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742条记录
镉污染下不同类型水稻土氮素供应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土壤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污染条件下的土壤氮素供应影响了作物生产和植物生态修复。采用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两种剂量镉污染下我国21种水稻土无机氮的供应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淹水10天后,不同水稻土土壤溶液无机态氮含量变幅为1.42~70.40 mg/L(平均值为16.76 mg/L),其中NH4+-N和NO3-N分别占62.5%和33.7%;与施肥对照相比,镉污染降低了大多数水稻土土壤溶液无机态氮的含量,平均降幅为58.4%,主要是由土壤溶液NH4+-N含量下降所致;土壤溶液NO3-N含量受镉污染的影响程度则因土壤类型而异。基于典范对应分析的偏因子分析(VPA)表明镉污染对水稻土土壤溶液无机氮含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土壤类型,施肥影响最小,三类因子单独作用的影响比例分别为40.38%、6.51%和0.05%。镉污染下,pH、CEC和土壤质地显著影响水稻土无机氮供应,其中土壤pH是镉污染条件下影响NH4+-N含量变化的首要因子。

关键词: 水稻土类型 镉污染 土壤溶液 无机态氮总量 偏因子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品种和砷污染对土壤溶解性有机碳氮的影响

土壤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取有机质含量和pH不同的2种水稻土(黄泥田和红泥田),通过盆栽实验研究砷(As)污染条件下,种植9个水稻品种对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和溶解性有机氮(DON)含量的影响,分析水稻品种、As污染和土壤类型的相对影响与交互作用。结果表明,水稻品种显著影响了土壤DOC和DON的变化,在水稻收获后,DOC平均含量的大小顺序为杂交稻(41.09±0.92 mg kg-1)>籼稻(38.10±1.53 mg kg-1)>粳稻(37.74±1.37 mg kg-1);DON平均含量的大小顺序为粳稻(2.94±0.40 mg kg-1)>杂交稻(2.61±0.42 mg kg-1)>籼稻(1.45±0.17 mg kg-1)。As污染降低了土壤DOC和DON的含量,但不同品种水稻的响应不同。与对照相比,As污染条件下,黄泥田和红泥田中DOC平均含量分别下降了14.4%和11.1%,DON平均含量分别下降了65.0%和44.7%;DOC在种植杂交稻后降幅最小,而DON在种植籼稻后降幅最小。在两种水稻土中,黄泥田的DOC和DON平均含量高于红泥田,在没有As污染条件下,分别高22.4%和45.8%,这与黄泥田有机质含量和pH高有关。水稻品种、As污染和土壤类型对DOC和DON变化的影响不同,3个因子对DOC变化的相对贡献率分别为7.7%、15.5%和27.6%,对DON变化的相对贡献率分别为14.7%、24.2%和2.0%。

关键词: 溶解性有机碳 溶解性有机氮 水稻品种 黄泥田 红泥田 砷污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施肥红壤稻田有机碳演变规律及影响因素

土壤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1981年起设置的水稻土长期施肥定位试验,分析了CK(不施肥)、N(单施氮肥)、NPK(氮磷钾配施)、NPK2(2倍氮磷钾配施)和NPKM(有机无机肥配施)等施肥措施下土壤有机碳的演变规律及其与作物产量和土壤养分(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全钾和速效钾)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试验30年后,各个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均有上升,其中CK、N、NPK、NPK2和NPKM的土壤有机碳在试验30年分别比试验前增加18.95%、17.72%、23.36%、16.92%和32.68%。与CK处理相比,NPK、NPK2和NPKM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平均提高了4.09%、4.03%和25.68%。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水稻产量呈显著相关(P<0.001),相关系数r为0.410,这说明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增加可以促进水稻增产。土壤有机碳与土壤养分中的碱解氮、速效磷和全磷含量均表现出极显著相关(P<0.001),相关系数r分别为0.452、0.559和0.487,但是与钾含量相关不显著。这表明:有机无机肥配施可以持续快速提高红壤性水稻土的有机碳含量,同时在有机无机肥配施过程中应适当增施钾肥,从而促进土壤肥力平衡和维持作物高产稳产,实现农业可持续性。

关键词: 水稻土 土壤有机碳 土壤养分 长期施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壤区坡耕地香根草篱对花生生长的空间影响

