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南方红壤区稻田土壤养分动态变化及与产量关系分析
《华北农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南方红壤区施氮量高、肥料利用率低等问题,设置了不施氮(N0)、传统施氮(CFN)2个对照处理和6个氮肥减施处理,分析了土壤养分在水稻不同生长阶段的动态变化以及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低于传统施N20%,等P、K的条件下,30%传统氮肥用量+50%厩肥有机氮肥用量(30F+50M)、30%传统施氮肥用量+50%缓释氮肥用量(30F+50S)产量与CFN持平,比80%传统氮肥用量(80F)分别增产4.7%,5.2%;其余减施氮肥处理与80F产量基本持平。30F+50M处理在分蘖盛期、抽穗期、成熟期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均达到最高,碱解氮在分蘖盛期和成熟期达到最高,30F+50S处理在水稻抽穗期土壤碱解氮含量最高,N0处理土壤速效钾在分蘖盛期、抽穗期、成熟期均达到最高。与产量关系分析表明,在土壤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含量与水稻籽粒产量显著正相关,土壤速效钾含量则与产量显著负相关,其中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在不同生育时期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因此,在南方红壤区,减施氮肥的条件下,可通过化肥配施厩肥或者化肥配施缓释肥来提高不同生育时期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来实现增产或达到传统施肥产量水平。


四种水稻品种的光合光响应曲线及其模型拟合
《生态学杂志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4种典型的光响应模型对4个水稻品种"02428"、"淦鑫688"、"JR8892-1"和"JR8892-2"叶片的光合光响应曲线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指数函数以及修正的直角双曲线模型对4个水稻品种的光合光响应曲线都可以进行拟合,决定系数均为R2>0.99。但只有修正的直角双曲线模型可以拟合发生光抑制部分的光响应曲线,且可直接计算其饱和光强(Isat);由各模型计算的光合参数可知,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求得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远高于实测值,指数函数与修正的直角双曲线模型求得的Pnmax与实测值最为接近;直角双曲线、非直角双曲线模型以及指数函数求得的Isat均与实测值相差较大,除了"JR8892-1"采用指数函数求得的Isat大于实测值外,其余3个品种用上述3种模型拟合求得的Isat均小于实测值,唯有修正的直角双曲线模型求得的Isat与实测值最为相符;对于低光强部分的参数光补偿点(Ic)与暗呼吸速率(Rd),修正的直角双曲线模型最接近其测量值;不同水稻品种的光合特性,"JR8892-1"饱和光强与最大净光合速率明显高于高光效品种"02428";处于分蘖盛期的"JR8892-2"也表现出较高的饱和光强和最大净光合速率,而超级稻"淦鑫688"相对于其他品种,则具有较低的暗呼吸速率,光合产物消耗少。


葡萄座腔菌属(Botryosphaeria)引起的果树病害及研究进展
《植物保护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葡萄座腔菌属(Botryosphaeria)真菌在国内外分布广泛,是许多果树常见的病原菌、内生菌和腐生菌,能引起果实腐烂、叶斑、坏死、溃疡和流胶等症状。本文概述了该属真菌引起的果树病害的发生、危害症状、主要病原菌种类、流行学和病害控制、栽培管理策略;展望今后的研究方向。


稻草补饲苜蓿对山羊部分血液生化指标及氮代谢的影响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9只体况良好,体质量相近(41.3±1.2)kg的成都麻羊半同胞羯羊,随机分成3组,饲以稻草基础日粮,分别补饲25%(MSL25)、50%(MSL50)和75%(MSL75)的苜蓿(MSL),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研究稻草补饲苜蓿对山羊血液部分生化指标及氮代谢的影响。3组不同苜蓿补饲水平混合粗饲料的血糖(GLU)浓度(mmol/L)自高到低的排序为MSL75(3.32),MSL50(3.17),MSL25(3.02),其中MSL50与MSL75、MSL25的差异不显著(P>0.05),MSL75与MSL25的差异显著(P<0.05);血浆尿素氮(PUN)(mmol/L)为MSL75(6.38)>MSL50(5.27)>MSL25(5.17),其中MSL50与MSL25的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组间差异显著(P<0.05);沉积氮(NR)(g/d)为MSL50(6.31)>MSL75(5.56)>MSL25(2.99),组间差异显著(P<0.05);沉积氮/可消化氮(NR/DN)(%)为MSL50(47.14)>MSL25(41.87)>MSL75(30.19),组间差异显著(P<0.05);氮的表观消化率即可消化氮/进食氮(DN/NI)(%)为MSL50(68.90)>MSL75(66.29)>MSL25(61.25),其中MSL50与MSL75的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组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的结论为:(1)饲喂稻草基础日粮补饲本研究设计水平的苜蓿,山羊的血糖与血浆尿素均在正常范围内,未对肾功能造成损害;(2)稻草基础日粮补饲50%的苜蓿,可减少PUN,增加氮的沉积,提高氮的利用效率,表现出明显的组合效应。


养分胁迫对威优916生育后期根系衰老影响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华北农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蛋白质组学分析技术,对养分胁迫下杂交水稻威优916根系蛋白质组差异表达进行研究,以揭示养分胁迫对水稻生育后期根系衰老影响的分子机理。根系蛋白质经双向电泳分析及差异检测,获得了23个发生差异表达蛋白质,经串联质谱分析(ESI-Q MS/MS),17个蛋白质功能得到鉴定,包括2个呼吸代谢相关蛋白质、7个根系生长发育相关蛋白质、6个逆境相关蛋白质及2个未知功能蛋白质。差异表达蛋白质功能分析结果表明:最初的养分胁迫能够刺激根系的分化生长;但持续的养分胁迫诱导根系大量逆境应答蛋白质上调表达,呼吸代谢减弱,根系生长发育受阻,木质化程度增加,根系衰老加剧。


功能大豆寡肽蛋白饲料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饲料与畜牧 》 2013
摘要: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试验设计,将16头体重、产奶量相近的2胎次泌乳中期中国荷斯坦牛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与试验Ⅲ组),每组4头,进行为期21d的饲养试验。对照组的精饲料为基础精饲料,试验Ⅰ组用5%的功能大豆寡肽蛋白饲料(FSOPF)替代基础精饲料中5%的鱼粉,试验Ⅱ组用10%的FSOPF替代基础精饲料中5%的鱼粉与5%的豆粕,试验Ⅲ组用15%的FSOPF替代基础精饲料中5%的鱼粉与10%的豆粕,3个试验组的其它精饲料组分与基础精饲料相同,各组的粗饲料相同。分别在试验前3d与正试期的最后3d测定试验牛的产奶量、乳常规指标(乳蛋白、乳脂肪、乳糖、全脂乳固体与非脂乳固体)以及体细胞数。结果表明,FSOPF能减缓泌乳中期奶牛产奶量的下降,改善乳常规指标,降低乳体细胞数。本研究结论表明:FSOPF可以替代泌乳中期中国荷斯坦奶牛日粮中的进口鱼粉,其适宜用量为在精粗比为40~45:60~55时,占精饲料的10%。
关键词: 奶牛 功能大豆寡肽蛋白饲料 乳常规指标 体细胞


金针菇新品种‘航金1号’
《园艺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金针菇品种‘江山白F21’为试验材料,将其菌丝体通过返回式卫星进行航天搭载,经过多年栽培试验,从7个变异菌株中筛选获得金针菇新品种‘航金1号’。与对照相比,该品种具有菇形好,早熟,产量高,耐高温,适应性广的突出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