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83条记录
基肥(~(15)N)施用时间对烤烟产量、产值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核农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15N同位素示踪微区试验与田间试验,在湖北襄樊2个不同海拔的植烟生态区(赵家山和老湾)研究了不同基肥施用时间(提前0、15和30d)条件下,施用氮肥对烤烟产量、产值及氮素吸收、利用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显著增加烤烟产量和产值,增幅分别为13%~40%(低海拔赵家山地点)和14%~35%(高海拔老湾地点)。与移栽当天施用基肥相比,提前施用基肥15~30d有利烤烟产值的提高,其中高海拔试验点增幅为10%~30%,达到显著水平(P<0.05)。与移栽当天或者提前15d相比,提前30d施用基肥还提高2个海拔地区烤烟对氮素的吸收累积量8%~26%。提前基肥施用时间对低海拔地区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不显著,但显著提高高海拔地区烤烟生育中后期氮肥利用率3%~6%。结果说明,在光、温条件较差的高海拔地区,适当提前施用基肥(15d),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从而提高烤烟产量产值。

关键词: 烤烟 基肥时间 产量产值 氮素 15N示踪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系杂交水稻谷粒性状的遗传及相关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三系杂交稻谷的遗传动态,探索不育系和恢复系各自对杂交稻谷粒性状的影响。[方法]利用华中地区常用的4个三系不育系与27个恢复系(品种)为供试材料,组成4×27NCⅡ交配设计,对三系杂交稻谷粒性状进行了遗传及相关分析。[结果]谷粒长、粒宽、千粒重和长宽比等4个性状均为加性基因效应起主导作用;谷粒长、粒宽、千粒重和长宽比同时受到父母本的影响,但受父本的影响比受母本的影响大。谷粒长、粒宽、千粒重和长宽比都有很高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99.65%、98.31%、95.27%和98.81%。相关分析表明,粒长与千粒重和长宽比均达极显著正相关;千粒重与粒长和长宽比均达极显著正相关,与粒宽未达显著相关;粒宽与粒长和长宽比达极显著负相关。通径分析表明,粒长、粒宽和千粒重对长宽比的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6246、-0.555 9和-0.015 8。[结论]该研究系统分析了不育系和恢复系对杂交稻谷粒性状的影响,为杂交水稻高产、优质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三系杂交稻 谷粒性状 遗传 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性杀虫剂防治储粮害虫的研究进展

中国粮油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储粮害虫的危害能够引起粮食减产和品质下降,目前使用化学农药的负面影响的出现,使得亟待发现新的环境友好型农药进行储粮害虫的防治。植物成为寻找新的环境友好型绿色农药的重要来源,很多学者在植物性杀虫剂的应用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针对植物性杀虫剂在储粮害虫防治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系统介绍了植物性杀虫剂的作用方式、作用机理、活性成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从事植物性杀虫剂研究的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植物性杀虫剂 储粮害虫 作用方式 作用机理 活性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磷钾镁锌混合施用对油菜产油量和蛋白质产量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高产优质油菜品种的需肥特性,采用混合均匀设计,以中油杂11为试验材料,研究5种肥料配比对油菜子产油量和蛋白质产量的影响,并通过模拟寻优探讨最优肥料组合。结果表明,5种肥料与单位面积产油量和蛋白质产量的回归方程显著性概率分别达到0.039 3,0.043 7。不同肥料对产油量的影响顺序为N(x1)>P2O5(x2)>Zn(x5)>K2O(x3)>MgO(x4),对蛋白质产量的影响顺序为Zn(x5)>N(x1)>K2O(x3)>P2O5(x2)>MgO(x4)。获得产油量≥1 206 kg.hm-2和蛋白质产量≥604 kg.hm-2的适宜施肥量为氮243.14~245.26 kg.hm-2、磷153.84~154.56 kg.hm-2、钾130.66~132.38 kg.hm-2、镁8.45~8.73 kg.hm-2、锌4.00~4.16 kg.hm-2。

