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芦笋秸秆提取物对育成蛋鸡血液免疫生化指标的影响
《饲料博览 》 2016
摘要:试验选用体重相近的9周龄健康蛋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饲喂期为9周。其中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Ⅲ、Ⅳ、Ⅴ组为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芦笋秸秆提取物5、7.5、10、12.5 g·kg~(-1)。结果表明,12周龄,Ⅱ、Ⅳ、Ⅴ组尿素显著降低(P<0.05),Ⅲ、Ⅳ和Ⅴ组免疫球蛋白G水平显著提高(P<0.05),Ⅱ、Ⅳ组免疫球蛋白A水平显著提高(P<0.05);15周龄,Ⅳ、Ⅴ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提高(P<0.05);18周龄,Ⅱ组尿素氮显著下降(P<0.05),Ⅱ、Ⅳ组Ig A水平显著提高(P<0.05),Ⅱ、Ⅴ组Ig M水平显著提高(P<0.05)。试验表明,芦笋秸秆提取物能提高育成期蛋鸡免疫性能及改善血液生化指标,推荐添加量为10 g·kg~(-1)。


万载黑兔微卫星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浙江农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万载黑兔、皖系长毛兔和比利时兔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利用13个微卫星位点,进行哈代-温伯格平衡(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HWE)检验,统计3个种群的基因频率、观察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F值和遗传距离。研究结果表明:万载黑兔、比利时兔、皖系长毛兔各存在3个不平衡位点,说明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丰富。3个群体多态信息含量(PIC)平均值分别为0.35,0.48,0.31。3个群体的He平均值分别为0.40,0.54,0.37;Ho平均值分别为0.39,0.51,0.35。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Fst)平均为0.120 1,万载黑兔与比利时兔的遗传距离最近,为0.145 2;皖系长毛兔与万载黑兔的遗传距离最远,为0.200 0。
关键词: 万载黑兔 皖系长毛兔 比利时兔 微卫星标记 遗传多样性


江西省冷害发生规律研究及水稻种植制度分析
《中国稻米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以江西省81个常规气象观测站1961-2012年的数据为基础,对江西省"倒春寒"及"寒露风"的发生规律进行分析,确定江西省适宜的水稻种植制度。分析结果显示,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江西省"倒春寒"灾害气候发生风险总体呈降低趋势;在年平均气温和秋季平均气温升高的背景下,"寒露风"灾害气候发生的风险并没有降低,且有提前出现的趋势。因此,在水稻种植制度上,除了选用耐寒性好的品种外,还应合理扩大"中熟-中熟"的搭配种植模式,同时应尽量避免双季杂交晚稻的直播栽培。


氮肥运筹对机插双季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高,机械插秧是降低水稻生产劳动强度的必要措施之一,研究适应该技术的氮肥施用时期和比例,对推广该技术,实现机插双季稻稳产高产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早稻和晚稻为试验材料,进行机插双季稻氮肥施用田间试验。在同一施氮量下,设置氮素基肥∶分蘖肥∶穗肥比例为8∶2∶0(N_(8∶2∶0))、7∶2∶1(N_(7∶2∶1))、6∶2∶2(N_(6∶2∶2))、5∶2∶3(N_(5∶2∶3))、4∶2∶4(N_(4∶2∶4))、3∶2∶5(N_(3∶2∶5))和不施氮肥(CK)7个处理。调查了早稻和晚稻产量形成、氮素吸收以及氮肥利用特征,讨论了氮肥后移与产量、产量形成及肥料利用率的关系。【结果】机插早、晚稻基肥∶分蘖肥∶穗肥比例分别为6∶2∶2和5∶2∶3处理水稻高产的群体结构最合理,有效穗、穗粒数、结实率与千粒重的乘积最大,协调产量的各因子达最佳值。同时发现,机插早、晚稻穗肥比例与有效穗数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穗粒数呈正相关,与结实率呈抛物线关系。施氮处理机插早、晚稻的籽粒和秸秆氮含量及氮素累积量较CK处理均有所增加,其中随着穗肥比例的增大,早、晚稻的籽粒和秸秆氮含量均呈现增加的趋势,而氮素累积量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无论机插早稻(施氮量为180 kg/hm~2)还是晚稻试验(施氮量为195 kg/hm~2),随着穗肥比例的增大,氮肥贡献率(NCR)、氮肥农学利用率(NAE)、氮肥吸收利用率(NRE)、氮肥偏生产力(PFP_N)以及经济效益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其中早稻N6∶2∶2处理NCR、NAE、NRE、PFPN和经济效率均达最大值,晚稻N_(5∶2∶3)处理均达最大值;而早、晚稻氮肥生理利用率(NPE)随着穗肥比例的增大均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结论】在施氮量和分蘖肥比例相同的条件下,机插早、晚稻施基蘖肥与穗肥比例分别为6∶2∶2和5∶2∶3时,有利于水稻高产和氮肥高效,是较为理想的施肥模式。
优质高产甜玉米新品种赣科甜6号
《农村百事通 》 2016
摘要:赣科甜6号是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T14-6-6为母本、T1-2-4为父本组配选育而成的甜玉米单交种,2015年通过了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赣科甜6号株型半紧凑,株高195.1厘米,穗位高60.2厘米,果穗筒形,穗长19.3厘米、穗粗4.9厘米,秃尖长1.4厘米,穗行数15.6行,每行粒数34.3粒,鲜穗出籽率73.6%,鲜百粒重37.3克,单穗净重255.1克。穗轴


粗饲料饲用品质评定指数的创新与应用
《饲料与畜牧 》 2016
摘要:粗饲料面广量大,是反刍动物的重要营养源,占反刍动物日粮的60%~70%,甚至更高,是瘤胃微生物和宿主动物的重要营养来源。粗饲料饲用品质对反刍动物的健康、生长、发育及生产性能的发挥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并直接影响精饲料的给量与成本。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证明要科学评定粗饲料的饲用品质,必须采用综合的整体指标。在综合指标中,


施氮和接种根瘤菌对红壤旱地花生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花生品种粤油256为供试材料,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设置9个处理:不施氮肥(N_0)、50%施氮量(N50)、75%施氮量(N75)、100%施氮量(N100,即当地习惯施氮量135kg·hm~(-2))、125%施氮量(N_(125))、150%施氮量(N_(150))、50%施氮量+接种根瘤菌(N50+RI)、75%施氮量+接种根瘤菌(N75+RI)、100%施氮量+接种根瘤菌(N_(100)+RI),研究了施氮和接种根瘤菌对南方红壤旱地花生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施氮会促进花生生长,过量施氮会产生不利影响。单施氮肥的增产效果有限,增产幅度在9.8%~13.5%之间。施氮配合接种根瘤菌比相对应的单施氮肥处理增产0.7%~11.7%,当氮肥施用不足时(N50)接种根瘤菌的效果不明显,仅增产0.7%;氮肥施用适量时(N_(75)和N_(100))接种根瘤菌增产效果明显,分别增产11.4%和11.7%。本试验条件下以N75+RI处理,即施氮101.25kg·hm~(-2)配合接种根瘤菌的效果最佳,产量达到5 169.1kg·hm~(-2),比对照(N0)增产26.1%,还明显提高了花生各器官的含氮量、吸氮量、氮肥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施氮配合接种根瘤菌是提高我国南方红壤旱地花生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本研究可为该区域花生的高产高效种植、科学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花生 施氮量 根瘤菌 产量 氮素吸收利用 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