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野生结缕草坪用性状的综合评价
《草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湖南省普遍用于城市绿化的杂交狗牙根天堂草328(Cynodon dactylon×C.transadlensis Tifdwarf328’)为对照,对野生结缕草(Zoysia japonica)的坪用性状进行综合评分,以确定其应用范围。结果表明:野生结缕草草坪优于对应类型的杂交狗牙根草坪。但由于其存在种子收集困难,生长速度慢等缺点,不宜用于水土保持草坪,建议在观赏草坪、游憩草坪和运动场草坪中推广应用;杂交狗牙根适用于水土保持草坪、游憩草坪和运动场草坪,但由于其密度小、绿色期短等缺点,不是观赏草坪的理想草种。
控氮节磷施肥对鄱阳湖区水稻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中国农业气象 》 2010 CSCD
摘要:鄱阳湖区是江西主要的水稻产区,以双季稻为主。在双季稻单季高产推荐施肥水平(N∶P2O5∶K2O=180∶90∶150kg/hm2,100%化肥)基础上,进行了化肥减量后与猪粪配施、孕穗期增施氮钾肥、添加肥料增效剂等控氮节磷施肥对水稻养分吸收和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养分等量条件下,80%化肥+猪粪处理较之100%化肥处理,早晚两季稻谷总量增加93kg/hm2、增长0.74%;化肥减量20%后,在穗期增施N、K养分,或添加肥料增效剂,早稻产量有所增加,晚稻有所减产,但全年稻谷产量基本持平。控氮节磷施肥均能明显提高水稻养分利用率。
包膜控释掺混尿素对双季稻生长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比较常规分次施肥和包膜控释掺混尿素对双季稻生长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双季稻分蘖数、叶绿素含量、各个生育期植株含氮量、稻草稻谷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早稻上,控释掺混尿素处理的以上各测试指标均高于常规分次施氮肥处理,各指标两处理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控释掺混尿素的氮肥利用率为40.08%,显著高于常规分次施氮肥的32.47%,而一次基施氮肥的利用率只有19.50%。(2)在晚稻上,常规分次施氮肥处理的稻谷产量高于控释掺混尿素处理,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各项测试指标均低于控释掺混尿素处理。控释掺混尿素和常规分次施氮肥的氮素利用率分别为39.91%、39.58%,二者显著高于一次基施氮肥的28.14%。由此可见,科学合理的施用包膜控释掺混尿素可以提高双季稻生产的经济效益,提高氮素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保护土壤生态环境。
不同辐照检疫处理对进口甜樱桃货架品质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进口甜樱桃为试材,研究了电子加速器和钴源辐照处理对果实货架品质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剂量处理条件下甜樱桃的呼吸强度、维生素C、还原糖、可滴定酸、可溶性蛋白质、总氨基酸、总可溶性固形物、果实硬度、失重率、腐烂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辐照处理未导致甜樱桃果实总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可滴定酸含量的显著损失;电子直线加速器辐照导致甜樱桃果实维生素C含量和果实硬度降低、腐烂率增加;钴源辐照的效果优于电子直线加速器,250 Gy处理的甜樱桃在货架期25±3℃存放5 d后,维生素C含量、可滴定酸、果实硬度均高于未辐照处理,腐烂率比未辐照处理低8.34%。
水、旱稻氮高效QTL定位及其表达的遗传背景效应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挖掘不同来源水、旱稻亲本的氮高效优良等位变异,研究氮高效QTL表达的遗传背景效应,为水稻氮高效QTL的精细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旱稻IAPAR-9分别与水稻辽盐241和秋光杂交而创制的2个F7粳粳交重组自交系群体为试验材料,进行了水稻全生育期氮素利用率及其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分析。【结果】在"IAPAR-9/辽盐241"重组自交系群体中检测出31个氮素利用率相关性状的QTL,分布于除第6、第7和第10染色体外的9条染色体上,氮素利用率相关QTL成簇分布区间有9个;在"IAPAR-9/秋光"重组自交系群体中检测出33个氮素利用率相关性状的QTL,分布于除第4和第10染色体外的10条染色体上,氮素利用率相关QTL成簇分布区间有7个。【结论】氮素利用率相关性状QTL的表达,受遗传背景影响较大。2个群体均检测到的氮素利用率相关性状QTL的成簇分布区间,即第2染色体上的RM3421—RM5404区间以及第8染色体上RM8264所在的相邻区间,可能对水稻氮高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有重要利用价值。