关键词: 油菜 氮、磷、钾、镁、锌 产油量 蛋白质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维电极法降解苯酚废水中·OH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三维电极法电催化氧化降解苯酚废水,研究了苯酚的降解机理,证实了苯酚的降解机理主要是羟基自由基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羟基自由基的生成量决定苯酚的去除率。同时,羟基自由基的生成量与三维电极体系的电极种类、槽电压、溶液pH值和空气流速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 三维电极 苯酚 羟基自由基 电催化氧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06~2008年江西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消长动态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我国7个统一鉴别品种鉴定2006~2008年从江西省31个水稻主产县(市)采集分离的195个稻瘟病菌有效单孢菌株,共鉴定到6群40个生理小种。所测菌株中ZB群出现频率最高,分布最广,为优势小种群。主要的优势小种为ZB13、ZB15、ZB5、ZA1,出现频率分别为14.36%、13.33%、6.67%、6.67%;3年中小种类群及优势小种的构成有一定的差异,在稻瘟病流行的2006年,小种类群以ZA和ZB为主,主要的优势小种为ZB13和ZA1,频率分别为17.65%和11.76%;在稻瘟病中发偏轻的2007年和2008年,小种类群及优势小种的构成均较为一致,2年中小种类群均以ZB为主,如2008年优势小种为ZB15和ZB13,频率分别为18.92%和10.81%;试验结果同时表明,同一穗瘟病标本中不同单孢菌株的生理小种不同,并讨论江西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年度动态变化。

关键词: 稻瘟病菌 生理小种 鉴定 江西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甲烷气体产生量与牧草营养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分析野生牧草的营养参数与甲烷气体产生量之间的相关性,采集内蒙古山羊喜食的4科31种处于生长旺盛期野生牧草测定营养参数,以上述牧草为底物,进行体外发酵并测定甲烷气体产生量。体外培养条件下牧草的甲烷气体产生量与牧草中的粗蛋白(CP)、干物质消失率(IVDMR)含量呈正相关,与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呈负相关,与无氮浸出物(NFE)含量相关性表现不一致;体外培养条件下4科牧草的甲烷气体产生量的预测模型为Y=5.962+0.107CP+0.035NDF-0.135ADF+0.040NFE+0.001IVDMR(R=0.767,P<0.001)。

关键词: 牧草 营养参数 甲烷气体 体外发酵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菖蒲活性成分β-细辛醚对四纹豆象不同虫态的熏蒸毒杀作用

中国粮油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确定水菖蒲活性成分β-细辛醚对四纹豆象的熏蒸毒杀作用,研究了β-细辛醚对四纹豆象卵、幼虫、蛹和成虫4种不同虫态的熏蒸作用。结果表明:β-细辛醚对四纹豆象4种虫态均有一定的熏蒸作用。β-细辛醚熏蒸四纹豆象卵120 h后,LC50为0.95μL/L。对四纹豆象幼虫以200μL/L的体积比处理后,幼虫的校正死亡率为51.69%。对四纹豆象蛹的熏蒸作用不明显。对四纹豆象成虫熏蒸24 h后,KC50为1.07μL/L,熏蒸120 h后,LC50为0.73μL/L。

关键词: 水菖蒲 β-细辛醚 四纹豆象 熏蒸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基因型冬小麦幼苗对缺锌的敏感性反应

华北农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砂培试验研究了不同小麦基因型对施锌的反应。通过比较小麦幼苗根冠比的大小(是否大于1),以及根据培养过程中植株的生长表现,将供试的25种小麦基因型划分为两类:即缺Zn敏感型和非敏感型。结果还表明,供Zn可以促进小麦地上部和根系的生长,均较大幅度提高了叶绿素SPAD值(25个小麦基因型中18个的增幅都超过10%),而根冠比则相对保持稳定。小麦种子中的锌含量、幼苗根冠比与小麦叶片叶绿素SPAD值之间均无显著性相关关系。由于地上部积累了较高浓度的Zn,缺Zn非敏感型可有效减轻缺Zn对其造成的危害。非敏感型与敏感型相比较,缺Zn条件下地上部和根系锌含量平均值分别高出96.6%和28.8%,而在供Zn条件下则高出47.6%和10.9%。施Zn对敏感型与非敏感型小麦体内磷含量并无显著性影响。小麦幼苗中P/Zn的大小主要受到小麦体内Zn含量变化的影响,与磷含量则无明显的关系。

关键词: 冬小麦 基因型 锌用量 缺锌敏感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村政策制定与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消解思路

农村经济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政策在带来预期政策效应的同时,都有可能会遇到或衍生一些新的情况,由此产生新的问题。本文从农村政策制定和执行角度出发,研究有关问题,并初步提出可能的解决思路。

关键词: 农村政策 制定 执行 问题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