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崇仁麻鸡(模糊匹配)
21条记录
三叶青藤叶粉对崇仁麻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空肠形态结构的影响

中国畜牧兽医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三叶青藤叶粉(THL)对崇仁麻鸡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和免疫功能及空肠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试验选用360只50日龄崇仁麻鸡母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5%、1%、2%和4%三叶青藤叶粉,试验期56 d.试验结束时以重复为单位称重,记录肉鸡采食量,统计生长性能指标;采集血液和肠道组织样品,检测血清抗氧化、免疫指标,制备空肠组织切片并观察空肠形态,测量空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统计绒隐比(V/C).[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三叶青藤叶粉后崇仁麻鸡料重比(F/G)显著降低(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IgM、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添加2%三叶青藤叶粉后血清IgA、TGF-β含量显著升高(P<0.05),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添加4%三叶青藤叶粉后血清TGF-β含量显著升高(P<0.05),IL-1β含量显著降低(P<0.05);饲粮中添加0.5%和1%三叶青藤叶粉后空肠绒毛高度和V/C显著增加(P<0.05).[结论]饲粮中添加0.5%~4%三叶青藤叶粉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崇仁麻鸡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肠道组织形态,本试验条件下三叶青藤叶粉添加水平为1%~2%效果较好.

关键词: 三叶青藤叶粉 崇仁麻鸡 生长性能 抗氧化 免疫 肠道形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崇仁麻鸡品种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现状

中国畜禽种业 2024

摘要:崇仁麻鸡体重适中,产蛋量高,营养丰富,是青脚麻鸡的典型代表,也是江西省优质地方鸡品种,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崇仁麻鸡相关产业已成为崇仁县的支柱产业之一.该文概述了崇仁麻鸡的品种资源情况,从体型外貌特征和生产性能两个方面进行了种质资源评价,介绍了崇仁麻鸡的品种保护与发展现状,并针对品种保护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崇仁麻鸡进一步的发展壮大提供参考.

关键词: 崇仁麻鸡 品种描述 产业发展 对策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崇仁麻鸡和余干乌骨鸡产蛋性能、蛋品质、抗氧化能力和卵泡发育比较研究

中国家禽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旨在对崇仁麻鸡和余干乌骨鸡的产蛋性能、蛋品质、抗氧化能力和卵泡发育水平进行比较,为地方品种的育种和改良提供基础数据。试验选用240日龄体况良好的崇仁麻鸡和余干乌骨鸡各120只,各自分为6组,每组20只。饲喂相同的基础日粮,试验期为56 d。在试验第28和56天对鸡只进行翅静脉采血,用于抗氧化能力和生殖激素的检测,试验结束时收集后3 d鸡蛋用于蛋品质检测,采集卵巢用于卵泡发育相关激素受体的检测。结果显示:(1)崇仁麻鸡的体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余干乌骨鸡(P<0.05)。(2)崇仁麻鸡的蛋黄颜色和蛋壳黄度显著高于余干乌骨鸡(P<0.05),但其蛋壳亮度显著低于余干乌骨鸡(P<0.05)。(3)崇仁麻鸡的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在试验第56天时显著高于余干乌骨鸡(P<0.05),崇仁麻鸡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在试验第28天时显著低于余干乌骨鸡(P<0.05),而在试验第56天时高于余干乌骨鸡(P<0.05)。(4)在试验第28天时,崇仁麻鸡的雌二醇(E2)含量显著低于余干乌骨鸡(P<0.05),在试验第56天时,崇仁麻鸡促黄体素(LH)含量显著高于余干乌骨鸡(P<0.05)。(5)崇仁麻鸡的卵巢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1)的含量显著低于余干乌骨鸡(P<0.05)。结果表明,崇仁麻鸡在蛋品质和抗氧化性能上优势较为突出,余干乌骨鸡在料蛋比、生殖激素和卵泡发育相关激素受体表达上更具有优势。

关键词: 崇仁麻鸡 余干乌骨鸡 产蛋性能 蛋品质 卵泡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转录组测序筛选鸡皮肤毛囊性状相关基因和关键通路