砂培条件下不同缺Zn敏感型玉米对施锌的反应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缺Zn敏感型玉米(Zea maysL.)对缺Zn的敏感程度和耐性。【方法】以缺Zn敏感型玉米品种陕单902、陕单911、农大60、中单2号、户单2000和非敏感型玉米品种新陕资1号、郑单958、陕单8813、高农1号、户单4号为供试材料,在温室中进行不同供Zn水平(设无Zn、低Zn、适量供Zn和足量供Zn 4个处理,分别施0,0.5,1.5,3.0 mg/kg ZnSO4.7H2O)下玉米幼苗的砂培试验,研究供Zn量对玉米生长、生物量以及各部位Zn含量和吸收量的影响。【结果】不同缺Zn敏感型玉米对施Zn的反应有较大差异,缺Zn敏感型玉米对低Zn的敏感性明显高于非敏感型玉米。敏感型玉米品种幼苗较非敏感型的根冠比大;供Zn会降低玉米幼苗的根冠比,而促进地上部生长。缺Zn非敏感型玉米在低Zn条件下会受到较为严重的伤害,这种伤害比无Zn所造成的伤害更为严重。施Zn量为0.5 mg/kg时,玉米幼苗吸收的Zn绝大部分被累积在根中;施Zn量增加至1.5 mg/kg时,玉米幼苗Zn含量较无Zn处理普遍提高,缺Zn敏感型玉米根、茎、叶的Zn含量分别提高了20.5%,53.6%和18.5%,而非敏感型玉米分别提高了5.5%,83.4%和60.7%。【结论】缺Zn非敏感型玉米根系吸收的Zn更多地被转移至地上部,使地上部含Zn量的增幅显著大于敏感型玉米。不同缺Zn敏感型玉米在缺Zn条件下不仅生长和Zn营养的分布情况截然不同,而且在供Zn后对Zn的吸收也存在差异。
SSAP逆转座子分子标记在柿属植物遗传分析中的应用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SSAP(特异序列扩增多态性;sequence-specific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在部分柿属植物种质鉴定和亲缘关系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并对每个SSAP引物单独用于柿属植物遗传分析的性能作了探讨。基于5个逆转座子引物的25对SSAP引物组合在供试28份柿属(Diospyros L.)基因型中共扩增出1300个位点(多态位点93.38%),每对引物平均产生52个位点(含48个多态位点),表明SSAP是一种高多重比例系数(multiplex ratio)和高多态性的标记系统;经SSAP数据的UPGMA聚类和主坐标分析,原产中国、日本的柿种质(D.kakiThunb.)及柿的近缘种各自单独成组,该聚类结果与部分已知亲缘关系的试材十分吻合,表明SSAP技术可用于柿属植物亲缘关系研究。此外,在25对SSA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3对具高信息含量的引物组合,将在柿属植物遗传关系研究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 柿属植物 种质鉴定 亲缘关系 逆转座子 特异序列扩增多态性(SSAP)
野败型不育系“赣香A”的稻瘟病抗性研究
《分子植物育种 》 2010 CSCD
摘要:赣香A是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一个野败籼型三系不育系,已经在省内外配组应用。为了弄清赣香A对稻瘟病的抗性水平,利用江西和福建省稻瘟病重发区进行自然鉴定,并用江西省26个市、县主要水稻产区采集的生理小种:ZA(24个)、ZB(70个)、ZC(18个)、ZD(3个)、ZE(2个)和ZG(5个)群,计122个稻瘟病单孢菌株和浙江省稻瘟病优势及致病性较强的10个混合菌株进行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表明,赣香A在江西井冈山稻瘟病重发区叶瘟为0级,高抗叶瘟;在福建省将乐县稻瘟病发病区连续四年鉴定,表现苗瘟0级,高抗叶瘟;在福建上杭茶地稻瘟病区鉴定,苗瘟为0级、叶瘟4级、穗颈瘟3级,发病率显著低于诱发品种,中抗稻瘟病;浙江省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苗瘟为0级,高抗叶瘟。通过用122个稻瘟病单孢菌株分别对赣香A接种鉴定,以广抗品种特特普和感病品种丽江新团黑谷作对照,赣香A对81个菌株表现出抗病反应,占所测菌株的76.23%,对28个菌株表现出感病反应,占所测菌株的22.95%,仅对1个菌株表现出高感;对照广抗品种特特普对99个菌株表现出抗病反应,占所测菌株的81.15%,感病品种丽江新团黑谷仅对1个菌株表现出抗病反应,占所测菌株的0.82%;赣香A对ZA、ZB、ZC、ZE群和ZD7、ZG1生理小种,抗性频率达到62.5%~100%,而特特普对ZA群生理小种表现感病,抗性频率仅为4.17%,说明赣香A表现出广谱抗性。通过比较赣香A与30个单基因抗病品种对122个稻瘟病菌的抗感反应,可知,赣香A的抗病性,比所测30个单基因抗病品种中抗病结果最好的Pi-Zt(抗病率74.59%)要好。。
稻草与不同饲料混合在体外消化率上的组合效应研究
《草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对鲁梅克斯K-1(Rumex patientia,RP)、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AS)、高丹草(Sorghum hybrid Sudangrass,SHS)、苏丹草(Sorghumsudanense,SS)、矮象草(Pennisetumpurputeumcv.mott,PPM)、苜蓿(Medicagosativa,MS)、木薯干草(CH)、稻草(RS)、氨化稻草(ARS)与木薯渣(CR)的品质进行了评定。IVDMD(%)自高到低的排序为:CR(77.63)、RP(61.32)、MS(55.26)、AS(54.91)、CH(52.97)、SHS(40.24)、PPM(38.70)、ARS(36.88)、SS(34.15)、RS(26.63)。除AS与MS外,各种饲料间的IVDMD差异显著(P<0.05)。本研究将组合效应值(AE)定义为混合饲料实测IVDMD与各单个饲料IVDMD加权和值之差。分别以RS、ARS作为低、中等品质基础秸秆饲料,再分别添补RP、AS、SHS、SS、PPM、MS与CH(RS还补饲ARS),共6个组合。结果表明,任一组合均观察到正组合效应,以添补MS的最大;CH作为添补料其效果要好于禾本科牧草,与豆科牧草相似;对低质秸秆基础饲料的补饲较对中等品质的组合效应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