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模糊匹配)
44条记录
辣椒种质疫病抗性鉴定及SRAP分析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科学评价辣椒种质资源,应用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方法和SRAP技术,对204份辣椒种质进行疫病抗性评价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出高抗和抗性材料各8份、中抗材料16份,感病材料172份;抗病材料占供试种质数的比例为15.69%,且主要来自我国南方地区。SRAP分析结果表明,20条引物组合共扩增出585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29.25条,多态性位点比例82.91%。204份材料两两不同种质间Jaccard相似系数0.413~0.996,平均为0.788。通过UPGMA聚类分析,以相似系数0.700为阀值,将204份种质分为7类,有25份抗病材料分布在第Ⅴ类和第Ⅵ类,占全部抗病材料的78.10%。

关键词: 辣椒 疫病 抗性 SRA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西省水稻品种抗稻瘟病差异性的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2016

摘要:为了明确江西水稻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水平,在井冈山采用田间病圃自然诱发的方法鉴定了42个水稻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水稻品种间抗稻瘟病性差异较为明显,对叶瘟表现高抗、抗病、中抗、中感和感病的品种分别有5、18、10、6、3个,对穗颈瘟表现中抗、中感和感病的品种分别有19、15、8个;抗性综合评价为抗病的品种占54.7%,表现为感病的品种占45.3%。

关键词: 江西 水稻 品种 稻瘟病 抗性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西晚稻“籼改粳”候选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评价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人工注射接种和田间自然抗性鉴定鉴定了16个粳稻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温室人工接种结果表明,16个供试品种中鉴定为抗、中抗、中感、感、高感的品种(品系)分别有1、4、3、6和2个;田间自然抗性鉴定结果在两地有一定差异,其中在永修鉴定结果为抗、中抗、中感、感、高感的品种(品系)分别有1、3、3、6和3个,在修水鉴定为抗、中抗、中感、感、高感的品种(品系)分别有3、2、3、7和1个。综合人工注射接种和田间自然抗性鉴定的结果,不同水稻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有着显著性的差异,对稻曲病表现为抗病的品种有小叶迟熟、浙科优2854、Ⅱ优7954、池优65,但多数甬优系列品种感稻曲病。本研究结果可为江西双季稻区晚稻"籼改粳"品种布局及稻曲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

关键词: 粳稻 候选品种 稻曲病 抗性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西省水稻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鉴定与评价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江西水稻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为抗病品种的选择及推广布局提供参考依据,采用田间病圃自然诱发和室内人工接种对江西省141个水稻品种的抗稻瘟病性进行了鉴定,并对其抗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41个品种的抗感性差异明显,另外,根据品种的苗瘟、叶瘟和穗颈瘟鉴定结果可知,苗叶瘟发病轻而穗颈瘟发病重。抗性综合评价为中抗的品种有29个,占供试品种的20.6%,中感的有58个,占41.1%,感病的有47个,占33.3%,高感的有7个,占5.0%,测试品种中未发现高抗及抗病的品种。另外,早稻品种表现中抗的比例最高,优于晚稻。目前江西省水稻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水平相对较低,在稻瘟病重发生地区,可选择抗性较好的株两优02和株两优09等种植。

关键词: 品种 稻瘟病 抗性鉴定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二化螟的水稻品种筛选

应用昆虫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抗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水稻品种资源,明确其抗虫机理,是农业防治的基础。【方法】采用室内人工接虫为害和大田自然受害相结合的方法,鉴定了不同的水稻品种抗性;同时通过目测不同水稻植株外部形态特征、在网罩内供试品种上接入成虫后2 d的产卵量、幼虫孵化后2 d观察稻株内二化螟的存活率,探讨抗虫品种的抗虫机理。【结果】从344个水稻品种资源和当家品种中筛选出"碑田倒"和"银间杂糯"2个抗虫品种,以及"农飞"和"三香糯"等65个中抗品种,进一步对鉴定出的2个抗虫品种和65个中抗品种进行大田验证,发现符合率达88.06%;其中,抗虫品种"碑田倒"和"银间杂糯"稻株叶舌、叶耳紧贴,叶鞘紧包,脉间距较窄,其植株上的产卵量和幼虫存活率显著少于感虫品种"香稻"、"赣南早"、"三粒寸"、"赣优晚"及中抗品种"赛湖早"、"TKM6"。【结论】在籼稻、粳稻和糯稻中均可筛选出抗虫和中抗品种。其中,糯稻中的抗虫品种和中抗品种较多,占糯稻品种的33.3%;粳稻品种次之,中抗品种占20%,籼稻品种较少,为18.83%。其抗虫机理主要是稻株外部形态特征不利于二化螟蚁螟侵入、成虫产卵量少和幼虫生长发育不良、存活率低。

