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杂交水稻不育系博A的抽穗期基因型分析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抽穗期主基因近等基因系EG0~EG7(检测E位点),ER~LR(检测Se-1位点),T65,T65m,T65Eb,T65Ebm为测验系,在江西南昌(28°68′N)自然长日照(14~16 h/d)和人工遮光短日照诱导(10 h/d)处理条件下,对保持系博B,以及“TLs×博B”F1、F2代的抽穗期进行了调查。对影响博B抽穗期的基因分析结果表明,博B在E1、E3位点分别带有隐性非感光早熟基因e1和显性感光迟熟基因E3,在Se-1位点带有显性感光基因Se-1n,在Ef-1位点带有隐性迟熟基因ef-1。由此推断博A的抽穗期基因型为e1e1E3E3Se-1nSe-1nef-1ef-1。博A带有隐性非感光早熟基因e1,显性感光迟熟基因E3,在性状上表现为早熟;带有显性感光基因Se-1n,隐性迟熟基因ef-1,可保证其具有一定长度的基本营养生长期;但与带感光等位基因E1的恢复系配组,其F1将表现为迟熟。以不同光照条件下“TLs×博B“F2植株抽穗期分布频次和平均抽穗期的差异,对影响抽穗的基因效应进行了估计分析,对以博A为不育系配置的杂交水稻组合的广适性遗传基础也进行了讨论。


论利益联结机制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摘要:以广西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例,对其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利益联结机制进行分析,寻找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的难点,分析其原因,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几个籼型杂交水稻恢复系的抽穗期基因型诊断
《江西农业学报 》 2005
摘要:以基因型明确的抽穗期主基因近等基因系EG0~EG7(检测E1、E2和E3位点)、ER~LR(检测Se-1位点)、T65系列(检测Ef-1位点)为测验系,在江西南昌(28°68′N)自然长日照(14~16 h/d)和人工遮光短日照(10h/d)诱导处理条件下,对籼型杂交水稻恢复系“早25”、“974”和“752”的抽穗期基因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早25”的抽穗期基因型为e1e1E2E2E3E3Se-1nSe-1nef-1ef-1,“974”的抽穗期基因型为e1e1E2E2E3E3Se-1eSe-1eEf-1aEf-1a,同时存在感光基因表达的抑制因子i-Se-1,“752”的抽穗期基因型为E1E1E2E2E3E3Se-1eSe-1eEf-1bEf-1b。
关键词: 水稻 抽穗期 感光基因 基本营养生长基因 近等基因系


提高畜禽肉中金霉素残留量检测灵敏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
《江西农业学报 》 2005
摘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畜禽肉中金霉素的含量,通过对提取液、净化条件和检测条件的筛选,提高了检测灵敏度,最小检测浓度达到0.03mg/k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