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Rice(模糊匹配)
294条记录
水分管理与氮肥运筹对水稻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湖南农业科学 2012

摘要:以两优287为材料,研究了水分管理与氮肥运筹对鄱阳湖流域水稻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等量磷投入的条件下,磷素积累总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间歇式灌溉抑制了水稻生育前中期的磷素积累量,促进了生育后期的磷素积累量,提高了茎鞘的磷素转运量和比例以及穗部磷素的增加量。在间歇式灌溉和常规淹灌方式下,氮肥施用量180 kg/hm2时,氮肥后移(基肥∶分蘖肥∶穗肥=5∶3∶2)均能提高水稻磷素积累总量和穗部磷的增加量。在本试验条件下,不同水分管理和氮肥运筹组合的磷素积累总量和产量以W1N2F(2水分间歇式灌溉,氮肥用量180 kg/hm2,其基肥∶分蘖肥∶穗肥=5∶3∶2)组合的最高。可见氮肥后移有利于促进水稻对磷素的吸收利用。

关键词: 水分管理 氮肥运筹 水稻 磷素吸收利用 鄱阳湖流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抗白背飞虱研究进展

江西农业学报 2012

摘要:白背飞虱是目前我国及东南亚为害严重的病虫害之一,综述了在水稻抗白背飞虱的生理、分子防御机理、抗白背飞虱基因、QTL定位以及抗性育种等方面的研究,并展望了今后水稻抗白背飞虱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水稻 白背飞虱 抗性机理 基因定位 QT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吡蚜酮对水稻的表观安全性评价

江西农业学报 2012

摘要:采用拌种和喷雾方法,研究了吡蚜酮对水稻的表观安全性。结果表明,每千克种谷拌种25%吡蚜酮5~20 g在拌种后3 h播种和6 h播种处理的出苗率、苗高、水稻根长和株高均高于不施药对照处理。在秧苗1叶1心期兑水喷雾时,25%吡蚜酮WP 75~450 g/hm2等处理的水稻根长和株高与不施药处理以及10%吡虫啉WP 30 g/hm2处理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在秧苗移栽前3 d施药,25%吡蚜酮WP 75~600 g/hm2等处理的水稻分蘖数和株高与不施药处理之间亦均无显著差异。上述结果说明每千克种谷拌种25%吡蚜酮WP 5~20 g的剂量内对水稻安全,在秧苗1叶1心期25%吡蚜酮WP用量在450 g/hm2以下喷雾处理和在秧苗移栽前3 d 25%吡蚜酮WP用量在600 g/hm2以下喷雾处理均对水稻安全。

关键词: 水稻 吡蚜酮 表观安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西水稻种植机械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农机化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概述江西省水稻机械插秧、机械直播和机械抛秧3种机械种植方式的发展现状,分析了3种机械种植方式推广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及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 水稻 种植机械化 现状 制约因素 解决对策 发展趋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米饭食味与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中国粮油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籼型稻米食味品质与其相关品质指标的关系,对50份籼稻品种的外观性状、理化指标和RVA特征值进行测定,对蒸煮食味品质进行评定。研究结果表明,粒宽、垩白率、垩白度、蛋白质含量均与食味值达到了极显著负相关,而长宽比、碱消值和胶稠度与食味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崩解值与食味值呈显著正相关,最终粘度、回复值、消减值与食味值呈极显著负相关;RVA谱与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碱消值的相关性较高;在选出的6个影响稻米食味品质的主因子中,粘度因子、蒸煮因子、外观因子、营养因子和粒形因子对食味品质的累计贡献率为83.8%,为主要因子。由于稻米品质性状间相互关系较为复杂和各主因子的贡献率不同,因此在籼稻优质食用品种选育时,应注意粘度因子、蒸煮因子和外观因子的选择。

关键词: 稻米 食味品质 理化性状 RVA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养分胁迫对水稻籽粒灌浆充实影响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中国水稻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杂交早稻威优916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方式栽培,生育后期设置养分胁迫和全营养液两种处理,从蛋白质组学角度研究后期持续的养分胁迫对水稻籽粒灌浆的影响,以期为水稻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籽粒蛋白质经双向电泳分离后共获得了37个发生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经串联质谱分析(ESI-Q MS/MS),27个蛋白质功能得到鉴定,包括4个参与光合作用的蛋白质、13个与籽粒充实发育相关的蛋白质、9个逆境相关的蛋白质及1个呼吸代谢相关的蛋白质。分析结果表明,养分胁迫下,逆境相关蛋白质在籽粒灌浆的前中期大量上调表达,籽粒光合作用减弱,后期呼吸作用增强,籽粒的氮代谢受到显著影响,谷蛋白及胚蛋白表达相对滞后,蛋白质和脂肪合成减少,从而造成籽粒灌浆不足,产量降低。

