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双季超级稻“三高一保”栽培的产量形成特征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三高一保"栽培模式下双季超级稻的产量形成特征,在江西省南昌以超级早稻金优458和超级晚稻淦鑫688为材料进行3年5季的田间试验,比较了"三高一保"栽培和常规栽培下产量、库容、干物质生产与分配、根系生长及养分吸收特性差异。结果表明,与常规栽培相比,"三高一保"栽培显著提高了双季超级稻产量,早、晚稻产量分别提高了15.1%和18.2%(P<0.05);"三高一保"栽培不仅能显著增加双季超级稻的颖花量和库容量,而且能提高全生育期的LAI、生育后期叶片净光合速率,增加干物质生产量,同时提高茎鞘输出率,增加穗部干物质分配的比重。"三高一保"栽培促进根系生长,提高全生育期根系干物质量和根系活力,增加养分吸收量。由此可见,双季超级稻"三高一保"栽培可以扩库增源促流、促进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这是其增产的重要生理基础。
不同双季稻品种在江西2种土壤类型稻田的产量及氮、磷肥效应研究
《杂交水稻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江西省大面积种植的10个早稻和10个晚稻品种为材料,分别在冲积土和红壤土2种类型稻田种植,研究早、晚稻品种在正常施肥(NPK)、不施氮肥(PK)和不施磷肥(NK)3种处理条件下的产量表现及其对土壤氮、磷素依存率和氮、磷肥贡献率的差异。结果显示,2种土壤上各水稻品种的产量总体上表现为冲积土>红壤土;早稻品种淦鑫203、先农29和晚稻品种新优752在2种土壤类型稻田同时具有高产和高氮、磷利用率特性,是较理想的品种;在施肥量上,双季稻品种在2类土壤稻田宜保持正常氮肥用量,但应适当减少磷肥用量,且冲积土稻田磷肥用量要少于红壤土稻田。
关键词: 双季稻 土壤类型 氮肥利用效率 磷肥利用效率 产量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执行浅析-以江西省农科院为例
《财经界(学术版) 》 2016
摘要: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作为社会公益性和服务性机构,主要从事农业基础性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及应用开发研究等,受地理、气候、季节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其研究的课题具有周期性长、地域性广、生产季节性等特点.随着国家对农业科研的重视,财政资金投入不断增长,农业科研事业单位所承担的课题项目逐年增多,这为农业科研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随之经费预算执行偏慢的问题亦显现出来.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这对做好农
关键词: 科研事业单位 预算执行情况 江西省农科院 服务性机构 财政资金投入 应用开发研究 生产季节性 经费预算 财务部门 课题项目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执行浅析——以江西省农科院为例
《财经界(学术版) 》 2016
摘要: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作为社会公益性和服务性机构,主要从事农业基础性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及应用开发研究等,受地理、气候、季节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其研究的课题具有周期性长、地域性广、生产季节性等特点。随着国家对农业科研的重视,财政资金投入不断增长,农业科研事业单位所承担的课题项目逐年增多,这为农业科研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随之经费预算执行偏慢的问题亦显现出来。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这对做好农
秧田施送嫁肥对双季超级稻分蘖期的节氮效应
《杂交水稻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超级杂交早稻淦鑫203和超级杂交晚稻荣优225为材料,研究了秧田施送嫁肥对双季超级稻分蘖期的节氮效应。结果表明,秧田施送嫁肥,移栽时秧苗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和氮素含量提高,单株根数、百苗干重、氮素积累量均增加,秧苗素质提高。在分蘖氮肥减施总施氮量的5%~10%条件下,施送嫁肥处理与不施送嫁肥且不减氮的处理比较,生育前期叶片SPAD值和LAI没有明显差异,分蘖速率略有下降,成穗率显著提高,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无显著差异,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素积累总量无显著下降,而氮肥表观利用率和稻谷产量略有提高。秧田施送嫁氮肥34.5 kg/hm2,(种植1 hm2大田所需秧田送嫁氮肥施用量约3.45kg),大田分蘖氮肥可减施总施氮量的5%~10%,即早稻可减氮9~18 kg/hm2,晚稻可减氮11.25~22.5 kg/hm2。
稻草覆盖始期对红壤旱地花生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明红壤旱地花生进行稻草覆盖的最佳时期。通过设定播种后1 d(T1)、出苗后10 d(T2)、始花期(T3)、盛花期(T4)、结荚期(T5)开始覆盖稻草5个处理,以全程无覆盖(CK)为对照,研究覆盖时期对花生产量形成及旱地生态的影响。花生出苗前稻草覆盖会显著降低花生的出苗率,降低产量,而出苗后10 d到结荚期进行稻草覆盖均可以有效的抑制杂草发生,保持土壤水分、降低土壤温度,并有利于减缓花生叶片的衰老,增加后期绿叶数,延长花生叶片的功能,促进根瘤生长,有效的提高花生产量。江西红壤旱地花生稻草覆盖可减少杂草的发生、改善土壤温湿条件,有利于产量形成,适宜的覆盖始期为齐苗后10 d左右,过早或过迟进行覆盖,效果均受影响,甚至会减产。
节肥控污施肥模式对双季稻产量形成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中国稻米 》 2015
摘要:利用田间小区试验,以不施肥和农民习惯施肥模式为对照,研究节肥控污施肥模式对双季稻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及氮肥吸收利用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节肥控污施肥模式的双季稻的有效穗数、每穗颖花数、结实率均比农民习惯施肥模式有所增加而增产。与农民习惯施肥模式相比,节肥控污施肥模式能减少无效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最终提高成穗数;能提高双季稻中后期的LAI和剑叶SPAD值及光合势,增加光合物质积累量;同时也能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稻株对土壤氮素的依赖。本试验中,节肥控污施肥模式可实现在农民习惯施肥模式节氮磷20%的基础上,取得双季稻的高产稳产,实现节肥控污,是双季稻区较为理想的施肥模式。
关键词: 双季稻 节肥控污施肥模式 生长发育 产量形成 氮素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