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功能大豆寡肽蛋白饲料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试验设计,将16头体质量、产奶量相似的2胎次泌乳中期中国荷斯坦牛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与试验Ⅲ组),每组4头,进行为期21d的饲养试验。对照组的精饲料为基础精饲料,试验Ⅰ组为用5%的功能大豆寡肽蛋白饲料(FSOPF)取代基础精饲料中5%的鱼粉,试验Ⅱ组为用10%的FSOPF分别取代基础精饲料中5%的鱼粉与5%的豆粕,试验Ⅲ组为用15%的FSOPF分别取代基础精饲料中5%的鱼粉与10%的豆粕,3个试验组的其它精饲料组分同基础精饲料,各组的粗饲料相同。分别在试验前3 d与正试期的最后3 d测定试验牛只的产奶量、乳常规指标(乳蛋白、乳脂肪、乳糖、全脂乳固体与非脂乳固体)以及体细胞数。结果表明:FSOPF能减缓泌乳中期奶牛产奶量的下降,改善乳常规指标,降低乳体细胞数。本研究结论:FSOPF可以取代泌乳中期中国荷斯坦奶牛日粮中的进口鱼粉,其适宜用量为在精粗比为(40~45)∶(60~55)下,占精饲料的10%。
关键词: 奶牛 功能大豆寡肽蛋白饲料 乳常规指标 体细胞


江西不同类型紫色土烤烟氮、磷、钾含量的规律研究
《中国烟草学报 》 2012 CSCD
摘要:为了研究江西不同类型紫色土烤烟养分分布规律,2009年在紫色土烟区对点采集土样与烟叶样进行化验分析,得出结果如下:江西紫色土养分含量全氮0.78g/kg、全磷0.75g/kg、全钾17.7g/kg、碱解氮52.8mg/kg、有效磷14.4mg/kg、速效钾152.2mg/kg,土壤养分呈低氮、低磷、高钾的规律,紫色土烤烟中烟叶含钾量较高,但烟叶含磷量较低,今后紫色土烤烟种植应注意合理施用磷肥。在不同类型紫色土烤烟中,烟叶含氮量与含磷量都无显著性差异,但碱性紫色土更能促进烤烟对钾的吸收;不同叶位的烟叶含氮量与含钾量均无显著性差异,但酸性与中性紫色土烤烟其不同叶位的烟叶含磷量均从下至上逐渐增高。


干旱对关中地区不同年代小麦品种旗叶光合特性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陕西关中地区70年间大面积推广的冬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干旱胁迫对冬小麦花后旗叶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小麦品种的更替,抗旱性逐步增强,干旱胁迫下20世纪50年代以前品种五指麦、碧蚂1号比适宜水分条件下分别减产18.2%、38.3%,而90年代后品种小偃22仅减产2.3%。不同品种小麦收获前期旗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气孔导度受干旱影响均有所下降,但旗叶胞间CO2浓度则表现为增加趋势,碧蚂1号、小偃22号花后各阶段旗叶气孔导度平均降低了5%、18%,旗叶胞间CO2浓度则提高了9%、8%,说明干旱胁迫下花后旗叶净光合速率的降低并非是由气孔导度降低引起的。


不同基质对小白菜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降低单独使用泥炭育苗的成本,选用丹麦进口泥炭、珍珠岩、蛭石为原料,按照3种原料的不同配比配制出6种穴盘育苗基质,调查不同基质对小白菜出苗率、叶长、叶宽、叶面积、叶柄长、株高的影响,筛选出适合小白菜育苗且成本相对比较低的基质。通过对小白菜生长发育的调查得出,出苗率的快慢顺序是3>4>1>5>6>2,子叶展平快慢顺序是1>3>4>5>2>6,2叶1心快慢顺序是3>1>5>4>6>2,3叶1心快慢顺序是1>3>5>6>2>4;通过对幼苗生长情况的调查可以看出,3号处理的叶数比CK降低了0.9%、叶长降低了1.6%、叶面积降低了1.7%、柄长升高了4.4%、株高升高了0.3%;通过对6项测定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得出,叶长、叶宽、叶面积与株高呈显著正相关。综上,泥炭∶珍珠岩∶蛭石的比例为7∶2∶1时,栽培效果较为理想,接近丹麦进口泥炭。


籼稻米饭食味与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中国粮油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籼型稻米食味品质与其相关品质指标的关系,对50份籼稻品种的外观性状、理化指标和RVA特征值进行测定,对蒸煮食味品质进行评定。研究结果表明,粒宽、垩白率、垩白度、蛋白质含量均与食味值达到了极显著负相关,而长宽比、碱消值和胶稠度与食味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崩解值与食味值呈显著正相关,最终粘度、回复值、消减值与食味值呈极显著负相关;RVA谱与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碱消值的相关性较高;在选出的6个影响稻米食味品质的主因子中,粘度因子、蒸煮因子、外观因子、营养因子和粒形因子对食味品质的累计贡献率为83.8%,为主要因子。由于稻米品质性状间相互关系较为复杂和各主因子的贡献率不同,因此在籼稻优质食用品种选育时,应注意粘度因子、蒸煮因子和外观因子的选择。


