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resistance(模糊匹配)
73条记录
不同类型甜瓜共砧品种嫁接对江西梨瓜的影响研究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摘要:为研究不同共砧嫁接对江西梨瓜抗性、品质和产量的影响,本研究采用3种不同类型甜瓜共砧品种(高糖型厚皮甜瓜2102砧、苦味型厚皮甜瓜2103砧、菜用型薄皮甜瓜T13砧),以江西梨瓜为接穗进行嫁接栽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共砧嫁接果实瓜瓤成熟期较自根苗提前;砧木的抗性直接决定嫁接苗的抗性;共砧砧木的糖度和苦味物质不会对嫁接果实进行传导,但肉质特性可能影响嫁接果实风味.菜用型薄皮甜瓜砧木T13砧的耐湿性强于厚皮甜瓜砧,可增加梨瓜果实边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而且对产量的提升优于厚皮甜瓜砧,可作为薄皮甜瓜共砧育种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 薄皮甜瓜 共砧 嫁接 梨瓜 品质 抗性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西油菜根肿菌生理小种鉴定及品种抗病性鉴定

植物保护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油菜根肿病在江西省多市均有分布,尤以上饶婺源、吉安永新、九江瑞昌等地发生严重。为明确江西省油菜主产区根肿菌的生理小种,采用SCD鉴定系统对江西油菜主产区根肿菌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结果共鉴定出3个生理小种类型:Pb1、Pb5和Pb12。为筛选出适于江西根肿病发病地区种植的油菜材料,开展了油菜材料对根肿菌的抗性测定。室内盆栽抗性测定表明,育种中间材料‘P360429001’‘2018362481’‘P360924009’‘P360281040’‘中油杂12’‘华油杂62R’和‘华双5R’的病情指数均低于或等于30.00,其中‘华油杂62R’和‘华双5R’表现为中抗水平。田间抗性测定结果表明,‘华油杂62R’‘秦优DK4’‘阳光50’和育种中间材料‘P360429001’‘ZS115R’的根肿病病情指数均低于30.00,但只有‘华油杂62R’对Pb1生理小种表现出中抗水平。本研究针对性地筛选出适于江西油菜根肿病发病地区种植的油菜材料,对江西油菜根肿病的防控和创制抗病性油菜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油菜 根肿菌 分布 生理小种 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芦笋对烟粉虱的抗性品种筛选及抗性机制研究

植物保护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明芦笋对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的抗性机制,为芦笋抗性品种的选育及烟粉虱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收集的16份芦笋品种为材料,于苗期人工释放烟粉虱后测定各品种抗性相关指标叶绿素a、叶绿素b、POD、SOD、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单宁、类黄酮、总酚和表皮蜡质等的含量,利用“隶属函数法”“虫量比值法”和“表型观察法”对其抗虫性进行鉴定并研究其抗性机制。结果表明,释放烟粉虱后不同时间,品种间烟粉虱数量存在显著差异,不同芦笋品种对烟粉虱诱集能力不同;各生化指标在烟粉虱为害下变异程度较大,变异系数变幅在24.46%~47.43%;16个芦笋品种中,‘浙丰1号’‘阿特拉斯’和‘紫色激情’的抗虫能力相对较强。12个生化指标降维为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4.136%;相关分析表明:芦笋抗虫性与单宁、表皮蜡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OD活性、总酚、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丙二醛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其他性状无明显相关性。选育单宁、总酚、表皮蜡质和可溶性糖含量高、POD活性高、丙二醛含量低的品种,可提高芦笋对烟粉虱的抗性

