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江西水稻主栽品种的稻瘟病抗性基因分子标记检测与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已克隆的稻瘟病抗性基因Pi-b、Pi-1、Pi-9、Pi-z、Pi-ta、Pi-d3对中国各主要稻区稻瘟病病菌具有较好的抗性,越来越多的被育种专家应用到水稻抗病育种.为了明确上述抗性基因在江西稻区早稻杂交稻组合中的分布,本研究利用以上6个抗病基因的特异性功能标记,对44个江西早稻主要栽培杂交稻组合进行了抗瘟基因型分子检测.结果显示抗性基因Pi-z和Pi-d3分布频率最高,在供试品种中出现频率分别为100%与97.73%;其次是Pi-ta、Pi-1、Pi-9、Pi-b,分别为65.91%、61.36%、59.09%、54.55%.在单个杂交稻组合中,检出的抗瘟基因数量最多是6个,最少的是含2个抗瘟基因.含2个抗瘟基因的占供试品种的4.55%;含3个抗瘟基因的占20.45%;含4个抗瘟基因的占27.27%;含5个抗瘟基因的占36.36%;含所有6个抗瘟基因的占11.36%.本研究为江西抗稻瘟病品种的合理布局与新型抗瘟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辣椒核心种质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SSR标记对200份辣椒核心种质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61对SSR引物共扩增出298条多态性条带,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4.9条;200份辣椒核心种质的多态信息量(PIC)变幅为0~0.684 8,平均值为0.349 1;香农指数(Shannon-Wiener, I)变幅为0~1.560 6,平均值为0.767 4;基因多样性(Gene diversity)变幅为0~0.728 8,平均值为0.401 7,说明所构建的核心种质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采用遗传距离聚类法、群体结构分析法和主坐标分析法对供试材料进行分类,200份核心种质材料分别分成5个类群、3个亚群和2个类群,三种分类结果互相验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群体结构分析显示,182份供试材料Q≥0.6,说明这些种质材料血缘较纯;另有18份种质Q<0.6,说明其遗传背景相对复杂,具有2个或2个以上亚群的遗传成分,应用这些种质开展辣椒品种改良或杂交配组时,应充分考虑其遗传构成.研究结果为辣椒核心种质的有效利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基于故障模式、影响与危害性分析的宁都黄鸡养殖环节质量安全关键控制点识别
《中国家禽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运用故障模式、影响与危害性分析(FMECA)识别宁都黄鸡养殖过程中风险因子关键控制点,找到引起产品安全危害可能原因.在合理划分宁都黄鸡养殖环节基础上,分析了每个环节的危害模式、危害原因、危害影响、危害的检测方法、可选择的预防措施、危害处理等因素,建立基于风险优先数值为指标关键控制点识别模型.利用FMECA方法,通过数据计算准确识别宁都黄鸡养殖环节的关键控制点,有效地避免识别的盲目性,从而科学指导宁都黄鸡安全养殖,实现宁都黄鸡绿色、无公害生产.
关键词: 宁都黄鸡 养殖过程 故障模式 影响与危害性分析(FMECA) 关键控制点


