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东乡野生稻苗期和穗期的耐寒性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 1996
摘要:东乡野生稻苗期和抽穗开花期的耐寒性表现:比粳稻耐寒性强,尤其苗期耐寒性特强,耐寒性高1个等级。抽穗开花期在连续3d自然低温(16.9℃、14.9℃、16℃的日平均温度),结实率达70%以上。抽穗结实时间直至10月31日,平均结实率2.5%。比籼粳稻耐寒品种结实期长6d左右,但抽穗能结实正常时期与籼粳稻耐寒品种相似。
关键词: 东乡野生稻;苗期;抽穗期;耐寒性
沼液浸种增强早稻秧苗耐冷效应─—叶肉细胞超微结构动态观察
《江西农业学报 》 1995
摘要:经沼液浸种的早稻秧苗比对照组秧苗,具有较强的耐冷性,通过电镜对叶肉细胞超微结构动态观察证实,在低温(5°/5℃)下,叶绿体结构和细胞核结构,随着冷害天数的延长,伤害在不断加重,叶绿体结构会出现空洞,基质片断裂,直至崩溃。细胞核染色体凝集,核膜破裂,核内容物丧失等现象出现。而经沼液浸种的秧苗伤害程度有较明显的减轻。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会计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 》 1995
摘要: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会计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侯隆英在科技体制改革、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科研单位单纯依靠财政拨款已无法维持正常运转,更不用谈发展了。因此,很多单位都在广辟财源,自求发展,诸如科技开发创收、后勤服务社会化、创办经济实体等、相应地经济业务量大...


亚种间杂交稻的源库关系的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1995
摘要:比较了亚种间杂交稻与汕优63的源库关系差异,分析了源库关系对结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亚种间杂交稻较汕优63的库容量大,抽穗期单位叶面积负担的库容量多;(2)亚种间杂交稻的单位面积上的有效穗数较汕优63少,但每穗粒数多、且分布在二次枝梗上的籽粒的比例大;抽穗期上部3片叶(高效叶)的面积占总叶面积的比例小;(3)剪叶和疏花对结实率的影响亚种间杂交稻较汕优63大。
关键词: 亚种间杂交稻,源,库,结实率


江西香稻(R5011)的栽培技术
《中国农学通报 》 1995
摘要:1 品种的选育及其主要特征特性 1.1 选育过程 1989年秋,以越南香米(米粒长、透白、无恶白、有香味、籼型)为母本与本院育成的二晚籼8073(米粒长、透明、抗病虫性较好)为父本配组。1984年将获得F_1,为母本与江永县地方品种江永香稻(粒短圆,高秆、长芒、香味浓)为父本进行复交,即越南香米/8073//江永香稻,香味在F_1表现,具有浓厚香味(从苗期至


“异科异属”水稻无性育种获得成功
《中国农学通报 》 1995
摘要:水稻无性遗传育种——胚芽移植(嫁接)研究是以寄生为依据,将蚕豆胚和稻谷芽(接穗)嫁接,首先无性培育成功“80313”(晚籼),再培育成功高蛋白水稻——“86413”蚕豆嫁接稻(晚籼)。并于1992年无性培育成功“9045”蚕豆胚、“86413”谷芽复接稻,历经1993年试繁无性遗传后代分析验证均获成功。“86413”蛋白质含量高达13.56%。1990~1994年试繁及省内外23处81个点,面积132149亩连年栽种结果表明,品质优良,出穗率81.25%,精米率70.55%,直链淀粉含量21.53%,糊化温度7级,平均亩产达687.4kg。


畜禽产品中残留兽药控制与监测
《世界农业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畜禽产品中残留兽药控制与监测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徐清华随着科学和生产的发展,世界人口的剧增,食物结构的变化,人类对畜禽产品的需求也必然快速增长,而兽药的使用对畜禽产品的生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又是如此明显,但是这些兽药在防治畜禽疾病和促进畜禽增产上的广泛使用...


亚种间杂交稻大穗形成机理研究I.颖花的形成特点
《杂交水稻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比较了亚种间杂交稻赣化7号与品种间杂交稻汕优63的枝梗和颖花的分化及发育特性,分析了颖花的分化、发育及一、二次枝梗对大穗形成的作用,提出了增加颖花数的主攻方向。
关键词: 亚种间杂交稻,颖花分比,枝梗分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