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742条记录
两株金针菇航天诱变菌株耐高温和早熟性栽培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金针菇航天诱变种(航金1号、航金2号)和亲本"江山白"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条件栽培试验,对它们的耐高温性和早熟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个航天诱变种与亲本相比,表现出较好的耐高温和提早成熟的特性,其中又以航金1号最佳。同时研究发现,在30℃的高温下,航金1号和航金2号菌丝体仍可正常生长,而对照却出现老化现象;在18℃的相对高温下,航金1号和航金2号可正常出菇,而对照极少出菇。通过不同的栽培配方比较发现,以配方为棉籽壳34%,杂木屑34%,麦麸25%,玉米粉5%,石膏1%,蔗糖1%的混合培养料栽培出的金针菇产量较高。金针菇航金1号菌株具有重要的生产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 金针菇 航天诱变 耐高温 早熟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波消解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青菜中砷、镉、铬和铅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用硝酸和过氧化氢在MARS X PRESS微波消解仪中处理青菜样品,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样品中砷、镉、铬和铅等4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选择同位素75 As1、11 Cd5、2 Cr和208Pb消除测定中的质谱干扰。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砷、镉、铬和铅的检出限(3σ)分别为0.08,0.03,0.26,0.02μg.L-1。方法用于分析青菜样品,加标回收率在82%~10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5)在2.8%~6.3%之间。

关键词: 微波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青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磷、钾、硼肥施用对甘蓝型杂交油菜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指导当前生产条件下江西油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方法】2008—2009年在江西省设置12个田间试验,研究氮、磷、钾和硼肥施用对甘蓝型杂交油菜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并对施肥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氮磷钾硼肥配施处理(NPKB)平均产量为2 015 kg.hm-2,与不施肥相比,NPKB、缺B(NPK)、缺P(NKB)、缺K(NPB)和缺N(PKB)分别增产1 121、839、758、746和249 kg.hm-2;NPKB配施处理下各主要经济性状表现较好,有利于对N、P、K、B素的吸收利用;效益分析表明,NPKB配施效益达到5 449.5元/hm2,比不施肥增收2 231.1元/hm2,其次是缺B(NPK)、缺P(NKB)、缺K(NPB),分别比不施肥增收1 298.4、1 280.7和1 541.1元/hm2,而不施氮肥的处理减收206.1元/hm2。【结论】NPKB配施对甘蓝型杂交油菜增产、增收效果显著,是保证高效生产的技术关键。

关键词: 油菜 产量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反刍动物粗饲料纤维品质的整体评定研究

饲料工业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文中在测定江西近年引进推广的6种粗饲料鲁梅克斯K-1(RK1)、紫云英(AL)、高丹草(SHS)、苏丹草(SSS)、游客紫花苜蓿(MSE)与"金诺1号"牧草蔗(GSC)的纤维成分基础上,通过体外发酵实测了这6种粗饲料中性洗涤纤维的48 h消化(发酵)率(NDFD),并采用相关模型计算出这6种粗饲料的可发酵纤维指数(FFI)指数。按NDFD所测定的6种粗饲料纤维品质自高到低的排序为:GSC(71.7)>RK1(68.3)>AL(67.0)>MSE(65.7)>SHS(63.3)>SSS(56.3),括号中的数字为消化(发酵)率,单位为%NDF。按FFI的排序为:GSC(11.29)>SHS(7.09)>RK1(5.37)>AL(5.09)>MSE(4.59)>SSS(4.37),括号中的数字为可发酵纤维指数(FFI)。2种指标评定的结果并不完全一致,由于FFI以NDFD为基础,将纤维中可利用的部分与纤维中不可利用的部分,通过比例关系结合起来一并考虑,较为客观地反映了纤维的品质,具有取代NDFD作为评定反刍动物粗饲料纤维品质技术指标的潜能,但需要用体内试验进行验证。

关键词: 反刍动物 粗饲料纤维 品质评定 消化率 可发酵纤维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褐飞虱综合治理研究与示范——农业公益性行业专项“水稻褐飞虱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应用昆虫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我国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近年来严重为害及其对当家农药品种抗性急剧上升的现状,本项目在华中、华南、华东地区等代表性地区开展褐飞虱灾变规律、抗虫品种培育、抗药性监测及复配农药新剂型开发、生态治理新技术研究、预测预报技术、可持续治理技术集成与示范研究。结果表明:越南、老挝等境外虫源地及我国华南、长江中下游等地田间褐飞虱种群仍以2型为主,3型次之。田间小气候是褐飞虱逃避高温的关键因素,褐飞虱在上午气温升高时大量向温度较低的水稻基部20cm范围内转移以逃避高温,将高温天气造成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不同栽插方式对褐飞虱发生量有明显影响,手栽稻田褐飞虱发生最重,机插稻次之,直播稻最轻。不同水稻品种、N肥施用水平对褐飞虱的发生有明显的影响:超级杂交稻褐飞虱虫口密度明显高于常规杂交稻,高N肥施用量促进褐飞虱的发生,且水稻品种与N肥施用量对褐飞虱发生量的影响有明显交互作用。抗药性监测结果表明:我国褐飞虱对吡虫啉有极高水平抗性(168.1~561.5倍),对噻嗪酮为低到中等水平抗性(4.2~33.1倍),对氟虫腈为敏感性降低到高水平抗性(2.7~67.7倍),对烯啶虫胺与毒死蜱为低水平抗性。筛选出噻虫嗪、吡蚜酮、唏啶虫胺和仲丁威4种高效低毒的防治单剂。研制出3种农药复配新制剂,其中1种新制剂已获得农业部药检所正式登记,且规模化生产,2种新制剂已进入农药登记程序。精细定位水稻抗褐飞虱基因Bph6、Bph7、Bph9、Bph15、BG1222,并找到了它们的近距离共分离分子标记。培育出高产、优质、熟期适宜、含有抗稻飞虱基因Bph14的水稻新品种广两优476。储备了一批聚合多抗稻飞虱基因的水稻亲本材料。研发出在田埂种植芝麻、大豆等天敌诱集植物,增加褐飞虱卵期寄生蜂和捕食性天敌蜘蛛的种群数量的轻简化生态调控技术;研发出对褐飞虱成、若虫取食及雌成虫产卵均有驱避作用的植物提取物混配剂3种;研发出显著提高稻虱缨小蜂对田间褐飞虱卵寄生率的引诱剂1种。建立了褐飞虱环境友好防控技术集成体系,并在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浙江、江西6省区示范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关键词: 褐飞虱 抗性监测 环境友好 示范推广