国家区试长江流域春大豆品种农艺、产量及品质性状的演变
《大豆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指导国家长江流域高产优质春大豆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分析了2006-2017年国家区试长江流域春大豆组12年间的品种试验数据,并通过方差分析与相关性分析研究了参试品种的重要农艺性状、产量及其品质性状的遗传变化规律与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2年间90个参试品种有16个通过试验并申请国家审定;参试品种性状的遗传变异中,品质性状的变异最小,其次是产量及其相关性状,重要农艺性状的变异最大;随着年度的递增,参试品种的生育天数、株高、底荚高度、主茎节数、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呈现缓慢下降的总趋势,而产量、单株粒重、百粒重呈缓慢增加的总趋势,单株有效分枝数、粗蛋白质含量、粗脂肪含量、蛋白质与脂肪总含量的变化趋势不明显。相关性分析表明,产量与单株粒重、百粒重极显著正相关,而与生育天数、粗蛋白质含量负相关且达极显著及显著水平。因此,在长江流域春大豆新品种的选育过程中,应适当缩短生育天数和降低粗蛋白质含量,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江西省猪伪狂犬病原流行病学调查及其gB、gE及TK基因遗传变异分析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江西省猪伪狂犬病原流行情况及遗传变异情况,对2017—2018年收集的疑似伪狂犬样品,以1对针对猪伪狂犬病毒gE基因的检测引物进行病原检测,并随机挑选15株PRV阳性样品,对PRV病毒复制必需的糖蛋白gB基因和主要毒力基因gE与TK基因克隆测序及遗传进化分析,用以探究其遗传变异关系.临床结果显示:猪伪狂犬病毒检出率由2017年的4.76%提高到了2018年的7.54%,检出率较低,无明显的季节性.15株PRV gB/gE/TK全基因序列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调查的15株伪狂犬病毒毒株与中国株处于同一分支,与美国株Bartha差异较大.核苷酸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15株PRV gB基因相互间同源性为98.9%~100%;与参考毒株的gB基因的同源性96.7%~100%;gE基因相互间同源性为99.1%~100%;与参考毒株的gE基因的同源性98.1%~100%;TK基因变异相对较小,相互间同源性为100%,与参考PRV毒株的gE基因的同源性99.1%~100%.研究结果表明,gB基因和gE基因存在较多的变异,可能是当前流行毒株抗原变异及毒力增强从而使现有疫苗免疫保护力不佳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毒 gB基因 gE基因 TK基因 遗传进化


化肥减施对紫云英还田土壤活性有机碳和碳转化酶活性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评价紫云英绿肥还田配施化肥对稻田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以及与碳转化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方法]田间试验在浙江省金华市红壤黄筋泥土发育而成的水稻土上进行.供试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品种为‘宁波大桥’,每年4月在紫云英盛花期异地翻压.试验连续进行了6年,处理包括空白对照(CK)、单施常规量化肥(CF),单施紫云英(MV),紫云英配合20%、40%、60%和80%的常规化肥量共7个处理.除空白和单施化肥处理外,其它处理均翻压45 t/hm2紫云英鲜草.N、P2O5、K2O化肥常规用量分别为210、56.3、112.5 kg/hm2.水稻收获后,采集0-20 cm表层土样,测定了土壤活性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DOC)、热水提取态有机碳(HE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颗粒有机碳(POC)、易氧化有机碳(ROC))和总有机碳(TOC)含量,以及碳转化酶(纤维素酶、蔗糖酶、β-葡萄糖苷酶、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与CF相比,MV处理能够显著增加DOC、HEOC和ROC含量,对MBC和TOC含量无显著影响;显著增加纤维素酶、蔗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对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无显著影响.四个紫云英配施化肥处理中,DOC和POC含量以MV+ 60%CF处理最高,显著高于MV处理.随着配施化肥量的增加,土壤碳库管理指数随之增加.MV处理的纤维素酶、蔗糖酶、β-葡萄糖苷酶、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其与化肥配合处理,上述五种酶活性均以MV+ 60%CF处理最高.几何平均酶活性和总体酶活性均表现为MV< MV+ 20%CF 关键词:
紫云英
土壤活性有机碳
碳转化酶
碳库管理指数
通径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芝麻不同抗旱基因型对花期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机理
《中国农业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对不同抗旱性芝麻品种叶片和根系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分析不同基因型芝麻对花期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差异,为芝麻抗旱性研究和改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盆栽法,以抗旱品种金黄麻和干旱敏感品种竹山白为试验材料,在花期进行轻度(T1)、中度(T2)和重度(T3)干旱胁迫处理,以正常浇水为对照(CK),分别测定植株叶片和根系的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_2O_2)、脯氨酸(Pro)、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游离氨基酸(A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还原型抗坏血酸(AsA)等含量,超氧化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分析干旱胁迫下2个基因型间生理响应机理的差异。【结果】干旱胁迫后,芝麻叶片中MDA、H_2O_2、Pro、SS、SP、GSH含量和SOD、POD、PAL酶活性以及根系中MDA、SS、SP、AA、GSH、AsA含量和CAT、PAL活性随着胁迫程度的不断加剧呈不断上升趋势,叶片中的AA、AsA含量和CAT活性以及根系中H_2O_2、Pro含量和SOD、POD活性随着胁迫程度的加剧呈先升后降趋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叶片中各项指标测定值与根系中指标值均呈正相关,品种抗旱性与膜脂过氧化伤害物质(MDA和H_2O_2)含量呈负相关,与部分渗透调节物质、防御系统物质含量和保护酶活性呈正相关。【结论】在花期干旱胁迫下,对2个不同基因型芝麻测定的12个生理生化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上升,响应差异较大,叶片大于根系。抗旱品种较干旱敏感品种表现为细胞膜脂过氧化伤害较轻,渗透调节物质积累量较多,保护酶(SOD和CAT)活性较强,抗氧化物质(GSH和AsA)含量较高。芝麻抗旱性生理机理表现为多方面的综合防御。


