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4595条记录
沼液化肥配施对红壤旱地土壤养分和花生产量的影响

土壤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沼液化肥配施定位实验,研究等氮量条件下沼液替代化肥的不同比例(沼液全氮分别占总N 0%、15%、30%、45%、100%)对红壤旱地土壤养分库和花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沼液施用2年后,花生平均产量显著增加,较无肥和单施化肥处理分别增产33.15%~48.29%和10.24%~22.77%,其中30%处理达到最高(3 332 kg hm~(~(-2))),较其他处理显著增产4.0%~48.3%。同时土壤有机质(OM)、活性有机质(LOM)及碳库管理指数(CMI)也发生了显著变化,30%处理较其他处理表现为显著增加。可见沼液化肥均衡配施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同时显著改善了有机质质量。同时较不施肥和单施化肥处理,30%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全氮、NH_4~+-N、NO_3~--N、NO_2~--N、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对花生产量与土壤各养分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相关系数最高的是有效磷(0.956**),表明有效磷是当前红壤旱地花生持续高产的首要限制因子。作物产量与LOM显著正相关(0.826*),而与OM无显著相关性。同时,LOM与OM(0.920**)、全氮(0.894*)、全磷(0.867*)、有效磷(0.872*)和速效钾(0.821*)均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而OM除与LOM达到显著相关外,仅与全氮(0.922**)和有效磷(0.862*)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这表明LOM较OM更能客观反映土壤质量的变化,应成为土壤施肥的良好评价指标。本实验条件下,红壤旱地花生产区沼液化肥均衡配施(30%)既显著提高花生产量、减少化肥使用量,又可以提高土壤养分库,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活性有机质含量,应成为红壤旱地地区花生增产和地力培肥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红壤旱地 沼液 土壤养分 花生产量 活性有机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沼液还田对旱地红壤微生物群落代谢与多样性的影响

生态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沼液还田定位实验,按照不同沼液全氮还田比例设6个等氮量(N-P_2O_5-K_2O量均为120-90-135 kg/hm~2(对照除外))处理:对照(不施肥,CK)、100%化学氮(NPK)、15%沼液氮+85%化学氮(BS15)、30%沼液氮+70%化学氮(BS30)、45%沼液氮+55%化学氮(BS45)和100%沼液氮(BS100),运用Biolog-ECO技术分析0—20cm花生收获期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多样性,阐明微生物群落代谢与沼液还田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①BS45、BS30处理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强度(AWCD)显著高于CK和NPK处理;而BS15、BS100处理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强度(AWCD)与CK和NPK处理则无显著差异;②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强度(AWCD)、丰富度指数、Shannon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均表现为BS45>BS30>NPK>CK>BS100>BS15;③结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表明各处理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分为4组:BS45、BS30处理为一组,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最强,特别是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聚合物和胺类等碳源的代谢能力;NPK、CK、BS100处理为一组,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次之;BS15处理为一组,微生物群落代谢能力最低,其碳水化合物、羧酸、氨基酸、聚合物、酚类和胺类等碳源的代谢能力均为最低。结合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和多样性的顺序为BS45>BS30>NPK>CK>BS100>BS15。可见,沼液还田显著影响旱地红壤微生物群落的代谢活性和多样性,沼液不能完全替代化肥,当沼液全氮还田比例在30%—45%时,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最强,有利于土壤质量提高,适于在我国旱地红壤地区推广。

关键词: 沼液 旱地红壤 Biolog-ECO 微生物代谢特征 群落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茄子黄萎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江西农业学报 2016

摘要:茄子是我国主要蔬菜作物之一,茄子黄萎病是世界性的土传维管束病害,为害严重。对茄子黄萎病的发生规律、致病机理和综合防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茄子黄萎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茄子 黄萎病 研究进展 防治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柑橘铝毒害及其耐铝机制研究进展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铝毒害是酸性土壤中作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柑橘是生长在酸性或强酸性土壤中的亚热带果树,容易受到铝毒害的危害,使其果实品质和产量下降。近十年来,国内外在柑橘铝毒害方面已有较深入的研究。首次概述柑橘铝毒害症状、铝毒害对柑橘矿质元素吸收、光合作用的影响、柑橘品种间耐铝差异、柑橘耐铝机制、耐铝响应基因鉴定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柑橘 铝毒害 耐铝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Landsat-8 OLI的鄱阳湖叶绿素a浓度定量反演

