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4595条记录
三氯蔗糖在咖啡饮料中的应用研究

山东食品发酵 2012

摘要:三氯蔗糖是一种安全、无热量的高倍甜味剂。甜度约为蔗糖的600倍。对光、热、酸碱均很稳定,不易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其已广泛应用于饮料、食品、医药、化妆品等行业。将三氯蔗糖应用到咖啡饮料中不仅能起到降低整个产品的热量作用,而且能节省相应的成本。从实验得知,三氯蔗糖与葡萄糖的比例为0.8%能明显改善咖啡的适口性。

关键词: 三氯蔗糖 咖啡 饮料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分管理与氮肥运筹对超级早稻“两优287”产量和氮素吸收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间歇式灌溉与常规淹灌的水分管理模式,结合不同氮肥水平及施用方式的氮肥运筹模式,研究了超级早稻"两优287"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以期为双季早稻生产提供合理的水、氮管理模式。结果表明,间歇式灌溉的产量、生物产量和氮素积累总量以施氮量180 kg/hm2及基肥:分蘖肥:穗肥为5:3:2组合、施氮量225 kg/hm2及基肥:分蘖肥:穗肥为5:5:0组合的较高,常规淹灌以施氮量225 kg/hm2及基肥:分蘖肥:穗肥为5:5:0组合、施氮量225 kg/hm2及基肥:分蘖肥:穗肥为5:3:2组合的较高,而氮肥表观利用率以间歇式灌溉、施氮量180 kg/hm2及基肥:分蘖肥:穗肥为5:5:0组合的最高。采用间歇式灌溉可确保适宜的有效穗数,增加每穗粒数,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促进生育后期的生物量及氮素积累量;提高叶片的氮转运量及比例、氮转运贡献率和氮肥表观利用率,降低100 kg籽粒需氮量。试验中不同组合模式以间歇式灌溉、施氮量180 kg/hm2及基肥:分蘖肥:穗肥为5:3:2组合更优,适合用于实际生产。

关键词: 水分管理 氮肥运筹 超级早稻“两优287” 产量 氮素吸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养分胁迫对水稻籽粒灌浆充实影响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中国水稻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杂交早稻威优916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方式栽培,生育后期设置养分胁迫和全营养液两种处理,从蛋白质组学角度研究后期持续的养分胁迫对水稻籽粒灌浆的影响,以期为水稻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籽粒蛋白质经双向电泳分离后共获得了37个发生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经串联质谱分析(ESI-Q MS/MS),27个蛋白质功能得到鉴定,包括4个参与光合作用的蛋白质、13个与籽粒充实发育相关的蛋白质、9个逆境相关的蛋白质及1个呼吸代谢相关的蛋白质。分析结果表明,养分胁迫下,逆境相关蛋白质在籽粒灌浆的前中期大量上调表达,籽粒光合作用减弱,后期呼吸作用增强,籽粒的氮代谢受到显著影响,谷蛋白及胚蛋白表达相对滞后,蛋白质和脂肪合成减少,从而造成籽粒灌浆不足,产量降低。

关键词: 水稻 养分胁迫 籽粒 蛋白质组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氮磷钾处理对木薯产量、养分积累、利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于2010和2011年,以木薯品种华南205(SC205)为试验材料,采用"3414"方案设计,研究了氮磷钾不同施肥处理对木薯产量、养分积累利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并通过多元回归建立红壤旱地木薯的施肥效益方程。结果表明,施肥处理的鲜薯产量显著高于不施肥处理;缺氮处理的鲜薯产量显著低于缺磷和缺钾处理,对鲜薯产量的影响N>K2O>P2O5;施肥处理中以N2P2K2处理的鲜薯产量、鲜薯淀粉含量、鲜生物量、养分收获指数和经济效益最高,而产投比以N2P2K0处理最高,N1P2K1处理其次,N2P2K3处理最小。木薯植株养分积累总量K2O>N>P2O5,平均100 kg鲜薯养分需求量分别为1.00、0.91和0.11 kg,平均养分收获指数分别为0.53、0.33和0.46。相关分析表明,木薯产量与施氮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施钾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施磷量相关不显著。在本试验条件下,三元二次方程拟合结果表明,达到经济最佳产量时的氮、磷、钾施用量分别为205.37、65.43和311.30 kg/hm2,产投比为6.23。