利用IRAP技术揭示部分柿属种间遗传关系
《果树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了明晰柿属植物种间亲缘关系和探究逆转座子与该属植物倍性进化的相关性,【方法】以16种24份柿属植物为试材,利用IRAP(Inter-Retrotransposon Amplified Polymorphism)技术和UPGMA聚类分析。【结果】采自我国南热带的供试基因型独自成组,与其采集地域相吻合,反映了它们较古老的分类学地位;采自我国北亚热带和温带的基因型独立于南亚热带基因型组,含丰富的染色体倍性,且相互间混聚在一起,无明显地域趋同性,反映了该区域基因型间广泛的基因交流和适应性进化;从UPGMA聚类图反映的不同区域柿属基因型间的相对位置来看,逆转座子活性与其倍性进化及生态适应性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结论】采自我国南亚热带的柿属植物可能更加古老;逆转座子在柿属种间倍性进化过程中可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鄱阳湖生态区长期施肥对稻田土壤碳汇效应与固碳潜力的影响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施肥条件下确定平衡状态时,土壤有机碳含量水平对于正确评价土壤的固碳潜力和制定合理的有机物质分配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前人研究的江西省有机碳储量数据并采用Jenny模型对长期不同施肥下有机碳动态数据进行模拟。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区有机碳储量占全省的46%,以鹰潭地区最高,九江地区最低。施肥明显增强了土壤的碳汇作用,单施有机肥或有机无机肥配施(70F+30M、50F+50M、30F+70M、NPKM、NPK+S、NPK+P和NPK+C)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高于施化肥处理,以南昌县的30F+70M、进贤县的NPKM和余江县的NPK+P处理最高,其平衡时有机碳含量和固碳潜力分别较施化肥处理提高了30.61%和61.15%、30.17%和54.96%、38.26%和74.79%。因此,提高鄱阳湖生态区农田有机碳密度和固碳潜力最有效方法是有机无机肥配施,其配施方式以猪粪配施化肥相对最好,配施比例以70%有机肥配施30%化肥为宜。
关键词: 鄱阳湖生态区 长期施肥 水稻土 土壤有机碳 固碳潜力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与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检测及其在江西省的区域分布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RBSDV)这2种病毒在江西省的分布,首先从永修县、南昌县和大余县等8县市采集水稻疑似矮缩病株,用2种病毒一步检测法对这2种病毒进行RT-PCR检测。结果表明:永修县所有样品均检出RBSDV,检出率为100%;南昌县同时检出RBSDV和SRBSDV,检出率分别为90%和20%,其中南昌县的1个样品同时检出2种病毒,存在复合侵染;大余县、莲花县、崇义县、婺源县、万安县和井冈山市等6县的所有样品均检出SRBSDV,检出率100%。然后,对这2种病毒在江西省的分布特点进行分析。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西南部和东北部只有SRBSDV分布,江西省北部只有RBSDV分布,而处于以上3个病毒重发区之间的南昌县同时有RBSDV和SRBSDV分布。同时基于S9序列和S10序列建立这2种病毒及其近缘种的系统发育树,分析其亲缘关系。
关键词: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RT-PCR 检测 区域分布


水稻种质资源的苗期抗旱性鉴定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利用菲律宾旱季无雨的自然干旱条件,大田鉴定了192份水稻种质资源的苗期抗旱性。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种质中存在大量的具有苗期抗旱性的品种。就所观察的三个性状:卷叶(leaf rolling,LeR),枯叶(leaf drying,LeD)及复水恢复(drought recovery rate,DRR)而言,11个水稻品种在卷叶性状(LeR)上,12个水稻品种在枯叶性状(LeD)上极显著优于抗旱性对照品种NSIC Rc 9,14个品种在复水恢复性状(DRR)上显著优于抗旱性对照品种NSIC Re 9。有的品种在两个,甚至3个性状上都比抗性对照显著,表明不同的品种可能采取不同的机制来适应干旱胁迫,如降低叶片面积,及早发深根等:同一抗旱机制也可以作用于不同的表型上,如渗透势调节(Osmoticadiustment)。3个性状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其中LeD与DRR的相关性最高为0.821 62,其次为LeD与LeR为0.801 79和LeR与DRR为0.725 93。对抗旱性性状的选择最好使用田间筛选,因为大田筛选提供了性状表达的真实环境;卷叶,枯叶,和复水恢复能力作为苗期抗旱性指标能有效地筛选苗期抗旱性品种。
关键词: 水稻种质资源 苗期 抗旱性 卷叶 枯叶 复水恢复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