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江西野生大豆种质资源考察初报
《江西农业学报 》 2005
摘要:对江西省64个县(区)野生大豆种质资源进行了考察。考察结果表明,48个县(区)有野生大豆存在,共搜集到202份种质资源,其中1份半野生。江西野生大豆分布范围广,类型多,生长的小环境各异,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蜜蜂花粉多糖抑菌效果的初步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 2005
摘要:研究了2.1~33.6mg/mL蜜蜂花粉多糖对9种细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高浓度(16.8~33.6mg/mL)的蜜蜂花粉多糖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猪丹毒杆菌、沙门氏菌等有抑制作用。


南丰蜜桔生产环境状况调查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 2005
摘要:从对南丰蜜桔生产的土壤条件、果品品质、叶片养分和管理水平调查入手,系统分析了南丰蜜桔的生产状况,结果表明:南丰蜜桔生产施肥还不合理,管理还不到位;从叶片诊断判断,南丰蜜桔N素养分适宜,P、K养分偏低或缺乏;从土壤条件判断,南丰蜜桔应注意N、P、K的配合和土壤酸度的调节与Ca、Mg、Zn养分的投入。


筛选和应用拮抗细菌防治稻瘟病的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 2005
摘要:从水稻叶片、稻田土壤、菜地土壤和田间菌核中共分离细菌菌株1228株,经平板测定,对稻瘟病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有246株,其中具有强拮抗作用的菌株有29株。8个代表性的菌株对水稻稻瘟病菌、水稻纹枯病菌和水稻恶苗病菌均表现了强的拮抗作用。田间药效试验表明,菌株V-297在吉安市吉州区和修水县的平均防效分别为55.09%和57.20%;菌株R-122分别为55.61%和54.15%。经初步鉴定,菌株V-297和R-122均为Bacillusspp.;菌株S-96为Pseudomonassp.。


三交水稻的育种研究 Ⅲ.三交中晚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
《作物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4个纯合不育系菲A、中9A、金23A和珍汕97A,4个杂合不育系菲A协青早B、中9A协青早B、金23A协青早B和珍汕97A协青早B,3个恢复系752、测647和优米2号,按8×3NCⅡ交配设计,对16个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播始历期、穗长、千粒重、结实率、有效穗数和剑叶宽等性状上,以加性效应占主导作用;而在株高、单株产量、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着粒密度和剑叶角度等性状上,则以非加性效应为主。杂种的大多数农艺性状受恢复系的影响比不育系大得多,所以三交中、晚稻应重视恢复系的选择。各性状的狭义遗传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播始历期、株高、剑叶宽、结实率、穗长、千粒重、剑叶长、有效穗数、粒长、粒形、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粒宽、单株产量、着粒密度、剑叶角度。
关键词: 三交 杂交水稻 农艺性状 配合力 遗传力 杂种优势


三交水稻的育种研究Ⅱ.三交中晚稻杂种优势的比较研究
《作物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4个纯合不育系菲A、中9A、金2 3A和珍汕97A ,4个杂合不育系菲A 协青早B、中9A 协青早B、金2 3A 协青早B和珍汕97A 协青早B ,3个恢复系75 2、测6 4 7和优米2号,按8×3NCⅡ交配设计配制2 4个组合。比较研究了三交种的杂种优势及株高和抽穗期的变异程度。结果表明,5 8 33%的三交种比相应单交种具增产优势,平均增产6 11%。单株产量最高的为三交组合珍汕97A 协青早B 测6 4 7,其平均优势率为6 0 2 9% ,最优优势率为9 94 % ,株高和抽穗期的变异系数也与相应单交种接近。说明三交中、晚稻具有较强的增产潜力,可筛选出农艺性状整齐度符合生产要求的水稻三交组合。三交种的千粒重优势特别突出,在中、晚稻育种上值得利用。
关键词: 三交 杂交水稻 杂种优势 株高 播始历期 变异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