关键词: 水稻 养分胁迫 籽粒 蛋白质组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激素复配剂对早稻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 2012

摘要:在早稻始穗期及齐穗后一周内叶面喷施4种外源激素复配剂,研究了它们对早稻产量、强弱势粒中蔗糖、淀粉积累的影响,并用Richards方程对不同粒位的灌浆过程进行统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4种复配剂均提高了籽粒灌浆速率,促进了蔗糖转化、淀粉积累,提高了结实率、充实度和产量。与对照相比,喷施外源激素使强、弱势粒的生长终值量分别提高1.77%~2.52%和8.03%~22.49%;强、弱势粒的起始生长势分别提高0.29%~6.56%和3.74%~26.06%;强、弱势粒的最大灌浆速率分别提高5.86%~16.12%和4.63%~27.38%;强、弱势粒的平均灌浆速率分别提高2.78%~17.64%和6.08%~18.12%。外源激素对弱势粒的灌浆特性影响较强势粒大。4种复配剂对早稻的增产效果为GA3+6-BA+BR>GA3+BR>6-BA+BR>GA3+6-BA,其中,GA3+6-BA+BR增产高达9.14%。

关键词: 外源激素 水稻 产量 灌浆

水稻第2染色体上抗旱相关性状QTL的精细定位

作物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因水资源危机水稻抗旱性的遗传与育种研究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之一。鉴定与水稻抗旱性直接相关的性状和产量的QTL,可为通过标记辅助选择培育抗旱水稻品种提供标记信息。以从供体IRAT109导入到珍汕97B背景的269个高代近等基因系中筛选出覆盖第2染色体目标区段的87个近等基因系为材料,在抗旱鉴定大棚中采用控制式供水,精细定位了水处理(对照)与干旱胁迫条件下影响水稻水分生理及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共检测到20个影响叶水势(LWP)、冠层温度(CT)、茎基粗(BCT)的相关QTL和百粒重(HGW)、每穗颖花数(SN)、着粒密度(SPD)等产量相关QTL。根据在不同环境下的表达情况将其分为3类,第1类7个QTL,在2种环境下均被检测到;第2类4个,只在对照条件下检测到;第3类2个,分别控制叶水势和茎基粗,受干旱胁迫诱导,只在胁迫条件下被检测到,其中,叶水势定位在RIO02037-RIO02038约8.2kb的区段上,其加性效应和贡献率分别为1.0361和13.03%,增效等位基因来自IRAT109;茎基粗定位在RIO02017-RIO02022约37.7kb的区段内,加性效应和贡献率分别为0.2682和49.20%,增效等位基因来自珍汕97B。在水、旱2种条件下均检测到的相对稳定的7个QTL及干旱胁迫条件下的2个QTL可能对抗旱性有直接贡献。

关键词: 水稻 近等基因系 抗旱 水分生理性状 产量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上部三叶形态及其与产量关系的研究进展

中国稻米 2012

摘要:上部三叶是水稻抽穗后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对稻谷最终产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理想形态的塑造是水稻高产育种和栽培的追求目标。本文综述了水稻上部三叶的理想形态、遗传特性、栽培影响因子及与产量的关系,并就生产中栽培措施对上部三叶形态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水稻 上部三叶 形态 产量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组水稻种质资源的遗传相似性及群体结构分析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育种的成功基于试验材料中具有可利用的遗传变异,了解种质资源的群体机构及遗传变异范围是作物遗传改良的先决条件。本试验通过利用每3 Mb bin均匀分布于水稻染色体的156个SSR标记子,分析了一组(184个)用于干旱适应性研究的水稻种质资源的遗传相似性及群体结构。结果显示,水稻中确实存在着可供利用的遗传多样性,但也存在着普遍的遗传相似性,如国际水稻所的IR品种及菲律宾国家水稻所的PR及BP水稻品种。通过利用Structure中的混合模型对该184个水稻品种在K=3和K=7时的分析表明,群体结构普遍存在于相同类型或亚种的水稻品种中,籼稻及粳稻品种具有相对明显的群体结构,同一亲本的衍生后代具有显著的遗传相似性和群体结构,不同的群体均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混合。对该组干旱适应性水稻种质资源的遗传相似性及群体结构的研究为今后的抗旱性基因的联合作图,也为合理选择亲本进行水稻抗旱性改良提供了有价值的遗传信息。

关键词: 水稻 种质资源 遗传相似性 群体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