草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径流小区试验,分析了红壤坡耕地香根草(Veiveria zizanioides)篱对生育期内花生(Arachis hy-pogaea)植株高、叶绿素含量和花生产量的影响,探讨篱农间作最佳草篱间距。结果表明,与常耕相比,香根草篱处理苗期篱上第1行花生株高和叶绿素含量显著升高,开花期时株高显著升高(P<0.05),叶绿素含量却显著下降,结荚期株高和叶绿素含量都显著下降,其它各行无明显差异(P>0.05);香根草篱处理篱上第1、2行花生产量显著降低,第5、7、9行则显著升高,而第3、11行无明显差异。研究认为香根草篱与花生的安全距离≥66cm,在此基础上,采用抛物线模型+直线平台分析得知香根草篱间距为8~12m时,间作花生产量与常耕相比基本持平,间套优势明显。

关键词: 红壤坡地 香根草篱 叶绿素含量 篱农间作 篱间距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纹枯病菌pTHPR1转化子的生物学特性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构建了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水稻纹枯病菌遗传转化系统,并获得了一批pTHPR1转化子。为明确这些转化子的生物学特性,在转化子库中抽取10个经过验证的转化子,从温度、pH值、碳源、氮源和光照5个方面比较了它们与野生型菌株(GD-118)在生长速度、菌落颜色、菌核颜色和菌核数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25℃和35℃且pH值为5.0、7.0、8.0时,以葡萄糖和半乳糖为碳源、以甘氨酸为氮源且完全黑暗的条件下培养,转化子与野生型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有明显差异,有些转化子菌丝生长速度明显快于野生型菌株,有些转化子菌丝生长速度则明显慢于野生型菌株;在10℃和35℃且pH值为4.0、5.0、6.0时,以葡萄糖为碳源、以硝酸钠和硝酸钾为氮源且完全黑暗的条件下培养,转化子与野生型菌株的菌核数量和颜色均有明显差异。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 立枯丝核菌 pTHPR1转化子 菌丝 菌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探析

江西社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提升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已成为相关主管部门和监管当局对资本市场完善的一项战略安排。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指企业管理层依据一定的标准向外界及时披露本单位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评价的信息,以及披露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报告审核评价的信息。本文探讨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机理等问题,分析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并提出从创建诚信的企业文化、明晰披露责任主体、完善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等方面来提升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

关键词: 企业 内部控制 信息披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季晚稻99优468机械化生产示范表现与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水稻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1年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在江西省恒湖综合垦殖场实施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水稻700 hm2示范工程"项目,双季晚稻99优468机械化示范种植40 hm2、人工栽插示范种植700 hm2,产量分别为9.83和9.53 t/hm2。阐述了示范种植采用的主要组织和技术措施,介绍了机械化生产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杂交晚稻 99优468 机械化生产 种植表现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性杀虫剂辣根素对天牛的防治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辣根素对天牛的熏蒸致死作用,在田间研究了辣根素不同剂量对天牛幼虫的熏蒸作用、对天牛熏蒸的致死时间、天牛蛀道以及封口的处理方式。结果表明,利用辣根素熏蒸防治天牛,将蛀道口处清理干净,以0.5~1.0 mL/孔的使用剂量进行处理,蛀道口及排粪孔用高岭土饱和盐水泥进行封闭,外用地膜包扎,在处理1天后对天牛可以达到96.7%以上的防治效果。辣根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防治天牛的植物性杀虫剂。

关键词: 辣根素 天牛 熏蒸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芦笋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世界农业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芦笋是一种兼具营养食用价值和医疗保健功能的高档蔬菜,具有产业链长,加工产品多的特点,还能用于防风固沙。本文从芦笋的品种选育、大田种植模式、产品加工和市场营销等方面介绍了中国芦笋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关键词: 芦笋 产业发展 现状与趋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壤地区不同有机配施比例对花生产量、养分吸收及土壤有效养分动态变化的影响

土壤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红壤地区有机配施比例对花生生长的影响,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有机配施比例对花生产量、养分积累以及各生育期土壤中有效态养分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配施一定比例的有机肥能够显著提高花生产量,以配施4 500 kg/hm2发酵猪粪产量最高;②配施有机肥能够提高花生对养分元素的积累;③有机配施措施在保证花生生长前期的养分供应基础上,有效地提升了花生生长后期土壤有效养分的供应水平。

关键词: 红壤 有机配施 花生 有效养分 动态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