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家禽免疫调控中的应用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 2009
摘要:随着饲料添加剂工业的迅猛发展,化学药品添加剂所带来的危害已成为共识,如药物残留、抗药性、致癌、致畸、致突变等副作用,使人们在选择添加剂时不得不慎重地考虑。但随着动物营养学、生理学、饲养学、生物化学等多门学科的发展,现在的
饲料间的组合效应及其在配方设计中的应用
《草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就日粮中各饲料间的相互作用在消化道与组织代谢层次产生的正、负组合效应及其营养代谢机理进行了综述。指出现行日粮配方技术与饲料评定以各饲料原料间营养值的"可加性"为基础的不合理性,以及饲料间的组合效应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原因是现行的饲料常规分析方法不能反映饲料在动物体内的组合效应,从而有必要建立基于动物的饲料评定体系。研究就如何在日粮配方设计中通过日粮配合来调控饲料间的组合效应、避免饲料间的负组合效应、最大限度地发挥饲料间的正组合效应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及其在开发利用我国众多非粮饲料上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酸浓度对饲料粗蛋白(CP)测定结果的影响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 2009
摘要:通过3个浓度的盐酸(0.10 mol/L、0.05 mol/L、0.01 mol/L)对4个饲料样品(鱼粉、豆粕、豆腐渣、玉米青贮)进行粗蛋白测定。结果发现,鱼粉(0.10 mol/L)组和玉米青贮(0.10 mol/L)组在3个水平间差异显著。鱼粉(0.10 mol/L)组和玉米青贮(0.10 mol/L)组3个重复间差异很大。进而得出结论,不同粗蛋白含量的样品应该选择不同的盐酸浓度以减小误差。
江西省稻瘟病菌的致病性分化
《植物保护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30个水稻抗稻瘟病近等基因系或单基因系及7个中国鉴别寄主,于水稻苗期接种,测定2006—2008年从江西省水稻产区分离的195个稻瘟病单孢菌株的致病性。结果表明,江西省稻瘟病菌以广谱致病性的菌株为主,将致病率按PF<30%、30%≤PF<50%、50%≤PF<70%和PF≥70%4区段划分,各区段菌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0、8.72%、31.28%和60.00%;病菌群体对所测定的30个抗瘟基因均表现出毒性,毒力频率为17.95%~100%,表现出较低毒力频率的水稻抗瘟基因是Pi-zt、Pi-1(1)、Pi-z5和Pi-k,其毒力频率分别为17.95%、26.67%、27.46%和29.23%。此外,江西省稻瘟病菌含6群40个生理小种,在稻瘟病流行的2006年,主要的优势小种为ZB13和ZA1;在稻瘟病发生较轻的2007年和2008年,优势小种均为ZB15和ZB13。进一步分析表明,同一优势小种内的不同菌株存在明显的致病性分化,28个ZB13菌株对30个抗瘟基因的致病率为50.00%~96.67%,26个ZB15菌株的致病率为46.67%~86.67%。对ZB13与ZB15菌株的聚类分析发现,毒力频率相近的菌株致病相似性差异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