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二倍体马铃薯耐盐材料的离体筛选
《中国农学通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L.)是一种对盐中度敏感的作物,土壤盐渍化严重影响马铃薯的生长和发育,给马铃薯的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失。研究选用四倍体品种‘Bintje’为耐盐对照,‘Mainechip’为感盐对照,在0、40、80、120mmol/L盐(NaCl)胁迫下,采用单茎节切段离体培养的方法对45个适应长日照的二倍体马铃薯富利亚(S.phureja,PHU)与窄刀薯(S.stenotomum,STN)杂种(PHU-STN)无性系进行耐盐性的评价。通过测量芽长、根长、及其鲜质量和干物质量这6个生长参数,筛选出6个耐盐性显著高于‘Bintje’的二倍体无性系(89-2-1、188-1、267-1、566-1、472-1、463-1),4个耐盐性显著低于‘Mainechip’的二倍体无性系(354-1、138-1、507-1、270-2)。这些二倍体材料是选育耐盐新品种和进行耐盐机制研究的宝贵资源材料。


加速溶剂萃取/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测定石菖蒲中的α-细辛脑和β-细辛脑
《药物分析杂志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加速溶剂萃取/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GC-MS/MS)测定石菖蒲中的细辛脑含量方法。方法:为了取得最佳的萃取效果,优化萃取溶剂、温度、静态萃取时间和次数等加速溶剂萃取条件。萃取液稀释后直接通过GC-MS/MS分析,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细辛脑,以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对(母离子(m/z)为208.2和2个子离子(m/z)为192.8和164.8)信息比较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外标法定量。结果:选择甲醇为萃取试剂,120℃静态萃取5.0 min共2次,则萃取效率最佳。细辛脑在DB-1701毛细管柱上实现基线分离,α-细辛脑和β-细辛脑检测限依次为0.2μg·L-1和0.5μg·L-1。结论:本法提取效率高,定量准确,定性可靠,可用于石菖蒲中细辛脑的含量测定及质量评价。
关键词: 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 加速溶剂萃取 石菖蒲 细辛脑


苦瓜新品种‘赣苦瓜4号’
《园艺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赣苦瓜4号’是以强雌系Q0702-10为母本,高代自交系BK0703-1为父本配制的苦瓜一代杂种。早熟,主蔓第一雌花节位8~10节,雌花率高。果实长棒形,绿白色,果面瘤粒饱满,光泽度好,商品性极佳。果长30~35 cm,横径6 cm,肉厚1 cm,单瓜质量400 g。肉质脆嫩,品质优良。一般产量45~60 t·hm-2。


江西省白背飞虱消长动态及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带毒率的测定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的消长动态及其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带毒率的影响,分别采用诱虫灯测报和田间取样方法测定江西省崇义、井冈山、莲花和万安等4个县(市)灯下和水稻田间白背飞虱的消长动态,并采用RT-PCR方法测定4个县(市)不同时期灯下和水稻田间白背飞虱的带毒率。结果表明:江西省4个县(市)灯下和田间白背飞虱消长动态与带毒率变化规律相同,即白背飞虱高发期其带毒率也较高。崇义和万安白背飞虱及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高峰期较早,在7月28日左右;其次是井冈山,高峰期在8月8日左右;莲花则最晚,高峰期在8月18日左右。根据白背飞虱发生高峰期的时间差异,可以推测携带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RBSDV)的白背飞虱是从东南方向传入江西省的,并进一步传播到邻近省份。
关键词: 白背飞虱 消长动态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带毒率 传毒规律


不同类型紫色土交换性钙镁含量及对烟叶钙镁分布的影响
《中国烟草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江西紫色土交换性钙、镁含量及对烟叶钙、镁含量分布的影响,于2009年在江西紫色土烟区点对点采集土样和烟样进行了化验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紫色土交换性钙含量丰富但变异较大,交换性镁含量偏低且交换性钙、镁比值较大,导致烟叶含钙量变异较大且烟叶含镁量较低;烟叶含镁量为中性紫色土>酸性紫色土>碱性紫色土;中性紫色土烤烟不同叶位烟叶含钙、镁量差异不大,但碱性与酸性紫色土烤烟均为上部烟叶含钙、镁量高于中下部叶;土壤交换性钙、镁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交换性钙、镁与土壤pH、有机质和氮、磷、钾、硫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交换性钙与微量元素呈极显著负相关。


脲酶抑制剂与硝化抑制剂对稻田氨挥发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密闭室间歇通气法和15N标记技术研究了尿素施入稻田后氨挥发损失特征以及脲酶抑制剂(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和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对稻田氨挥发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田施用尿素后第4天氨挥发速率达到峰值,氨挥发损失主要发生在施肥后21天内。与单施尿素处理相比,添加NBPT处理的氨挥发速率峰值降低27.04%,累积氨挥发损失量降低21.65%;NBPT与DMPP配施时,氨挥发速率峰值降低12.95%,累积氨挥发损失量降低13.58%;而添加DMPP时,氨挥发速率峰值增加23.61%,累积氨挥发损失量与单施尿素的差异不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地表水中铵态氮浓度和pH值与氨挥发速率均达极显著正相关,说明二者是影响氨挥发速率的主要因素,而气温、地温和水温与氨挥发速率的相关性不显著。与单施尿素相比,添加脲酶抑制剂可显著增加稻谷产量。脲酶抑制剂与硝化抑制剂配合施用可更有效地提高氮肥的回收率。综合降低氨挥发、提高水稻产量及地上部氮肥回收率的效果,添加脲酶抑制剂以及脲酶抑制剂与硝化抑制剂配施的两个处理效果较为理想,硝化抑制剂不宜单独添加。
氮肥用量对诸葛菜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氮肥用量(0、45、90、135、180kg/hm2)对诸葛菜盛花期鲜草产量、养分含量和累积量、籽粒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可以显著提高诸葛菜的鲜草产量、养分累积量和籽粒产量,以施氮135kg/hm2时为最高,鲜草产量达到21 350 kg/hm2,氮、磷、钾累积量分别达到67.17、11.62和87.05kg/hm2,籽粒产量达到993kg/hm2;施氮可以提高诸葛菜鲜草和籽粒中的氮素含量。合理施氮能促进诸葛菜的生长,但氮肥农学利用率、偏生产力和表观利用率均会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下降;过量施氮对诸葛菜的生长不利。
谈东乡花猪保护、开发与利用
《猪业科学 》 2013
摘要:0前言东乡花猪是江西省8个地方猪品种之一,2005年江西省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根据已有的科学研究成果将东乡花猪审定为一个独立的地方品种资源。新一届国家畜禽资源委员会在新版《中国畜禽品种志·猪志》(2011)中将东乡花猪列入乐平猪,将其作为乐平猪之一品系,与乐平花猪并列合称乐平猪。东乡花猪具有繁殖力强、耐粗、抗病力强等特点,其猪肉既有传统土猪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