关键词: 水稻品种 二化螟 抗性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春恢350稻瘟病抗性

分子植物育种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抗稻瘟病基因Pigm(t)抗谱广、抗性强。春恢350是超级早稻春光1号的恢复系,该恢复系配合力强,丰产性好,但不抗稻瘟病。本研究以携带抗稻瘟病基因Pigm的谷梅4号为抗源,以春恢350为轮回受体亲本,在回交选育过程中,通过表形筛选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将Pigm(t)基因导入到春恢350中,获得3个带有目标基因的改良恢复系纯合株系。以江西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20个菌株对这3份材料进行抗性鉴定,其抗性频率为85%~100%,而原始对照春恢350的抗性频率仅为5%,表明抗性基因已成功导入春恢350中并表达;并用不育系江农早4号A与改良的春恢350测配,其杂种一代田间表现优势强,抗性强。

关键词: 超级早稻 抗稻瘟基因Pigm(t)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抗性鉴定 春恢35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灌木辣椒种质农艺性状鉴定与疫病抗性评价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科学评价中国灌木辣椒种质,选取有代表性的8份辣椒材料,开展了中国灌木辣椒农艺性状鉴定和疫病抗性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灌木辣椒长势强,株高均在1.0 m以上,叶片阔大,花瓣白绿色;果实直立向上,单果质量在0.51~2.04 g之间,平均为1.26 g;果实辣椒素与二氢辣椒素含量之和在565.00~1821.00 mg/kg,平均为1328.33mg/kg,是一年生辣椒B9431的407倍;对疫霉菌抗性水平表现为中抗至高抗,其中,海南野生灌木辣椒H108表现高抗。基于表型数据的主成分分析将中国灌木辣椒与一年生辣椒及美洲灌木辣椒有效区分开来。本研究结果为中国灌木辣椒优异基因的发掘和有效利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 灌木辣椒 农艺性状 疫病 抗性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西省主要早稻品种稻瘟病抗性评价

江西农业学报 2013

摘要:在井冈山自然病圃,以高感品种"丽江新团黑谷"作为诱发品种,对江西省50个早稻品种的稻瘟病抗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对叶瘟表现为抗病、中抗、中感的品种数分别为36、10、4个,所占比例分别为72.0%、20.0%、8.0%;对穗颈瘟表现为抗病、中抗、感病的品种数分别为20、20、10个,所占比例分别为40.0%、40.0%、20.0%。对叶瘟和穗颈瘟都表现为中抗以上抗性的有株两优030等37个品种。

关键词: 江西 早稻 稻瘟病 抗性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种方法鉴定辣椒疫病抗性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离体叶法和游动孢子灌根法对辣椒材料进行了疫病抗性鉴定,并对两种方法鉴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供试的材料中感病材料所占比例最大,其中V34-1、V7-3、B6等材料高度感病,而T3-1、富根、V48-2、T10-1等有极强的抗疫病能力,几乎达到免疫级别。研究发现,越感病的材料其发病速度越快。不同的菌株存在致病力分化,不同菌株的致病辣椒品种不同,同一个辣椒材料对不同的菌株表现不同的抗病性。也讦某一致病率大的菌株对一辣椒材料不致病,而致病率小的菌株却对其表现为致病。对两种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系数为0.597 6,相关性程度较为显著,18份材料中有14份表现一致,为77.78%,表明两种方法所得试验结果吻合程度高。

关键词: 辣椒疫病 抗病性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芝麻种质资源茎点枯病抗性鉴定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2013

摘要:对52份芝麻种质资源的茎点枯病抗性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1)52份供试种质感病严重,病株率39.05%~100%,平均87.04%,病情指数为0.30~1.00,平均0.82,没有发现免疫资源;(2)聚类分析表明,感病种质37份,占参试材料的71.15%,抗病种质15份,占28.85%;(3)参试材料中地方种质茎点枯病抗性要优于改良品种(系),且种质间的差异较大;(4)本研究鉴定出来的青麻、丰城白芝麻、赣芝9号等15份抗茎点枯病种质可以在芝麻育种及其抗性改良中加以利用。

关键词: 芝麻 茎点枯病 种质资源 抗性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