关键词: 芦笋种质 烟粉虱 抗性鉴定 主成分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西省52个春玉米品种对玉米蚜和亚洲玉米螟的抗性鉴定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虫害是影响玉米产量与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评估不同玉米品种对主要害虫的抗性水平,对选用抗虫品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方法】首先通过种群动态调查确定江西省春玉米主要害虫种类,随后通过蚜量比值和茎秆蛀孔数筛选江西省52个推广春玉米品种中的玉米抗虫品种,最后通过果穗产量和危害率调查得到适合江西省种植的玉米抗虫品种。【结果】调查发现劳氏黏虫(Mythimna loreyi)、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为江西省南昌市春玉米主要害虫,其中玉米蚜和亚洲玉米螟种群数量相对较大。通过蚜量比值得出52个推广品种中有高抗蚜虫品种17个,抗蚜品种5个,中抗品种5个,敏感品种6个,高感品种17个;通过茎秆蛀孔数得出有高抗亚洲玉米螟品种12个,抗亚洲玉米螟品种有14个,中抗品种12个,敏感品种5个,高感品种9个。部分推广玉米品种抗蚜性较差时,其抗螟性则较强,而当抗螟性较差时,则其抗蚜性抗蚜性较强,但京科968、双甜726、万鲜甜6188既高抗蚜虫又高抗亚洲玉米螟;52个推广玉米品种10株产量为0.90~4.24 kg,产量最高的5个品种分别为万鲜甜6188、百沐达、维甜999、美玉爽甜糯502、京科968,推广玉米品种中大部分果穗为害率较高,除尚满帝、桂甜糯108、泰坦、百沐达、桂糯530,其余品种果穗为害率都在50%以上。【结论】江西省52个推广的玉米品种对害虫具有不同程度抗性,其在自然感虫状态下的产量也差异较大,结合抗虫性和产量指标得出万鲜甜6188和京科968既具有较强的抗蚜性、抗螟性,同时自然感虫状态下产量较高,推荐江西省春玉米种植万鲜甜6188和京科968。筛选得到的抗性品系也可为玉米抗虫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提供了候选材料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 玉米品种 抗虫性 种群动态 玉米蚜 亚洲玉米螟 产量 为害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苦瓜枯萎病抗病与感病品种根际土壤的微生物数量消长动态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CSCD

摘要:以28个苦瓜品种为材料,通过苗期人工接种枯萎病鉴定其抗性强弱,结果显示,28个苦瓜品种枯萎病发病程度出现较大差异,共获得高抗材料1份、感病材料11份.苦瓜根际微生物生物数量消长动态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尖孢镰刀菌数量与苦瓜抗、感品种枯萎病发生的相关性存在差异,枯萎病的发生与土壤中尖孢镰刀菌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抗病品种土壤微生物数量结构优于感病品种.抗病苦瓜品种根际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更高,其真菌的Sobs、Shannon和Chao1指数分别高出36.93%、25.89%和38.58%,细菌的 Sobs、Shannon和Chao1 指数分别高出 13.63%、12.91%和26.52%.感病苦瓜品种土壤中的pH、铵态氮、硝态氮、速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在幼苗期均高于抗病苦瓜品种,根际微生物组成受pH、氮素、有效磷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关键词: 苦瓜 枯萎病 抗病性 根际微生物 土壤理化性质 生物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瓜枯萎病抗性鉴定及枯萎病菌胁迫下生理响应差异分析

上海农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不同冬瓜品种枯萎病抗性,探究抗病、感病品种在枯萎病菌胁迫下的生理生化响应差异,以52份江西地方冬瓜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苗期人工接种枯萎病菌鉴定其抗性强弱,并对抗病、感病品种在枯萎病胁迫下生理响应差异进行分析。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冬瓜品种枯萎病发病程度出现较大差异,鉴定获得具有高抗枯萎病特性材料2份,高感材料20份。生理响应差异结果表明:枯萎病胁迫明显抑制抗病、感病冬瓜幼苗的光合作用,且与抗病品种相比,感病品种受影响较大。抗病品种光合作用降低是由气孔限制因素导致的,而感病品种是由非气孔限制因素引起的。抗病品种冬瓜叶片生理和生化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上升,响应差异较大。抗病品种较感病品种表现为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较强,丙二醛(MDA)含量较低,细胞膜脂过氧化伤害较轻;感病品种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呈上升趋势,抗病品种表现为侵染后期急剧上升。该研究结果可为冬瓜抗病育种及抗枯萎病作用机理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冬瓜 枯萎病 抗性鉴定 防御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芦笋抗茎枯病快速鉴定方法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2024 CSCD

