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野生结缕草耐践踏性综合评价
《南方农业学报 》 2013 CSCD
摘要:【目的】研究野生结缕草被践踏后的综合表现,探索其作为运动场草坪和游憩草坪的开发价值。【方法】以目前湖南省常用的草坪草杂交狗牙根为对照,研究不同践踏强度对野生结缕草和杂交狗牙根外观质量(色泽、盖度、密度、质地、均一性)、生长发育(生物量和植株高度相对生长率)和生理代谢(叶片相对含水量、质膜相对透性、根系活力、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不同践踏处理下野生结缕草的盖度、叶片宽度、密度、均一性、地上/地下生物量、叶片相对含水量、根系活力等8项指标的均值大于杂交狗牙根,而叶绿素含量、株高相对生长率、叶片细胞伤害率、可溶性糖含量等4项指标的均值小于杂交狗牙根。【结论】野生结缕草具有较强的耐践踏性,适于在运动场草坪和游憩草坪中应用。


崇仁麻鸡肉用品系日粮适宜能量和蛋白质水平的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 2013
摘要:研究了崇仁麻鸡肉用品系不同生长阶段的日粮适宜能量和蛋白质水平。试验结果表明:公、母鸡对代谢能(ME)的需要量差别不大,公鸡对粗蛋白质(CP)的需要量略高于母鸡;以日增重、料肉比等为考察指标时,0~4周龄鸡适宜的ME、CP和蛋能比分别为13.50 MJ/kg、20.00%~21.50%、14.81~15.93 g/MJ,5~8周龄鸡适宜的ME、CP和蛋能比分别为12.50 MJ/kg、17.00%~18.50%、13.60~14.81 g/MJ,9~13周龄鸡适宜的ME、CP和蛋能比分别为12.50 MJ/kg、17.50%、14.00 g/MJ。


不同饲养方式对蛋鸭产蛋性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浙江农业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探讨单笼饲养、双笼饲养、散养和网上平养四种养殖模式对蛋鸭(Anas platyrhynchos)产蛋性能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191羽优质蛋鸭品种山麻鸭被分成单笼、双笼、网上平养、散养四组,记录其产蛋率和日耗料量,研究不同饲养模式对产蛋性能的影响。同时,应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在不同养殖模式下山麻鸭下丘脑、垂体、卵巢、肾上腺等组织中产蛋相关基因的表达,筛选出其中差异表达基因。结果表明,双笼饲养的山麻鸭产蛋性能和饲料转化率最低,单笼饲养的产蛋性能最佳。产蛋相关基因差异表达检测发现,在不同饲养模式下,促肾上腺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CRH)基因在下丘脑和垂体组织中,阿黑皮素原(proopiomelanocortin,POMC)基因在垂体组织中的表达无显著差异。在双笼饲养模式下,黑素皮质素受体(melanocortin 2 receptor,MC2R)基因在山麻鸭垂体中的表达量最高,催乳素受体(prolactin receptor,PRLR)基因在卵巢中表达量最高,而骨形态发生蛋白4(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 4,BMP4)基因在卵巢中表达量最低。结果提示,(1)双笼饲养会导致蛋鸭的产蛋性能下降;(2)双笼饲养的蛋鸭可能长期处于应激状态,诱使垂体中MC2R基因高表达,进而调控HPA轴激素分泌,抑制HPG轴的活性,使得卵巢中的PRLR及BMP4等产蛋相关基因异常表达,两个信号通路交互作用,最终影响了蛋鸭的产蛋性能。
关键词: 产蛋相关基因 HPA/HPG轴 山麻鸭 饲养模式 产蛋性能


崇仁麻鸡肉用品系生长曲线的拟合与分析
《中国家禽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崇仁麻鸡肉用品系的生长发育规律,运用Logistic、Gompertz和Bertalanffy3种非线性模型分别对崇仁麻鸡肉用品系公、母鸡0~12周龄体重生长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和分析。结果表明:3种模型均能很好地模拟崇仁麻鸡肉用品系公、母鸡的生长曲线,但Gompertz模型和Bertalanffy拟合效果更佳;进一步分析模型拟合参数和理论值与实测值,认为公鸡以Bertallanffy模型拟合较好,拐点周龄为8.272周,拐点体重为1025.668g;母鸡以Gompertz模型拟合较好,拐点周龄为6.188周,拐点体重为619.991g。3种模型估计的公鸡拐点体重、最大周增重均高于母鸡,拐点周龄均晚于母鸡。


基于教育生态理论的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
《科学与管理 》 2013
摘要:本文运用耐度定律、花盆效应、生态位理论等教育生态理论对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目的、评价主体、评价机制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确立了构建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原则及应注意的事项。采用文献研究法、德尔菲法等研究方法,构建了基于教育生态理论的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用基于邻苯二甲醛柱前衍生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稻米的Y-氨基丁酸含量
《江西农业学报 》 2013
摘要:建立基于邻苯二甲醛(0-phthalaldehyde,OPA)柱前衍生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HPLC),测定了稻米中Y-氨基丁酸(Y-aminobutyricacid,GABA)的含量.结果显示:用三氯乙酸作为提取溶剂的效果最好;检测限为0.5mg/L,提取回收率为79.1%-101.5%;巨胚糙米的GABA含量显著高于常规胚糙米的,发芽后巨胚糙米的GABA积累量也高于常规胚糙米的.
关键词: Y-氨基丁酸 邻苯二甲醛柱前衍生 高效液相色谱 水稻 测定


土壤无机氮残留的施氮影响及调控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土壤无机氮残留与生态环境安全以及土壤氮素有效性、氮肥减量施用等紧密关联,日益成为生态、环境、土壤和植物营养等学科十分关注的热点之一。氮肥(化肥和有机肥)是耕作土壤无机氮残留的主要来源,并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合理施肥等,可以调控土壤中残留无机氮含量。今后,可在最佳经济施氮量的确定和植物性硝化抑制剂等方面作更多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