的养分吸收量最高,在土壤中的氮、磷盈余也最少。肥料配施虽增加了支出,但提高了经济产出,其纯收益相对较高,以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的纯收益最高。双季稻生产实践中,有机无机肥配施模式值得推荐且需合理增施磷、钾肥。

关键词: 双季稻 施肥 产量 养分吸收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种植密度下黑芝麻干物质积累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2011

摘要: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黑芝麻干物质积累与产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南昌地区中等肥力水平和秋种条件下,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黑芝麻赣芝9号的株高增加,最低结蒴部位升高,茎粗缩小,单株蒴果数减少。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量与产量间呈正相关关系。最佳种植密度为22.5万株/hm2。

关键词: 黑芝麻 种植密度 干物质积累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