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三交杂交水稻的育种研究——杂合不育系与纯合不育系的开花习性比较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杂合不育系G4A/新香B、G4A/Ⅱ-32B、中9A/Ⅱ-32B和新香A/Ⅱ-32B及其相应纯合不育系G4A、中9A和新香A进行了开花习性特点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杂合不育系不仅可保持高度不育,且在一些开花习性特点上表现出比不育系较强的优势。如G4A/新香B、G4A/Ⅱ-32B和新香A/Ⅱ-32B的开花高峰均比相应纯合不育系提前1h左右。单株开花历期杂合不育系较纯合不育系长3~7d,而主穗开花天数较纯合不育系长1~2d。颖花开张时间杂合不育系较纯合不育系长0.5~1.3h。杂合不育系柱头大小与纯合不育系相近,但柱头双边外露率高,如G4A/Ⅱ-32B、新香A/Ⅱ-32B和中9A/Ⅱ-32B比相应纯合不育系高7.22,6.25和10.27个百分点。此外,杂合不育系具有柱头生活力强和开花后活力下降速度慢等特点。
水稻抗旱性相关性状的QTLs定位研究进展
《分子植物育种 》 2004 CSCD
摘要:本文从水稻抗旱性、根系形态性状、生理性状等方面,介绍了近年来水稻抗旱性及相关性状的数量性状基因定位(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s)的研究进展,并比较了不同群体和环境条件下所定位的抗旱性相关性状的QTLs位点、标记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和特点,同时对水稻抗旱性相关性状QTLs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及应用基因工程进行水稻抗旱性研究进行了阐述。旨为我国水稻抗旱性遗传育种及基因组研究提供信息和理论依据。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遗传及其环境效应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 2004
摘要:在江西环境条件下利用"协青早A/(协青早B/密阳46)F6"、"珍汕97A/(协青早B/密阳46)F6"、"协青早A/(珍汕97B/密阳46)F6"及"珍汕97A/(珍汕97B/密阳46)F6"4套测交群体,进行了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遗传研究。结果表明:水稻CMS的育性恢复表现为质量—数量性状;不同遗传背景对水稻育性恢复的影响可能主要表现在微效QTL的不同;不同环境条件对水稻育性恢复的影响不仅表现为微效QTL的变化上,主效基因的作用亦可能因环境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