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江西农业科研信息化平台建设构想
《江西农业学报 》 2008
摘要:在阐述构建农业科研信息化平台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江西农业科研信息化的现状,提出了加快农业科研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构想:完善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和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SSR和SRAP标记揭示甘蓝型油菜遗传多样性的差异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08 CSCD
摘要:分别用SSR和SRAP标记分析了来自国内外的19个甘蓝型油菜(Brassicanapus L.)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及其与选育年代的相关关系,并构建聚类图。从726个SRA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23对多态性较好的组合扩增得到了234个多态性标记;35对SSR引物获得了138条多态性标记。结果显示,SSR标记揭示的遗传距离大于SRAP标记。SSR揭示的国内甘蓝型油菜品种间平均遗传距离大于国外品种,而SRAP标记得到的结果与SSR标记分析所得结果相反。SSR平均遗传距离与育成年代的相关性较小,SRAP平均遗传距离与育成年代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34。研究认为,SRAP标记更适用于通过分析遗传距离以获得杂种优势;从种质资源保存的角度出发,使用SSR标记能较全面保证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结合SSR标记和SRAP标记即能从全基因组又能有重点的从功能基因组分析育种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对于中长期的育种目标有较大的意义。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遗传多样性 遗传距离 SSR SRAP


对加快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思考
《江西农业学报 》 2008
摘要:简要介绍了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现实意义,依据科学发展观对生态建设工作的新要求,提出了如何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7点建议。


籼型染色体置换片段在杂交粳稻中的配合力分析
《作物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10个以粳稻为遗传背景、籼稻为供体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及6个粳稻测验种,按NCII设计,分析了籼粳亚种间杂种在10个染色体区段上的配合力效应及遗传力等参数。结果表明,除千粒重外,各置换系主要产量构成性状的GCA值均高于背景亲本Asominori,其中带有第12、第4、第1和第11染色体片段的AIS84、AIS27、AIS3、AIS80和AIS76置换系产量相关性状的GCA综合表现最好。说明在染色体片段水平上,水稻籼粳亚种主要产量构成性状的杂种优势都大于粳亚种内的杂种优势,对粳稻基因组导入籼稻X24-2~R367(Chr.12)、R1854~R288(Chr.4)、C970~C955(Chr.1)、C1350~R257(Chr.11)和X52~R2913(Chr.11)染色体片段,可显著提高杂交粳稻的产量水平。同一亲本所配的不同组合及同一组合在不同性状间的特殊配合力差异较大,最高或最低SCA的组合可来自不同GCA的亲本组合类型,表明在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在双亲一般配合力均高的前提下结合较高的特殊配合力是超高产杂交稻育种中亲本选择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 水稻 染色体片段置换系 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 配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