摘要:【目的】建立芦笋抗茎枯病快速鉴定方法,为芦笋抗病育种及抗病品种的筛选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分别采用毒素浸种法、毒素浸根法、分生孢子悬浮液浸种法、分生孢子悬浮液灌根法和田间自然诱发法测定7个芦笋品种对芦笋茎枯病的抗病性。【结果】芦笋茎枯病菌毒素浸种24 h对格兰德、佳芦1号、早佳1号、丰岛1号、华淼、TC和UC157F2的种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3.62%、4.29%、13.98%、4.26%、2.19%、4.95%和15.00%,可将7个供试品种划分为感病和中抗2个类型,UC157F2和早佳1号为感病品种,其他品种表现为中抗。毒素原液浸根处理对格兰德、佳芦1号、早佳1号、丰岛1号、华淼、TC和UC157F2的根生长抑制率分别为80.94%、73.72%、82.29%、71.77%、65.86%、69.39%和82.35%,可将供试的7个芦笋品种划分为感病、中感和中抗3个类型,UC157F2、早佳1号和格兰德为感病品种,佳芦1号和丰岛1号为中感品种,TC和华淼为中抗品种。芦笋茎枯病菌分生孢子悬浮液浸种对供试芦笋种子萌发抑制作用较强,其中1.0×10~5个孢子·mL-1的分生孢子悬浮液浸种处理对格兰德、佳芦1号、早佳1号、丰岛1号、华淼、TC和UC157F2的种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43.88%、40.97%、41.67%、32.87%、29.59%、28.52%和61.23%,可将7个供试品种分为感病、中感和中抗3个类型,UC157F2为感病品种,格兰德、早佳1号和佳芦1号为中感品种,丰岛1号、华淼和TC为中抗品种。分生孢子悬浮液灌根后所有供试品种的发病率均在80%以上,不能有效区分供试品种的抗病性。田间自然诱发法可将7个供试品种划分为感病、中感和中抗3个类型,UC157F2为感病品种,早佳1号、格兰德和佳芦1号为中感品种,丰岛1号、华淼和TC为中抗品种。【结论】病菌分生孢子悬浮液浸种法对芦笋品种的抗茎枯病鉴定结果与田间自然诱发法鉴定结果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可以与田间自然诱发法相结合快速准确鉴定芦笋种质资源对茎枯病的抗性水平。

关键词: 芦笋 芦笋茎枯病 抗病性 鉴定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谱抗稻瘟病水稻保持系赣香B的抗性遗传解析

中国水稻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赣香B是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水稻野败型保持系,在江西、福建、贵州、湖北和浙江等多地都表现较强的稻瘟病广谱抗性.对赣香B的稻瘟病抗性位点的遗传解析,有助于今后稻瘟病抗性育种工作.[方法]通过抗感株系基因组比较、稻瘟病抗性位点标记检测、抗性位点测序和片段代换系表型鉴定,分析赣香B中的稻瘟病抗性基因位点.[结果]赣香B中含稻瘟病抗性基因Pish、Pia和Pita.在稻瘟病高感株系中导入Pish后,抗性得到显著增强;而导入Pita或者Pia后,抗性略微增强或者没有显著效果.[结论]赣香B携带多个稻瘟病抗性基因,其中,Pish是主效抗性基因,表现出广谱稻瘟病抗性.

关键词: 稻瘟病 抗性 遗传解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稻瘟病菌毒性基因的穗颈瘟抗性鉴定菌系筛选与应用

江西农业学报 2022

摘要:为构建具有代表性的稻瘟病抗性鉴定菌系,利用16对特异性引物标记分子测定江西189个稻瘟病菌中的毒性相关基因,供试菌株的PCR测定结果在相似系数为0.75时聚类被划分成7个不同的遗传宗谱,按宗谱菌株的比例从中筛选出20个菌株,组成江西稻瘟病抗性鉴定菌系.将筛选的20个抗性鉴定菌株接种到10个不同抗性的水稻品种离体穗段,鉴定其对穗颈瘟的抗性水平,鉴定结果与这10个水稻品种在稻瘟病圃自然诱发的鉴定结果一致.研究表明基于稻瘟病菌毒性基因筛选的穗颈瘟抗性鉴定菌系对水稻稻瘟病特别是穗颈瘟的抗性鉴定准确性高.

关键词: 稻瘟病菌 抗性鉴定 毒性基因 穗颈瘟 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薯地上害虫发生动态及品种抗虫性差异

中国植保导刊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明确甘薯品种地上部害虫发生动态和品种抗虫性差异,2019年在江西省南昌县定点调查了6个甘薯品种地上害虫发生为害情况.结果表明,甘薯主要害虫为叶螨、甘薯跳盲蝽和甘薯麦蛾,不同品种对3种害虫抗性存在差异.叶螨发生高峰期为7月31日至8月10日,宁紫1号叶螨发生持续时间最长(46 d),抗性最低;广薯87叶螨数量始终显著低于其他品种,抗性较好.甘薯跳盲蝽发生高峰期为8月上旬,叶片受害较重,徐薯22和其他5个品种叶片受害率分别为18.28%和45.23%-73.08%,徐薯22对甘薯跳盲蝽抗性良好,广薯87叶片受害率高达73.68%,抗性最差.甘薯麦蛾发生盛期为9月份,各甘薯品种在生长早期均未出现明显的卷叶症状,,广薯87卷叶率低于3.41%,抗性较好;赣GZ12-27抗性较差,卷叶率达33.97%,其余品种卷叶率居中.本研究结果将为甘薯的抗虫育种和害虫防控提供依据.

关键词: 甘薯 品种 地上害虫 种群动态 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3456...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