渭北旱塬70年来冬小麦品种更替中光合特性的研究

西北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不同小麦品种整个生育期光合特性以及灌浆期光合特性的日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渭北旱塬小麦品种的改良,不同品种生育后期旗叶净光合速率(Pn)呈递增趋势,现主推品种长旱58灌浆期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都处于较高水平,日均Pn达11.58μmol.m-2.s-1,较40年代品种五指麦提高了3.75μmol.m-2.s-1,增幅47.79%,日均Tr及Gs较五指麦增加了25.37%和42.84%。

关键词: 渭北旱塬 冬小麦 品种更替 光合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烤烟产量、产值及氮肥利用率(~(15)N)与海拔高度和移栽期的关系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15N同位素示踪微区试验与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海拔高度和移栽期对烤烟产量、产值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低海拔地区相比,高海拔地区更有利于烤烟生育中、后期地上部对氮素的吸收利用,提高烤烟产量,但是降低了其产值;低海拔地区则更有利于烤烟地上部对肥料氮的吸收利用,比高海拔地区氮肥利用率提高38%。适当推迟移栽期至5月15—25日有利于烤烟各生育期地上部各部位对氮素的吸收利用,而且烤烟生育前、中期地上部中肥料氮比例平均增加0.8%~11%,烤烟产量和产值分别提高5%~11%和5%~8%。移栽期对生育中、后期烤烟氮肥利用率影响不显著,但推迟至5月25日移栽显著提高团棵期氮肥利用率62%。因此,选取低海拔地区及适当推迟移栽期有利于提高氮肥利用率以及烤烟产值。

关键词: 烤烟 海拔高度 移栽期 产量和产值 氮肥利用率 15N示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西地方鸡的系统进化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对7个江西地方鸡134个个体进行D-1oop第一高变区测序,获得360 bp序列进行分析,系统建树显示,7个鸡品种很明显地分成了5个支系A、B、C、E和G。对所有样本进行分子差异等级分析(AMOVA),品种内的方差组分占96.24%,表明7个鸡品种间在这个位点上没有出现显著的遗传分化,品种间表现弱的遗传结构。对134条序列进行网络关系分析表明,整个鸡群体曾经历了群体扩张事件。

关键词: 线粒体DNA D-loop 遗传多态性

稻草与多水平苜蓿混合瘤胃体外发酵组合效应的整体研究

饲料工业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就稻草(RS)与苜蓿(MSL)混合瘤胃体外发酵组合效应进行整体评定。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体外批次培养48 h,应用经改进的组合效应多项指标综合指数(IMFAEI)对RS分别添补0、20%、40%、60%、80%与100%MSL(MSL0、MSL20、MSL40、MSL60、MSL80与MSL100)在12、24与48 h研究瘤胃体外发酵的组合效应。各组各时间点的pH值6.75~6.88,NH3-N 3.11~28.74 mg/100 ml,微生物氮2.91~14.57 mg/ml,48 h各组累计产气量与总挥发性脂肪酸分别为120.1~162.4 ml/g OM与41.51~55.45 mmol/l。各组的IM-FAEI自高到低的排序为:MSL60(1.271 1)、MSL40(1.260 3)、MSL20(0.826 5)与MSL80(0.633 3)。本研究RS与MSL适宜添补量为40%~60%。

关键词: 稻草 苜蓿 体外发酵 组合效应 整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太阳黑子周期与褐飞虱大发生年份的关系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1912-2006年东亚地区褐飞虱大发生年份、1959-2010年东南亚地区褐飞虱大发生年份的资料以及1880-2009年太阳黑子相对数资料,采用相关分析、相位分析、关键时分析及周期分析方法,探讨了太阳黑子周期与国内外褐飞虱大发生年份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当年东亚地区及东南亚地区褐飞虱大发生年份级别均与前17年的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正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东亚地区及东南亚地区褐飞虱大发生年均主要处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的下降阶段;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对东亚地区及东南亚地区褐飞虱大发生年份的影响均没有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水平(P>0.10);东亚地区褐飞虱大发生年份在局部上存在8~9年的周期性,东南亚地区褐飞虱大发生年份在局部上存在1~2年的周期性。

关键词: 褐飞虱 太阳黑子 周期 大发生年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