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脲酶抑制剂在水稻上施用效果
《土壤通报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室内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晚稻上施用不同脲酶抑制剂,能降低氮素挥发损失,提高水稻产量,其中以涂层尿素>硼砂+氢醌>20%乙草胺>硼砂=氢醌,分别比单施尿素增产9.95~19.8%,并提高氮肥利用率9.4~30.9%。
关键词: 脲酶抑制剂;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


紫罗兰晶体辐照着色工艺研究
《核农学通报 》 1995
摘要:用60~80kGy~(60)Coγ射线辐照,使晶体呈现透光性能好、反射性能强、七色光分辨率高的紫罗兰色。试验证明:辐照着色的深度与着色粒子的浓度、辐照剂量呈正相关,辐照着色的均匀度与着色粒子在晶体中分布的均匀度、晶体在生产过程中温度的均匀度、辐照剂量的均匀度、射线同晶体照射面垂直分布的均匀度呈正相关。辐照后的紫罗兰晶体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在温度低于60℃时,色泽无变化,稳定性好。


东乡野生稻原生质体再生小植株
《江西科学 》 1995
摘要:由东乡野生稻的细胞悬浮培养物游离原生质体,采用改良的RY-2培养基以琼脂糖珠法进行包埋培养,能产生持续细胞分裂。预分化实验表明:ABA能有效地提高原生质体愈伤组织的再生能力。最后成功地诱导出原生质体再生植株。
关键词: 东乡野生稻,原生质体,预分化,再生植株


江西余干黑羽乌鸡肉用性能初步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 1995
摘要:余干黑羽乌鸡是我国优良地方品种,具有黑羽、乌皮、乌肉、乌骨的“全乌”特征,属珍稀的地方品种资源。为进一步研究余干黑羽乌鸡的种质特性,我们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产蛋期末的余干黑羽乌鸡进行了肉用性能和肉质测定的研究,并与我国著名的乌鸡品种─—泰和鸡比较。结果表明:余干黑羽乌鸡肉用性能良好,骨骼结构和载肉量比泰和鸡要好。余干黑羽乌鸡的屠宰率达92%,半净膛率为85%,全净膛率为65%,且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有益人体的无机元素,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较泰和鸡高,特别是胆固醇含量非常低,低于泰和鸡的213%。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余干黑羽乌鸡营养滋补和药用价值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余干黑羽乌鸡;肉用性能;肉质


烟草黄瓜花叶病(CMV)发生规律的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1995
摘要:试验表明,在江西的气候条件下,烟草CMV的传播介体(烟蚜)可以安全越冬。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还苗至团棵期),日均气温17.2~21.5℃,5日降雨量50mm以下、相对湿度80%以下,有利蚜虫扩散迁飞抵烟田传毒和繁殖,病情重;有翅蚜迁飞高峰后5~10d即始病,在南昌地区始病期在5月上中旬,盛期在6月上中旬。品种间抗性差异显著,施用N肥过多、移栽期推迟和离毒源作物近的烟田,发病早而重。
关键词: 烟草,CMV,发生规律


复配杀螨剂胺沙乳油的筛选与药效
《江西农业学报 》 1995
摘要:通过室内毒力测定与大田药效试验,对以水胺硫磷为主的10种复配杀螨剂进行筛选,结果表明,水胺硫磷加巴沙的混剂对桔全爪螨具有增效作用,其共毒系数为370,防治效果在90%以上,比水胺硫磷的防效提高了10%以上。
关键词: 40%胺沙乳油,桔全爪螨,筛选,增效作用


翻阳湖藜蒿的扦插繁殖观察
《江西农业学报 》 1995
摘要:本文以鄱阳湖藜蒿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激素不同浓度处理藜蒿的扦插效果,扦插后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生长相关性以及不同部位茎枝的发根情况等。
关键词: 藜蒿;扦插


圣诞花的化学调控及其混合营养基质的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 1995
摘要:本研究针对我国种植圣诞花的薄弱技术环节进行探索,结果表明:(1)嫩枝扦插圣诞花用Hormodin刺激切口,能显著提高其生根率;(2)从多种生长调节剂中筛选出PP_(333)为圣诞花理想的矮壮剂,用75ppm的pp_(333)200ml灌根处理多年生圣诞花与对照比较植株矮化率达41.72%,迅速恢复生长的时间为药后65d左右,叶绿素含量提高10.78%,花期提前10d,观赏价值大为提高。处理当年扦插的植株,安全有效浓度为37.5~25ppm,药后35d矮化率为87.50%~82.76%;(3)混合营养基质培植圣诞花能显著提高其移栽成活率,改善长势长相,减少成株死亡率和病虫杂草危害。
关键词: 圣诞花;化学刺激与控制;混合营养基质培植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条件的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 1995
摘要:通过室内外接种以及田间试验,明确了细菌性条斑病在20℃~39℃的范围内均可引起侵染,尤其是在32℃~38℃之间发病最为严重,相对湿度在40%以上及风雨多的年份易发生,伤口有利病菌的侵入和缩短潜育期;淹水和长期深灌水、偏施氮肥和密植加重病害,磷钾肥有减轻病害作用。
关键词: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病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