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4595条记录
农作物种质资源及其数据库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农作物种质资源又称农作物遗传资源,是作物遗传改良的物质基础。简述了农作物种质资源的重要意义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重点分析了农作物种质资源库管理系统和种质资源数据信息类型,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认为中国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系统今后必将得到快速发展,将充分为农作物遗传育种工作提供一个可靠的信息资源平台。

关键词: 农作物 种质资源 数据库 研究现状 展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丘陵双季稻机械化生产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旨在探索机械化生产条件下的丘陵双季稻区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以10个早、晚稻品种为材料,设置高(H)、中(M)、低(L)3个施肥水平,比较分析不同处理条件下的秧苗素质、茎蘖动态、干物质量、产量和产量结构。研究结果表明:产量较高的水稻品种其秧苗素质较高,各处理茎蘖数的动态变化均呈单峰曲线,茎蘖数、叶和茎的干物质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大,穗的干物质量、收获指数和产量均以M施肥水平的最大,其产量比H和L施肥水平分别平均增产446.74 kg/hm2和872.16 kg/hm2,增幅分别为6.79%和14.18%。

关键词: 丘陵区 双季稻 机械化生产 高产栽培技术 施肥水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稻瘟病菌活性植物醇提物组方及其体内体外活性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借鉴Wadley法评价植物源农药复配联合作用的思想,将参与组方的单剂引起25%抑制率的剂量定为中间水平,应用均匀设计安排试验来实现四种植物醇提物抗稻瘟病菌活性组方的配比优化。根据均匀设计的统计分析方法,应用DPS软件进行逐步回归,确定获得最高试验指标时各醇提物的配比(无患子∶广玉兰∶油茶∶木荷=1∶4.6∶1∶2.4)。对组方进行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组方对水稻稻瘟病既有预防作用又有治疗作用,质量浓度为20 000 mg/L的组方对水稻稻瘟病的预防作用的防效可达到93.2%,而治疗作用可达到91.2%,组方预防作用的EC50值为4 939 mg/L,治疗作用的EC50值为5 944 mg/L,预防作用明显优于治疗作用。

关键词: 植物醇提物 组方 抗稻瘟病菌活性 均匀设计 盆栽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下游不同年代水稻品种植株生长对夜间增温的响应

中国作物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2013 CSCD

摘要:气温升高是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之一,而且全球气候变暖存在明显的昼夜不对称性,夜间气温升高幅度高于白天。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稻谷总产在世界各国中居于首位,研究气候变暖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对我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意义重大。长江下游是我国水稻主产区之一,该稻区从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选育的品种特性各不相同,对温度的响应也会存在差异。而选用耐高温品种,是在未来气候

关键词: 气候变暖 水稻 不同品种 夜间增温 产量

我国主要低产水稻冷浸田土壤微生物特征分析

水土保持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我国冷浸田主要分布的7个省份冷浸田土壤样品的微生物特征,通过与当地高产田土壤微生物特征比较发现:我国冷浸田土壤的微生物量碳含量(70.98~356.61mg/kg)总体低于高产田,差异显著(P<0.05);冷浸田土壤中可培养的细菌、真菌、放线菌、氨化细菌、固氮菌、纤维素分解菌的平均值分别为高产田土壤的53.93%,43.33%,47.32%,51.98%,44.83%,47.80%。表明我国冷浸田土壤微生物总量偏低且活性弱。但是,可培养的硫化细菌数量(平均16.21×106个/g土)和铁还原菌数量(平均9.28×107个/g土)高于高产田土壤中可培养的硫化细菌数量(平均13×106个/g土)和铁还原菌的数量(平均7.32×107个/g土),说明我国冷浸田土壤中硫化氢和亚铁浓度较高。因此,只要有针对性的改良冷浸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冷浸田土壤肥力将大大提高。

关键词: 冷浸田 基础微生物 功能微生物 硫化细菌 铁还原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西省农机培训现状和建议

南方农机 2013

摘要: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带动下,我省农机化水平已进入中级发展阶段,但当前我省农机化从业人员存在年龄结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速度和农民日益增长多样化的需求等问题。本文阐述了近年来我省农机培训教育工作的进展和取得的成果,对随着我省农业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提出了开展农机新技术复合型、实用型人才培训的建议。

关键词: 农业机械 教育培训 复合型 实用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冬虫夏草组织分离及复壮菌种的试验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2013

摘要: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组织分离+复壮的技术手段可明显提高北冬虫夏草菌种菌丝的生长活力,复壮后菌丝日平均生长速率达2.65mm/d,液体培养7d后净增干物质重0.65g;复壮后菌种的出草性状得到了明显改善,平均每瓶鲜子实体产量可达27.2g。