关键词: “3414”试验 木薯 养分积累利用 产量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濒危东乡野生稻遗传多样性及其生态保护学研究进展(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2

摘要:评价并保护现存"东野"的遗传多样性对解析其遗传进化机理以及在水稻育种上的利用有着重要意义。为此,综述了近年来不同保存方式、不同年份、不同世代以及与其他生态类型野生稻和栽培稻等多个角度有关"东野"遗传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成果认为应该建立科学统一的遗传多样性评价体系,并提出了"东野"遗传多样性研究前景和生态保护建议。

关键词: 东乡野生稻 遗传多样性 生态保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阿根廷养牛业考察与分析

江西农业学报 2012

摘要:介绍了阿根廷养牛业的概况及肉牛养殖的特点、乳制品产业及其制品加工业的发展、牛生物技术及其胚胎繁殖技术的优势,以及阿根廷荷兰牛协会所从事的具体管理工作。

关键词: 阿根廷 产业链 遗传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药剂处理对芝麻茎点枯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湖南农业科学 2012

摘要:为了探讨芝麻茎点枯病的有效防治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药剂拌土处理和开花结蒴期药剂喷施处理对芝麻茎点枯病的防病效果。结果显示:55%杜邦升可湿性粉剂拌土处理能在芝麻生长前期(如苗期、蕾期、初花期)对茎点枯病起较好的预防作用;开花结蒴期以喷施40%氟硅唑乳油10 000倍液的防效最好,且可增产40.95%。这表明结合2种措施可以有效控制芝麻茎点枯病的发生,适宜在江西红壤旱地的芝麻茎点枯病防治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芝麻 茎点枯病 药剂拌土 药剂喷施 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鄱阳湖区农业面源污染时空分布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2012

摘要:根据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构成,分析了2000~2010年鄱阳湖区25个县市农业面源污染TN、TP和COD负荷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2000~2010年鄱阳湖区农业面源污染TN负荷总量由37952 t增长到42108 t,单位耕地面积TN负荷几乎没有发生改变,但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6.4%;TP负荷总量由9905 t增长到12230 t,单位耕地面积TP负荷由11.2 kg/hm2提高到13.2 kg/hm2,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31.4%;COD负荷总量由142162 t增长到183206 t,单位耕地面积COD负荷由161 kg/hm2提高到197 kg/hm2,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8.7%。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总量较大的县市主要分布在高安市、南昌县、丰城市、东乡县等;单位耕地面积排放强度较大的县市主要集中在东乡县、万年县、余江县、新干县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鄱阳湖区 农业面源污染 分布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密度与施肥对赣油杂5号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 2012

摘要:为确定新育杂交油菜品种赣油杂5号直播生产的适宜密、肥参数,在大田小区试验条件下,进行了密度(22.5万、37.5万、52.5万株/hm2)与施肥水平(N0、N8、N12、N16)对赣油杂5号产量及产量结构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施肥处理与不施肥对照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中低密度条件下,施肥水平N12与N16的产量差异不显著,与N8差异显著;在高密条件下,高施肥水平没有增产作用,反而减产。不同密度间的总体产量差异不显著,但以22.5万~37.5万株/hm2为宜,过高的密度对增产不利。江西适播期内,赣油杂5号的适宜密度为22.5万~37.5万株/hm2,适宜施肥量为氮180、磷(P2O5)90、钾(K2O)90和硼砂16.5 kg/hm2。

关键词: 油菜 密度 施肥水平 产量 产量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种用药方案对稻田主要天敌群落结构影响的差异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观察并分析2种用药方案对稻田害虫天敌群落结构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噻嗪酮与氯虫苯甲酰胺混配(用药方案Ⅰ)后施用,田间害虫天敌的科数和虫数均多于吡虫啉与毒死蜱混配(用药方案Ⅱ)后施用的田块;用药方案Ⅰ处理的田间天敌群落香农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均显著高于用药方案Ⅱ处理的田块;用药方案Ⅰ处理田间捕食类天敌狼蛛科和肖蛸科的优势度显著高于用药方案Ⅱ处理和对照;用药方案Ⅰ处理田间茧蜂科和皿蛛科的优势度显著低于用药方案Ⅱ处理,说明以噻嗪酮与氯虫苯甲酰胺混配后防治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比用吡虫啉与毒死蜱混配防治对天敌更加安全。

关键词: 杀虫剂 天敌 群落多样性 优势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