华北农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通过对崇仁麻鸡背部皮肤毛囊组织的转录组学分析,筛选关键的差异表达基因和信号通路,探讨鸡皮肤毛囊性状的分子调控机制.采用TRIzol法提取皮肤毛囊组织总RNA,通过Illumina平台进行转录组高通量测序(RNA-Seq).最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的方法对转录组测序进行验证.研究结果如下:共筛选出了 3 856 个差异表达基因,在公鸡(BGB vs YGB)比较组合中筛选出了971 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274 个表达上调,697 个表达下调.在母鸡(BMB vs YMB)比较组合中筛选出了3 529 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 477 个 上调,2 052 个下调.在公鸡、母鸡共同的差异表达基因中筛选出了3 个与皮肤毛囊性状有关的高表达基因KRT75、KRT6A和KRT14.在GO功能显著富集中,BGB vs YGB比较组合富集到了516 个GO term,BMB vs YMB比较组合富集到了1 020 个GO term,基因主要集中参与细胞黏附等活动.显著富集了多条KEGG通路,在BGB vs YGB比较组合中富集了 8 条显著的KEGG通路,在BMB vs YMB比较组合中富集了20 条显著的KEGG通路,筛选出了3 条关键通路Wnt信号传导途径、神经活性配体-受体调控通路和TGF-β调控通路.荧光定量结果显示,随机选取的5 个差异基因在皮肤毛囊中的表达与RNA-Seq走向趋势一致.综上所述,筛选的KRT75、KRT6A、KRT14 基因可能影响鸡皮肤毛囊性状;神经活性配体-受体调控通路、Wnt信号通路和TGF-β信号通路均是调控鸡皮肤毛囊性状的重要通路.

关键词: 崇仁麻鸡 皮肤毛囊 转录组测序 差异表达基因 信号通路 荧光定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粮中添加蓝藻粉对崇仁麻鸡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 2022

摘要:选取了34日龄的崇仁麻鸡为研究对象,以蓝藻粉替代基础日粮中不同比例(分别替代0(CB组)、10%(CL组)、20%(CM组)、50%(CH组))的豆粕饲喂35 d后,无菌操作每组取10只鸡的盲肠内容物,充分混匀后,采用MiSeq测序技术对盲肠内容物中细菌群落结构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崇仁麻鸡肠道中微生物在门水平上主要以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为主;在属水平上,拟杆菌属丰度最大,其次是互养菌属、乳杆菌属.CL组中厚壁菌门细菌数量有所增加,拟杆菌门/厚壁菌门细菌比例下降,肠道内乳杆菌等有益微生物数量增加,脱硫弧菌等有害微生物数量降低,而CM组和CH组中脱硫弧菌等有害细菌数量却大幅度增加,且CH组中还出现了其特有的Akkermansia属细菌.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蓝藻粉会改变崇仁麻鸡肠道菌群的物种多样性,适量(≤10%)的添加对盲肠菌群结构有所改善,可提高厚壁菌门细菌数量,降低拟杆菌门/厚壁菌门细菌比例,增加肠道内乳杆菌等有益微生物的数量,降低脱硫弧菌等有害微生物的数量;中高剂量的蓝藻粉则导致了某些机会致病菌的出现,增加了肠道菌群相关疾病的诱发机会.

关键词: 蓝藻 崇仁麻鸡 肠道菌群 日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磷低蛋白饲粮中添加酶制剂对崇仁麻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22

摘要:本试验目的在于研究低磷、低蛋白饲粮中添加耐热植酸酶和复合酶对崇仁麻鸡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择1日龄崇仁麻鸡400羽,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20羽,分别饲喂4种不同的饲粮:Ⅰ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组试验组饲喂低磷、低蛋白饲粮,Ⅲ组试验组饲喂低磷、低蛋白饲粮添加500 U/kg耐热植酸酶,Ⅳ组试验组饲喂低磷、低蛋白饲粮添加500 U/kg耐热植酸酶+0.05 g/kg复合酶.试验期28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35日龄崇仁麻鸡试验组Ⅱ组、Ⅲ组、Ⅳ组各项生长性能差异不显著,但试验Ⅳ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Ⅱ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Ⅱ组(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清中甘油三脂、胆固醇、碱性磷酸酶和尿素氮含量有不同程度提高,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3)与对照组相比,Ⅳ组粗蛋白表观消化率和总磷的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各组之间灰分和钙的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知,低磷、低蛋白饲粮中添加500 U/kg耐热植酸酶+0.05g/kg复合酶组改善了崇仁麻鸡的生长性能,促进了崇仁麻鸡机体对饲料中钙、磷的代谢,有效降低了氮、磷的排放量.