关键词: 北冬虫夏草 组织分离 复壮 菌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减量与底施运筹对油菜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3

摘要:[目的]研究氮肥减量与底施运筹对油菜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方法]以"赣油杂5号"为试验材料,固定氮(N):磷(P2O5):钾(K2O)比例为1:0.5:0.5,设置氮肥减量(150kg/hm2)和推荐施氮(180kg/hm2)2个施氮水平,底施比例100%、80%和60%的不同处理,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氮肥减量与底施运筹对油菜产量及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结果]在相同氮肥底施运筹条件下,推荐施氮处理油菜株高、茎粗、主花序长、有效分枝数、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和生物产量均显著高于氮肥减量施肥处理;推荐施氮处理油菜籽粒产量和经济效益在中等基础肥力下均显著高于氮肥减量施肥处理,在高基础肥力下虽略高于氮肥减量施肥处理,但未达显著水平。氮肥减量施肥下氮肥利用率、氮素吸收效率、氮肥偏生产率和氮收获指数显著高于推荐施氮处理;而推荐施氮处理氮肥农学效率在中等土壤基础肥力下显著高于氮肥减量施肥处理,在高土壤基础肥力下显著低于氮肥减量施肥处理。在氮磷钾一致的基础上,N60%底施运筹处理在经济性状、产量构成性状、产量、效益和氮素吸收利用上均显著高于N80%和N100%底施运筹处理。说明合理施肥不但能够维持油菜产量,还可以减少氮肥投入,提高氮肥利用率。一定条件下油菜氮肥降低到150kg/hm2可行;N60%底施仍然是目前油菜生产最佳的氮肥推荐底施比例。[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油菜高产高效施肥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关键词: 油菜 氮肥减量 基追比例 产量 氮高效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机械定位深施超级稻专用肥提高土壤肥力和稻产量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机械定位深施超级稻专用肥对提高土壤肥力和超级稻产量的作用,采用大田试验,调查研究了机械定位深施超级稻专用肥900 kg/hm2、机械定位深施超级稻专用肥1 200 kg/hm2和人工面施超级稻专用肥1 200 kg/hm23个处理对双季稻收获后稻田土壤养分、理化性质和超级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人工撒施肥比较,2个机械定位深施超级稻专用肥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土壤中的养分和大团聚体的含量,并使土壤中酶活性和超级稻实际产量显著增加。其中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性氮、全磷、速效磷、全钾和速效钾的含量,分别平均增加5.11%~6.34%、4.45%~5.13%、5.37%~5.95%、3.82%~4.51%、5.34%~6.12%、3.18%~4.20%和6.14%~7.12%;土壤中大于0.25 mm团聚体的含量提高了13.12%~17.36%;土壤中脲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分别提高了5.16%~6.21%、8.64%~9.25%和10.13%~11.04%;2个超级稻品种的实际产量分别平均增加了3.8%~5.6%和8.4~10.0%,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结实率分别平均提高了5.0%~12.4%、2.8%~8.8%和1.8%~4.7%。2个机械定位深施超级稻专用肥的处理对土壤肥力、土壤理化性质和超级稻产量的作用差异不显著,但机械定位深施超级稻专用肥900 kg/hm2处理较机械定位深施超级稻专用肥1 200 kg/hm2处理的肥料用量减少了25%,具有节本增效的优点,更适宜在超级稻生产上应用。

关键词: 土壤 农业机械 肥料 机械定位深施肥 土壤理化性质 超级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耐弱光性的多元统计分析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遮阳网模拟弱光条件,调查12份辣椒种质苗期株高、单位叶片株高、下胚轴长、叶长、叶宽、叶厚、茎粗、单株叶数、植株鲜质量、叶鲜质量、茎鲜质量和根鲜质量等形态性状,以耐弱光系数作为衡量耐弱光性的指标,应用因子分析、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对辣椒耐弱光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2个形态性状的耐弱光系数在参试种质间差异较大,利用因子分析将其集约于5个主因子上,即株型因子、鲜质量因子、叶数因子、叶厚因子和下胚轴长因子,5个主因子累计贡献率达97.30%。根据综合评价值D,将12份供试种质分为4类,即耐弱光材料H101A、V06C0298、H107;较耐弱光材料V06C1825、H101、GX;弱光中度敏感材料SEC、H102、V06C1032、H108、H103以及弱光敏感材料H107B。本研究应用多元统计方法成功地对12份辣椒材料进行了耐弱光性鉴定,可为辣椒耐弱光性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辣椒 耐弱光性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