复方中草药发酵制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中国畜牧兽医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复方中草药发酵制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144头遗传背景相同、初始体重(9.54±0.08)kg的35日龄健康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重复12头,公母各半。分别饲喂3种不同的日粮:Ⅰ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组饲喂基础日粮+0.4%复方中草药,Ⅲ组饲喂基础日粮+0.4%复方中草药发酵制剂,试验期为30 d。结果表明:①与对照组相比,中草药组平均日增重(ADG)有一定程度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料重比(F/G)显著降低(P<0.05);与中草药组相比,中草药发酵组平均日增重有较大程度提高(P>0.05),料重比有一定程度降低(P>0.05),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中草药组血清中IgA、IgG水平有一定程度提高,IgM水平略有降低,但差异都不显著(P>0.05),中草药发酵组血清中IgA、IgG和IgM水平都显著提高(P<0.05);与中草药组相比,中草药发酵组血清中IgA、IgG和IgM水平都有较大程度提高,其中IgA和IgM达到显著水平(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中草药组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葡萄糖(GLU)、总胆固醇(GHO)和甘油三酯(TG)含量差异都不显著(P>0.05),血清尿素氮(BUN)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中草药组相比,中草药发酵组血清中谷丙转氨酶活性、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5),葡萄糖、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差异都不显著(P>0.05)。综合试验结果,在日粮中添加复方中草药发酵制剂可提高断奶仔猪生产性能,提高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关键词: 复方中草药发酵制剂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免疫功能 血清生化指标


松散型花椰菜新品种京松2号的选育
《中国蔬菜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京松2号是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105为母本、自交系36B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晚熟松散型花椰菜一代杂种.华北地区秋露地从定植至收获90 d(天)左右,春露地从定植至收获70 d(天)左右.植株直立,生长势强,叶片厚,叶面蜡粉多,花球半松散、白色,青梗,单球质量1.5 kg以上.花球VC含量576 mg·kg-1(FW),可溶性糖2.07%,粗纤维1.25%,蛋白质1.88%,钙362.4 mg·kg-1(FW),铁11.25 mg·kg-1(FW),同时还富含硫代葡萄糖苷,品质好,营养价值高.平均每667 m2产量3000 kg以上.适合北京、河北、河南、四川等地春、秋季露地栽培.
关键词: 松散型花椰菜(松花菜) 京松2号 一代杂种


不同生态环境下水稻穗部性状QTL鉴定
《中国水稻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发掘与产量相关的穗粒性状QTL对进一步克隆和利用高产基因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超级粳稻龙稻5号和典型高产籼稻中优早8号杂交衍生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试材,在4种环境下对穗部性状进行比较和QTL分析。【结果】共检测到63个穗部性状QTL,分布于除第9染色体外的11条染色体上。在4个环境下分别检测到27、27、18和35个QTL。其中,16个QTL能在2个环境下被检测到,12个在3个以上环境下稳定表达,分别占QTL总数的25.40%和19.05%;第1、3、4和5染色体的多效QTL簇能在不同环境下稳定表达,对穗部性状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结论】第3染色体STS3.3-STS3.6区间的qSNP3、第4染色体RM5688-RM1359区间的qSNP4.1是2个新的稳定表达的多效性QTL簇。此外,上位性效应是调控穗部性状的重要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