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Development(模糊匹配)
135条记录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形成对微纳米气泡响应的差异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估微纳米气泡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差异,以及这种差异所带来的微纳米气泡应用策略的启示,以江西主推的超级稻品种‘五丰优T025’和常规稻品种‘赣晚籼37’为试验材料,于2019—2020年开展了盆栽试验,研究微纳米气泡(MNB)与普通水(对照, CK)灌溉对超级稻和常规稻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 MNB灌溉显著增加了土壤溶液中溶解氧浓度、水稻根系体积和干重,提高了α-NA氧化量、根系总吸收表面积和根系活跃吸收表面积、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促进了生物产量的积累和经济系数的提高,增加了水稻的穗长、着粒密度、一二级枝梗和主轴数及其着生其上的粒数和结实率,最终提高了籽粒产量。2)与CK相比, MNB灌溉提高常规稻产量8.46%~17.9%,超级稻产量11.32%~22.09%,以超级稻增幅较大。3) MNB灌溉主要增加了常规稻的穗数(6.67%~16.67%)和超级稻的穗粒数(3.23%~7.2%)和结实率(1.14%~6.57%)。4) MNB灌溉提高常规稻穗数原因主要是在水稻生育前期促进了水稻分蘖的发生,使得常规稻具有最大分蘖数;而提高超级稻穗粒数和结实率的主要原因在于提高了水稻生育中后期叶片的光合作用,减缓了叶片的衰老,提高了分蘖成穗率和光合物质的积累,提高了二次枝梗和主轴上的籽粒数量及结实率,提高了经济系数。可见,通过微纳米气泡可进一步提升常规稻和超级稻的产量。常规稻可在分蘖期之前适当增加微纳米气泡供给以增加穗数增产,而超级稻可在抽穗后增加微纳米气泡的供给以提高穗粒数和结实率而增产。

关键词: 微纳米气泡 超级稻 常规稻 生长发育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度对克氏原螯虾幼虾生长、摄食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究温度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生长、摄食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取克氏原螯虾幼虾(3.11±0.04 g)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4个温度处理组(23、26、29、31℃),通过加热棒调节养殖水体温度,试验周期为8周。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幼虾的体长与体重在26℃条件下增长最快,显著高于另外3个温度条件(P<0.05),在29℃和31℃条件下体长与体重增长较快,均显著高于23℃(P<0.05)。温度差异对克氏原螯虾肥满度并未产生显著变化(P>0.05)。在温度为23℃条件下,克氏原螯虾幼虾成活率最高,可达100%,显著高于另外3个温度条件(P<0.05),其中31℃条件下幼虾的成活率最低,仅为89%。在4个温度条件下,23℃饲料系数最高,显著高于其他3个温度条件(P<0.05),而26℃饲料系数最低,显著低于23℃(P<0.05)。克氏原螯虾摄食率在4个温度条件下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消化酶(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活性随着温度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逐渐下降的变化。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 温度 生长 摄食 消化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茶籽油氧化稳定性研究进展

江西农业学报 2021

摘要:油茶籽毛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且含有维生素、植物甾醇、多酚类等多种活性物质,其氧化稳定性较好.在经过精炼加工后,油茶籽毛油活性物质损失较大,氧化稳定性大幅下降.在贮藏期间,油茶籽油易受氧、光照、温度、金属离子、微生物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氧化速度加快,如果贮藏不当,更易氧化.为减缓油茶籽油氧化速度、提高其氧化稳定性、延长贮藏货架期,众多学者开展了大量研究,包括探索加工工艺、储存容器材质的选择、最适合的贮藏条件、研发利用各种抗氧化剂等.因此,从油茶籽油的特性、影响抗氧化性能的因素、各种抗氧化剂的应用等方面,综述了提升油茶籽油抗氧化性能的研究进展,展望了今后油茶籽油氧化稳定性研究方向.