关键词: 耐热植酸酶 复合酶 崇仁麻鸡 生长性能 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ESM1基因对崇仁麻鸡生长性状的影响

中国畜牧杂志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利用崇仁麻鸡差异性状的重测序结果,筛选与其生长性状相关的SNP、SV和InDel等位点或结构信息并进行大群验证。结果发现: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基因在崇仁麻鸡群体中检测到3个多态位点,对崇仁麻鸡的生长性状有着显著或极显著影响。ESM1基因在崇仁麻鸡的多个组织中均能检测到表达,经软件预测发现,ES-3位点变异可能会引起ESM1蛋白结构或功能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ESM1基因对崇仁麻鸡的生长性状有一定影响,但能否作为崇仁麻鸡生长性状的分子标记还需要进一步的确认。

关键词: 崇仁麻鸡 ESM1基因 生长性状 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GDFs基因家族候选基因对崇仁麻鸡生长性状的影响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20 CSCD

摘要:利用崇仁麻鸡差异性状的重测序结果,将生长分化因子(GDFs)基因家族作为候选基因,筛选与崇仁麻鸡生长性状相关的多态位点。结果发现,GDF-2、GDF-8和GDF-10基因的多态位点对崇仁麻鸡的生长性状有着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单倍型分析结果显示,GDF-2和GDF-10基因的单倍型H3H3为劣势单倍型组合可以选择淘汰。研究结果表明,GDFs基因家族候选基因对崇仁麻鸡的生长性状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崇仁麻鸡 GDFs基因家族 生长性状 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肾脏对微囊藻毒素-LR氧化胁迫的响应

生态环境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天然蓝藻中蛋白质含量高达40%,与大豆的蛋白质含量相当,是优质饲料蛋白的潜在来源。然而,天然蓝藻中主要含有一种称为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的生物毒素,对动物和人体的健康具有潜在威胁,且关于MCs对家禽氧化胁迫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因此,急需开展蓝藻饲料化利用对家禽氧化胁迫的研究,为蓝藻饲料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该文通过腹腔注射的方式研究了崇仁麻鸡肾脏对微囊藻毒素-LR(MC-LR)氧化胁迫的响应。试验设置了5μg·kg~(-1) MC-LR(低剂量组)、10μg·kg~(-1) MC-LR(中剂量组)和20μg·kg~(-1) MC-LR(高剂量组)3个染毒组,同时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在腹腔注射后的1、3、12、24、48 h检测了鸡肾脏中谷胱甘肽(GSH)含量以及谷胱甘肽转移酶(GS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变化以及肾体比变化。结果表明:在MC-LR的作用下,鸡肾脏抗氧化酶(GST、SOD、CAT和GPX)和GSH含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化,但除了3 h时中和高剂量染毒组肾脏中CAT酶活性(值分别为(96.66±1.13)和(74.01±11.20)U·mg~(-1))显著低于对照组(123.58±11.33)U·mg~(-1)(t=4.253;P=0.024和t=4.432;P=0.022)外,其它染毒组的各类抗氧化酶和GSH指标与对照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鸡肾脏系数从1h就开始呈现毒素处理组高于对照组,并在12、24和48 h时,毒素处理组肾脏系数(0.79%-0.87%)显著高于对照组(0.58%-0.70%)的趋势(t=-6.687--3.495;P=0.018-0.036)。上述结果表明,在MC-LR作用下,鸡肾脏产生了氧化应激现象,但是其抗氧化酶系统可能难以抵御MC-LR危害,MC-LR对鸡肾脏的毒性较大。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 崇仁麻鸡 抗氧化酶 氧化损伤 肾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囊藻毒素-LR对鸡肝脏的氧化损伤影响

生态毒理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蓝藻虽然能产生有毒的生物毒素,但是也含有较高的蛋白质。为探索蓝藻饲料化利用的可能性,本文通过腹腔注射的方式研究了微囊藻毒素-LR(MC-LR)对崇仁麻鸡的半数致死剂量(LD_(50))及其对肝脏的氧化损伤。实验设计了4个剂量组(对照组、5、10和20μg·kg~(-1)MC-LR),并在1、3、12、24和48 h检测了谷胱甘肽(GSH)含量以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变化。结果表明,MC-LR对崇仁麻鸡的LD_(50)值为34.67μg·kg~(-1)体重(bw),95%的置信限为33.51~35.83μg·kg~(-1)bw。在MC-LR的作用下,鸡肝出现了氧化应激现象。3个染毒组鸡肝中GSH含量呈现先下降而后上升恢复至正常水平的趋势,GST酶活力表现为先上升而后下降至正常值的趋势,这说明GSH和GST共同参与了鸡肝中MC-LR的解毒;鸡肝中GPX酶活性在前3小时先保持不变(除了1 h的高剂量组),随即显著上升,这说明GPX和GSH共同参与了鸡肝中过量活性氧自由基(ROS)的清除,GPX可以作为监测MC-LR引起鸡毒性作用的生物标志物。CAT酶活力表现为先显著下降(P<0.05)而后快速上升至正常值的趋势,SOD酶在整个实验期间几乎保持稳定,这可能与SOD酶活性较高所致。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 崇仁麻鸡 抗氧化酶 氧化损伤 肝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