江西科学 2016

摘要:Landsat-8 OLI数据的应用越来广泛、成熟,但尚未见诸在水质监测,尤其是叶绿素a浓度监测方面的应用。以叶绿素a作为参数,结合准同步的实测数据,通过在鄱阳湖的应用案例,研究、探讨利用Landsat-8 OLI卫星数据对湖泊叶绿素a遥感反演的可行性和相关潜力。根据研究,鄱阳湖与实测叶绿素a相关性最高的是波段B4(红波段),Pearson相关系数为0.916,并由此而选择B4作为构建模型的波段组合,建立线性回归、对数、指数、乘幂、二次多项式等五种回归模型,通过R2系数对比,显示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为最佳模型。经实测点验证,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演出鄱阳湖的叶绿素a浓度。

关键词: 鄱阳湖 叶绿素a 模型 Landsat-8 OLI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草覆盖和香根草篱对红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及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生态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植物篱和秸秆覆盖控制红壤坡耕地水土流失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香根草篱(H)、稻草覆盖(M)、香根草篱+稻草覆盖(HM)水保措施下红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及有机碳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与常规等高农作模式(CK)相比,草篱、稻草覆盖、草篱+稻草覆盖模式下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提高0.07—2.42 g/kg。草篱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结合有机碳的影响在篱内效果显著,随着与草篱距离增大影响减弱。草篱和稻草覆盖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和结合有机碳含量的影响不同,草篱主要增加>2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及其结合有机碳含量,稻草覆盖增加<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及其结合有机碳含量。综合来看,草篱和稻草覆盖相结合对改善坡面土壤结构作用稳定。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时,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与粒径>2mm的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659);随着有机碳含量降低,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与土壤0.25—0.053 mm和<0.053 mm微小团聚体碳含量相关性逐渐增大。

关键词: 稻草覆盖 香根草篱 红壤 水稳性团聚体组成 团聚体结合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西省柿种质资源调查再报

江西农业学报 2016

摘要:阐述了江西省柿种质资源发展现状,于2012~2015年查阅史料、文献,走访相关人员,并对江西的4个市11县35个村/组柿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江西柿栽培历史在2200年以上;利用优良品种、规模栽培及柿无性繁殖历史至少350年;柿饼、柿漆等加工历史分别有200、140年以上。江西柿种质资源分布广,区域性明显;江西柿资源有8个种37个地方品种,会昌油柿存在细胞无融合生殖现象;柿资源处于濒危状态,亟待进行发掘、保存与利用研究。

关键词: 江西 种质资源 发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配施有机肥对潜育化水稻土的培肥效果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潜育化水稻土的培肥措施,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潜育化低产水稻土产量和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连续2季施用有机肥后,潜育化水稻土产量显著提高,以早稻配施紫云英-晚稻配施猪粪处理的产量最高。添加有机肥降低了潜育化水稻土耕层土壤p H值。早稻配施紫云英,晚稻配施猪粪处理的有机质提高明显,比NPK处理提高了15.22%;早稻配施紫云英,晚稻配施猪粪处理的潜育化水稻土全氮含量比单施化肥处理提高4.19%;早稻配施紫云英,晚稻单施化肥处理的潜育化水稻土有效磷含量提高最多,比NPK处理提高了4.92%;相比于NPK处理,早稻配施紫云英,晚稻单施化肥处理的土壤速效钾含量比两季均单施化肥处理提高了13.2%。因此,潜育化水稻土适当配施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增加水稻产量,可以作为培肥改良潜育化水稻土的参考方法。

关键词: 潜育化稻田 有机肥 产量 土壤养分 培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种质疫病抗性鉴定及SRAP分析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科学评价辣椒种质资源,应用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方法和SRAP技术,对204份辣椒种质进行疫病抗性评价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出高抗和抗性材料各8份、中抗材料16份,感病材料172份;抗病材料占供试种质数的比例为15.69%,且主要来自我国南方地区。SRAP分析结果表明,20条引物组合共扩增出585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29.25条,多态性位点比例82.91%。204份材料两两不同种质间Jaccard相似系数0.413~0.996,平均为0.788。通过UPGMA聚类分析,以相似系数0.700为阀值,将204份种质分为7类,有25份抗病材料分布在第Ⅴ类和第Ⅵ类,占全部抗病材料的78.10%。

关键词: 辣椒 疫病 抗性 SRA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播期和苗龄对简易育苗移栽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 2016

摘要:为了确定油菜简易育苗移栽的适宜播期和移栽苗龄,在大田条件下,以华双12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播期、苗龄对油菜产量、产量构成、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产量、单株角果数、有效分枝数、结角密度、干物质积累量、粒壳比明显下降,而每角粒数、千粒重、分枝高度、收获指数略有增加。不同播期条件下,均以苗龄40 d的油菜表现较优,分枝高度低,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多,干物质积累量高,最终产量高;苗龄30 d的次之。综合来看,在该试验条件下,油菜简易育苗移栽模式适宜的播期为9月20~30日,适宜的移栽苗龄为30~40 d。

关键词: 油菜 播期 苗龄 简易育苗移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