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4595条记录
完善省级农业科研单位资金管理与融通的探讨——以江西省农科院为例

湖南农业科学 2006 CSCD

摘要:介绍了省级农业科研单位资金结算中心的运作方式;阐述了省级农业科研单位成立资金结算中心的目的及取得的成绩;分析了资金结算中心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资金结算中心资金管理和资金融通的措施。

关键词: 省级农业科研单位 资金管理 融通 探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遗传标记技术及其在辣椒系统发育中的应用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2006

摘要:介绍了4种主要遗传标记,即形态学标记、细胞学标记、生化标记以及分子标记的技术原理及其优缺点,重点对遗传标记在辣椒系统发育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辣椒 遗传标记 系统发育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西兽药经营企业存在问题及思考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06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秧龄对双季稻早衰的影响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2006

摘要:从双季稻的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变化入手,详细研究了不同秧龄对双季稻早衰的影响程度,确定了在常规栽培条件下的最适宜秧龄期:早稻为15~25d,晚稻秧龄越短越好。

关键词: 早稻 晚稻 秧龄 早衰 产量 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无公害添加剂对肥育猪生产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饲料研究 2006

摘要:试验将24头杜×长×大(杜×大×长)仔猪分成2组,每组12头,分别设1个重复组,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4%的无公害添加剂,对照组添加4%含抗生素的预混料。结果表明,在小猪和中猪阶段,日增质量试验组比对照组略低,差异不显著;在大猪阶段,试验组比对照组略高,差异不显著;在饲养全期,试验组与对照组相近,差异不显著。全期料肉比,试验组比对照组略有下降,但各阶段差异都不显著。试验组比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屠宰率、眼肌面积和瘦肉率,降低背膘厚,增加胴体长度的趋势。同时,试验组比对照组的pH和肉色评分明显提高,失水率和滴水损失明显降低,大理石纹等级评分无明显差异。试验组肉质检测结果完全达到NY5029—2001标准。

关键词: 无公害添加剂 肥育猪 生产性能 猪肉品质 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生物发酵菌剂对猪粪堆肥腐熟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 2006

摘要:研究了添加微生物发酵菌剂对猪粪堆肥腐熟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微生物发酵菌剂堆肥温度第6d达到50℃,50℃以上持续时间达7d,符合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要求,C/N第20d下降为19.7∶1,第25d NH4+-N含量减少至72.6mg/kg,水溶性碳降低至4.7g/kg,种子发芽指数达到81.4%,上述指标均达到腐熟要求;对照堆肥温度第12d达到50℃,50℃以上持续时间为3.5d,第25d C/N为22.8∶1,NH4+-N含量为973.4mg/kg,水溶性碳含量为12.8g/kg,种子发芽指数为47.5%,均未达到腐熟要求;此外,添加菌剂处理堆肥物理性状明显改善,臭味明显减少。说明接种微生物发酵菌剂能明显加速堆肥的腐熟进程。

关键词: 猪粪 发酵菌剂 堆肥 腐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机插杂交稻大田栽培配套技术

江西农业学报 2006

摘要:针对双季机插杂交稻的特点,在应用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江西机插示范县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机插杂交稻从大田耕整、机械化栽插、肥料运筹、水浆管理、化学除草、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相应的大田栽培配套技术。

关键词: 机插杂交稻 大田栽培 配套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扫描像素法测定植物叶面积的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2006

摘要:对叶片图像扫描、像素统计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利用平台扫描仪和Photo-shop软件测定植物叶面积的方法,并对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进行植物叶面积测定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平台扫描仪 Photoshop软件 像素 叶片面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细胞壁性状的基因定位与克隆研究进展

江西农业学报 2006

摘要:细胞壁为植物提供了基本的机械支撑,与植物本身的抗病性有着密切的关系,细胞壁中木质素的含量影响着饲料的消化性和造纸的效率。因此,研究植物细胞壁成分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植物细胞壁成分的基因定位和克隆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细胞壁 纤维素 木质素 QTL 基因克隆 基因工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籼型杂交水稻主要品质性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江西省2005年主推的22个水稻品种的主要品质指标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主要品质性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22个组合中只有4个组合的垩白粒率达到部颁优质米(NY/T593-2002)二级标准,垩白度和胶稠度达到一级标准的组合比例很少;垩白粒率与垩白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直链淀粉含量与垩白粒率和胶稠度分别呈显著正相关和负相关,表明降低垩白粒率与垩白度、提高胶稠度是改良杂交水稻品质的主要目标。结实率与垩白度和出糙率之间分别达到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认为要兼顾杂交水稻的品质改良与产量的提高,可适当增加千粒重,同时必须根据各性状的相关性,在选配亲本时要全面考虑各性状的关系,特别是产量构成因素和主要品质性状间的搭配。

关键词: 籼型杂交水稻 品质性状 产量性状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