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stability(模糊匹配)
8条记录
牛瘤胃宏基因组文库来源的新型木聚糖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酶学性质

微生物学杂志 2018 CSCD

摘要:为了从牛瘤胃的微生物中获取新型的木聚糖酶,采用直接法提取牛瘤胃内容物微生物总DNA,构建宏基因组文库,通过功能驱动法筛选得到1个木聚糖酶基因(yh-1),该基因大小为987 bp,编码329个氨基酸;SDS-PAGE电泳分析YH-1的相对分子量为36.2 kDa,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和最适反应pH是50℃和8.0~8.5;该酶有较强的温度稳定性,50℃条件下保温60 min,仍保留90%以上的剩余酶活性,65~75℃保留80%以上的剩余酶活性;2 mmol/L Zn~(2+)、Na~+、Co~(2+)和Ni~(2+)对该酶具有一定的激活作用;经过24 h的处理后,该酶可以从玉米芯、稻草和甘蔗叶中分别获得0.014、0.381和0.19 mg的还原糖。上述特征使得该酶在烘焙体系以及其他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牛瘤胃 宏基因组文库 木聚糖酶 热稳定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模拟酸雨对微米和纳米羟基磷灰石稳定化污染土壤的铜和镉淋溶效应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室内土柱淋溶试验,以1%的质量比向铜、镉复合污染土壤中添加微米羟基磷灰石(MHA)和纳米羟基磷灰石(NHA)稳定化培养72 h,并探讨模拟酸雨对稳定化修复土壤中Cu和Cd的释放影响,包括淋溶液的pH值、电导率(EC)、Cu和Cd浓度,以及Cu和Cd生物有效性的变化。结果表明,MHA处理淋溶液pH值最高,达7.78,其后依次为NHA和对照(CK)处理,且3种处理的pH值均高于模拟酸雨。MHA和NHA处理均增加了淋溶液EC值,MHA处理EC最高值是CK处理的10.41倍。与CK处理相比,MHA处理显著增加淋溶液Cu浓度,而NHA处理则降低Cu浓度;MHA和NHA处理均降低淋溶液Cd浓度。淋溶前MHA处理Cu和Cd的生物有效性降幅分别为75.0%和90.7%,NHA处理Cu和Cd生物有效性降幅分别为59.6%和52.2%,说明MHA处理稳定化效果比NHA处理更好。但是在模拟酸雨淋溶下,MHA处理Cu释放量更多,表明经MHA处理稳定的Cu和Cd在酸雨淋溶下易再次被活化。

关键词: 微米和纳米羟基磷灰石 稳定化 重金属复合污染 酸雨淋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稻田生态系统稳定性

应用昆虫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量化不同类型稻田生态系统调控功能。【方法】利用SAS软件对连续2年不同取样方法下有机稻田和化防稻田中主要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特征指数分别进行了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取样方法下4个群落结构特征指数中,仅有物种数连续2年在有机稻田和化防稻田中表现出差异显著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年黄板和吸虫器法取样下有机稻田中主要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特征指数第一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74.12%和77.69%,均大于化防稻田中第一主成分贡献率67.18%和56.24%;第2年黄板法和目测法取样下有机稻田中主要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特征指数第一主成分贡献率分别达到77.20%和75.93%,均大于化防稻田中第一主成分贡献率55.17%和71.15%。【结论】本研究认为,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特征指数第一主成分贡献率可以作为有机稻田和化防稻田生态系统调控功能差异的量化指标之一,同时参考物种数指标,以综合评价稻田生态系统抗性程度。

关键词: 稻田 群落结构特征指数 方差分析 主成分分析 稳定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理化因素对风信子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理化因子对风信子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采用体外试验,以风信子‘Woodstock’花瓣为材料,研究了温度、光照、pH和金属离子等各因素对风信子花瓣中花色苷呈色及光谱特征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风信子‘Woodstock’花色苷不耐高温和强光,温度升高及延长加热时间均使花色苷降解褪色,且随着pH增大,花色苷最大吸收波长朝长波方向移动;Fe~(3+)、Fe~(2+)、Al~(3+)和Cu~(2+)均使花色苷变色,但Mg~(2+)对其无明显影响,Ca~(2+)和Zn~(2+)则在高浓度时有增色效应,Pb~(2+)会破坏花色苷的稳定性而产生白色沉淀。除了Fe~(2+)和Pb~(2+)产生蓝移外,其他金属离子都使花色苷发生不同程度的红移。

关键词: 风信子 理化因素 金属离子 花色苷 稳定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胶囊技术在植物源杀虫剂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生物灾害科学 2014

摘要:对微胶囊技术在植物源杀虫剂中的应用进行总结,采用微胶囊技术制备植物源杀虫剂可提高其稳定性,通过控制释放时间及释放速度来提高其活性。微胶囊技术也是植物源杀虫剂在实际应用中最能模仿自然植物灭虫过程的技术。

关键词: 微胶囊技术 植物源杀虫剂 稳定性 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凝固型酸奶的发酵制作工艺研究

粮油食品科技 2013

摘要:为优化酸奶制作的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建立了酸奶制作方法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并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探讨了牛奶含量,蔗糖添加量,稳定剂添加量3个因子的交互作用及其最佳水平。研究结果表明:蔗糖添加量,稳定剂添加量显著影响酸奶的口感,优化的酸奶制作条件为:牛奶含量为84.8%,蔗糖含量8%,稳定剂含量0.483%。

关键词: 酸奶 稳定剂 蛋白质 响应面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野败籼型杂交晚稻稳产性和广适性的演变

江西农业学报 1992

摘要:用回归系数(b)和广适应性参数估算了3个杂晚组合历年在不同区域范围的稳产性和广适性,探讨它们的演变结果:(1)杂晚组合稳产性和广适性演变过程估值大致为:b稳产性好:再演变为b>1或b值年间波动大,稳产性差。适应性参数和b变化相似。(2)优良杂晚组合从进入区试到示范推广至更换,稳产性和广适性估值可连续达6~8年,但组合间有差异。(3)稳产性好和广适性强的杂晚组合共同特点,生育期、千粒重、穗长、株高的变异幅度和C.V.%平均值小,结实率变异中等。

关键词: 杂交晚稻 稳产性 适应性 演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秋大豆区试品种产量稳定性分析

江西农业学报 1992

摘要:通过对我省近年育成的秋大豆新品种在区域试验中的产量结果进行丰产性及稳产性的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种产量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品种与年份、地点间均存在交互作用,并且它们的互作均达到显著水平。品种8101—011丰产性居首位,而稳产性不够强,可作为特定地区的应用品种。品种矮选05丰产性居第二位,稳定性较好,是一个有希望的推广品种。

关键词: 秋大豆 稳产性 丰产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