关键词: 油茶籽油 贮藏 抗氧化 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养殖密度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及消化酶、免疫酶活性的影响

水产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温(25±1)℃时,将体质量(3.11±0.10) g的克氏原螯虾幼虾饲养在120 cm×60 cm×20cm的水族箱中,密度分别为14尾/m2 (低密度组)、28尾/m2 (中密度组)和42尾/m2 (高密度组),研究室内养殖不同密度对生长、摄食、消化酶活性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8周的养殖结果显示,克氏原璧虾的存活率随养殖密度的增大而降低。在28尾/m2组中,其特定生长率[(1.82±0.12)%/d]和质量增加率[(196.73±0.76)%]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摄食率与养殖密度成正相关,即42尾/m2组的摄食率高于14尾/m2组和28尾/m2组。28尾/m2组消化酶活性显著高于14尾/m2组的消化酶活性(P<0.05),但与42尾/m2组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养殖密度对非特异性免疫有显著影响,28尾/m2组显著优于其他两组(P<0.05)。综合所有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28尾/m2的养殖密度最适合克氏原螯虾幼虾的养殖。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养殖密度 生长 消化酶 非特异性免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种植密度矮化调控对芝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湖南农业科学 2020

摘要:研究了芝麻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矮化调控对其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矮壮素能有效降低芝麻株高、始蒴部位,缩短芝麻果轴长度;还能提高芝麻叶片叶绿素含量;但同时也会导致芝麻单株蒴果数、每蒴果粒数的减少,从而使芝麻产量降低.

关键词: 芝麻 密度 矮化调控 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安市井冈芦笋产业发展思考与建议

中国果菜 2020

摘要:芦笋素有"蔬菜之王"的美称,是世界十大名菜之一.井冈芦笋作为吉安市绿色蔬菜产业的主导产品,对保障和调节城乡居民的"菜篮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吉安市井冈芦笋主产区的实地调查,基本摸清了全市井冈芦笋的生产规模、主栽品种、分布范围、市场供应和销售等情况,对井冈芦笋产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思考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井冈芦笋 现状 发展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西省花生机械化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

湖南农业科学 2020

摘要:通过对江西省近10 a花生生产概况和机械化生产现状的分析,指出花生机械化生产过程中存在自然条件制约、农机农艺不配套、科技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加强适宜花生机械化生产的品种选育、农机农艺融合关键技术研究、规模化机械化生产示范、加大科技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等发展花生机械化生产的建议.

关键词: 花生 机械化 栽培 发展现状 问题 建议 江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2020

摘要:概述了全国蔬菜产业的发展状况,阐述了江西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通过分析江西蔬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生产成本上升、商品化处理能力不高、地方特色蔬菜开发不足、蔬菜现代化水平整体落后等问题,提出了推进蔬菜种植生产科技创新、加大蔬菜综合开发利用、唱响江西地方特色蔬菜品牌、构建江西蔬菜产业服务平台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江西 蔬菜产业 发展现状 问题与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废白土基有机肥对水稻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 2020

摘要:以早稻品种"中早17"为材料,研究了施用废白土基有机肥对水稻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处理比较,施用3000 kg/hm~2的废白土基有机肥可以使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提高3.46%,叶面积增大64%,分蘖数增加40%,有效穗数增加35.29%,每穗粒数增多6.94%,千粒重提高1.43%,产量增加33.33%,而且使稻米品质中的出糙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和蛋白质含量均有所提高;而半量化肥配施3000 kg/hm~2废白土基有机肥处理水稻的各项生理生态指标和产量较施用全量化肥处理均稍有降低。说明在水稻生产上利用废白土基有机肥替代一定量的化肥是可行的,但化肥的替代量不宜超过50.0%。

关键词: 废白土基有机肥 水稻 生长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机插秧同步精量侧深施肥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 2020

摘要:开展了水稻机插秧同步精量侧深施肥不同肥料用量的田间试验,测定了不同施肥处理的水稻分蘖动态、叶片叶绿素含量和产量,研究了常规施肥和不同侧深施肥量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奉新试验点,80%侧深施肥处理的水稻分蘖早,有效分蘖数、叶片叶绿素含量和产量明显高于常规施肥和70%侧深施肥处理;在临川试验点,60%侧深施肥追加穗肥处理可以为水稻生长发育提供持续的养分,水稻有效分蘖数、叶片叶绿素含量和产量也明显高于常规施肥和70%侧深施肥处理。因此,机插秧同步精量侧深施肥优于常规施肥;但当侧深施肥量低于常规施肥量的80%时,前期的养分供给不足,需要在后期进行适当的追肥。

关键词: 水稻 机插秧 同步精量侧深施肥 生长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