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水稻新品种“赣早籼28号”对白背飞虱的抗性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 1993
摘要:赣早籼28号是近年选育出来的抗白背飞虱并抗稻瘟病水稻新品种,1990~1992年在省内外推广50余万亩。本研究表明:该品种在苗期集团鉴定圃中,虫口分布数量比TN_1显著减少;着卵量比TN_1,ARC6650、N22品种显著减少;秧苗受害程度最轻,表现为抗级。取食该品种若虫历期延长,成虫寿命缩短,若虫存活率、成虫产卵量、蜜(?)量、内禀增长力等均比三个对照品种小,该品种的抗虫机制以抗生性为主,兼有拒食性和拒产卵性。


江西省二化螟抗药性及其防治对策
《江西农业学报 》 1992
摘要:本试验从1985~1989年,在江西省13个县市、进行了常用药剂对二化螟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南昌、新余的二化螟对甲基1605已产生中等程度的抗药性;对甲胺磷产生中等程度抗药的地区是新余。还有八个地区的二化螟对甲基1605,五个地区对杀虫双,二个地区对甲胺磷产生了低度抗药性。此外,南昌地区的二化螟对马拉硫磷与乙酰甲胺磷产生了交互抗药性。但对乐果仍较为敏感。从抗性机制方面的研究表明,抗药性是由二个以上等位基因所控制,酯酶活性增高及乙酰胆碱酯酶抑制率降低是二个较主要的原因。解决和延缓抗药性发展的对策是禁用或限制使用已产生抗药性的药剂。通过复配农药的室内及田间筛选试验,得出甲氯菊酯或嘧啶氧磷加杀虫双是具有延缓抗药性和增效作用的复配杀虫剂。


小麦对赤霉病的抗性与花粉胆碱含量的关系
《江西农业学报 》 1991
摘要:通径分析表明,与小麦赤霉病抗性有关的花粉胆碱含量和小麦农艺性状的5个因素中,以花粉胆碱含量对抗性的直接作用最大,4个农艺性状的影响甚微,且其对抗性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胆碱含量而间接起作用。应用纸上层析法,对43个品种的胆碱含量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胆碱含量不同;小麦赤霉病病情等级值与花粉胆碱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以抗、中抗、感3个标定品种的胆碱含量为标准、划分出的这些品种的抗性类型与人工接种的抗性表现基本一致,总符合率达87.5%。生态条件对胆碱含量的影响不大。花粉胆碱含量可作为预测小麦对赤霉病抗性的生化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