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东乡野生稻BIL群体孕穗期抗旱性综合评价
《核农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协青早B//东乡野生稻/协青早B回交重组系(Backcross Inbred Lines,BIL)为材料,测定了水分胁迫和非水分胁迫2种环境下株高、有效穗、穗长、穗总粒数、穗实粒数、着粒密度、结实率、千粒重、单株产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卷叶级别11个抗旱相关性状,经方差分析显示,除穗长外,其余产量相关性状对水分胁迫均表现为敏感或极为敏感。采用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法分析表明,BIL群体中337、186、275、174、207、306、255、219、236、332株系不仅抗旱性强,而且产量高,可作为水稻高产抗旱遗传改良材料进行深入研究。以抗旱性综合评价值为因变量,各单项指标相对值为自变量,建立了评价群体抗旱性的最优回归方程,筛选出结实率、单株产量和叶片含水量3个性状与水稻抗旱性相关显著,可作为孕穗期抗旱性鉴定指标。


江西红壤旱地花生测土施氮参数研究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粤油256为供试品种,选取高、中、低肥力的红壤旱地共10块,设计0、135kg/hm2两个施氮水平,研究江西红壤旱地花生测土施氮的参数。结果表明,随着土壤肥力水平的上升,花生产量、生产100kg花生荚果的需氮量、土壤供氮量和土壤氮素贡献率随之提高,而氮肥表观利用率随之下降。高、中、低肥力地块的土壤供氮量分别为222.65kg/hm2、181.53kg/hm2、140.67kg/hm2,土壤氮素贡献率分别为84.88%、79.92%、74.45%,氮肥表观利用率分别为29.37%、33.70%、35.51%;在不施氮条件下生产100kg花生荚果的需氮量分别为6.52kg、6.39kg、6.34kg,而在N135条件下分别为6.60kg、6.44kg、6.37kg。相关分析表明,花生产量、土壤供氮量和花生需氮量与土壤肥力指标中的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含量有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有效磷含量相关不显著;氮肥利用率与5项土壤肥力指标都呈负相关,但不显著。通过逐步回归,建立了花生产量、土壤供氮量、花生需氮量、氮肥利用率与土壤肥力指标的回归方程,为红壤旱地花生测土施氮提供指导。


芝麻种子生产研究进展
《种子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芝麻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其种子是芝麻生产中最基本、特殊、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在增产因素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有关芝麻种子发育、生产、加工处理、生产程序等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现今芝麻种子生产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芝麻种子生产研究的发展趋势。


东乡野生稻耐冷渐渗系的细胞学观察及SSR分析
《西北植物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前期鉴定筛选的2个东乡野生稻强耐冷渐渗系(IL5243和IL5335)为试材,研究其减数分裂时期的染色体行为特征及外源基因的渗入分子证据。结果表明:(1)IL5243和IL5335中正常减数分裂的花粉母细胞分别达89.93%和90.22%,最终形成正常的成熟花粉粒,花粉离体萌发率分别为(83.03±2.82)%和(81.96±1.73)%,与受体亲本无显著性差异。(2)在减数分裂I中,2个耐冷渐渗系均观察到低频率异常染色体行为,如单价体、"8"字型二价体、多价体,以及后期I有少数花粉母细胞(3.95%~5.15%)存在落后染色体等,表明其染色体组之间发生了交换和重组;在粗线期,2个强耐冷渐渗系均观察到较高频率(IL5243和IL5335分别为27.0%和38.9%)的双核仁,而其双亲都是单核仁。(3)SSR标记和Structure分析进一步证实了栽培稻和野生稻染色体组间发生了交换重组,东乡野生稻部分DNA片段已渗入到强耐冷渐渗系中,这为水稻耐冷基因的挖掘与利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太湖梅梁湾全氟化合物污染现状研究
《环境科学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质谱法研究了太湖梅梁湾表层水中全氟化合物(Perfluorinated Compounds,PFCs)的污染水平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梅梁湾表层水中总PFCs浓度范围为50.06~87.53ng·L-1,均值为66.57ng·L-1.PFHxA、PFOA和PFOS是太湖梅梁湾最主要的PFCs,其浓度范围分别为17.34~32.52ng·L-1、7.26~15.57ng·L-1和3.47~8.06ng·L-1.PFHxA、PFOA和PFOS占总PFCs含量的59.33%;梅梁湾表层水中总PFCs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总体上呈现东部高于西部的趋势,这可能是由梅梁湾的水动力条件和污染源分布不同所致.


华北冬绿肥作物二月兰的营养特征研究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二月兰可作为冬季绿肥作物引入华北地区农田种植,与春玉米等作物形成良好的粮肥复种体系,在华北地区有着广阔前景。本试验调查分析了二月兰从返青到成熟的养分含量及累积状况,结果表明,二月兰植株体的养分含量较高,盛花期其干物质氮、磷、钾含量分别为2.99%、0.42%和2.99%,且产量较高。二月兰对氮、钾的累积量大,对磷的累积量较小。盛花期二月兰的养分已累计完成了总量的86.3%~94.0%,是进行翻压的最适宜时期。二月兰的养分累积过程符合Logistic方程y=k/(1+ae-bx),氮、磷、钾最大累积速率出现的先后顺序为磷最早、氮次之、钾最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