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4595条记录
赣花6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江西农业科技 1998

摘要:赣花6号系我所以抗旱、耐瘠、耐酸、抗病、适应性强的农家品种“强盗花生”为母本,以引进的高产品种“粤选58”为父本,经6代选育而成的一个花生新品种。该品种经省内多点试验和生产示范均表现早熟、高产、稳产、抗逆性强,1998年已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肥、栽插期与水稻品种对稻茎毛眼水蝇发生的影响

生态农业研究 1998 CSCD

摘要:调查了不同施肥处理、水稻不同栽插期稻茎毛眼水蝇危害状况。结果表明,同一品种不同施肥处理稻茎毛眼水蝇危害株率差异不明显,水稻不同栽插期稻茎毛眼水蝇危害株率差异较大,随栽插期推迟危害株率明显增加。并优选出对稻茎毛眼水蝇具有一定抗性的81个水稻品种(系)。

关键词: 稻茎毛眼水蝇 施肥 栽插期 品种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丰蜜桔大小果实的差异与分布

江西农业学报 1998

摘要:南丰蜜桔树上,果实大小不一致现象比较严重。不一致的差异不仅体现在果实横径长短上,而且表现在果实风味品质和果实重量不同上。研究表明,产生果实大小不一致现象分别与结果枝的叶片数(或看作长度)与粗度呈正相关,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负相关,受果实着生状态的影响。栽培上应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和克服果实差异,赢得果实优质丰产的协调统一。

关键词: 果实;差异;分布;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茎毛眼水蝇预测方法的探讨

植物保护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研究稻茎毛眼水蝇田间调查方法、蛹的分级、不同温度下蛹、卵历期和产卵前期的基础上,提出了该虫的发生期预测方法。1996年对第2代稻茎毛眼水蝇发生期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与实发期基本相符。

关键词: 稻茎毛眼水蝇,发生期,预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蚕抗菌肽对花生青枯病菌的抑制作用初报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结果表明,家蚕抗菌肽对花生青枯病具有抑制作用。家蚕抗菌肽粗制品用量在20~25μl/孔时,抑制效果较明显。花生青枯病病菌的生长速率与家蚕抗菌肽浓度对数值间呈负相关。

关键词: 家蚕,抗菌,花生青枯病,抑制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用灰色自回归模型预测稻瘟病

江西农业学报 1998

摘要:灰色自回归模型(GAR)是将灰色系统模型(GM)与自回归模型(AR)结合起来的一类预测模型,它弥补了GM与AR的不足。本文叙述了该模型的建模方法,建立了江西省临川县1962~1987年稻瘟病年发病程度的GAR模型,检验合格后,对该县的稻瘟病发生程度进行了多年预测(1988~1992)。运用模糊集合隶属函数对这几年的预测准确性进行评定,结果表明预测较为准确。文末还就GAR模型用于稻瘟病预测的条件和特点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灰色自回归模型(GRA);预测;稻瘟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西省农田土壤有效硫现状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1998

摘要:采集了江西16个县市9种主要母质的609个农田耕层土样进行了土壤有效硫含量测定。统计结果表明:平均值为26.71mg/kg,缺硫和潜在缺硫样点占39.10%。按地区分,以赣南、赣东北山区缺硫最严重,有效硫小于12mg/kg的样点占26.60%~44.70%,其次是丘陵地区,有效硫小于12mg/kg的样点占10.00%~19.00%。按母质分,母质中以石英岩、花岗岩发育的土壤最缺,约占50%~60%,其次是红砂岩、泥质岩,缺硫为30%~40%,这些是江西省急需施用硫肥的土壤。水稻土以黄砂泥田、麻砂泥田、红砂泥田、鳝泥田等土属缺硫面积最多,全省缺硫水稻土面积约为103.8万hm2,约占水稻土面积的34%。

关键词: 土壤有效硫;农田土壤;丰缺现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锐劲特、大功臣防治稻瘿蚊田间药效试验与示范

江西农业学报 1998

摘要:1996~1997年进行了“锐劲特”、“大功臣”防治稻瘿蚊田间药效试验与示范。结果表明:25%“锐劲特”FS和5%“锐劲特”SC拌种对晚稻秧田稻瘿蚊的防效分别可达71.82%~100%和100%,但大田的防效较低;0.3%“锐劲特”GR以19.5kg/hm2在本田撒施的防效也较低。用10%“大功臣”WP拌种、秧田喷雾、本田撒施,对稻瘿蚊均有较好的防效,可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 稻瘿蚊;锐劲特;大功臣;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西红壤性水稻土肥力特性及其管理

江西农业学报 1998

摘要:江西红壤性水稻土为202.8827万hm2。其肥力特征:1.土壤三要素营养不平衡,中低产田占70.00%;2.缺硼钼少硅硫锌,影响土壤养分平衡;3.灌溉水能提供稍多Ca、Mg,少量S、Si、K、N,以补充土壤养分不足;4.耕层浅薄,障碍因素较多。管理:1.深耕培肥,增加土壤有机质;2.坚持有机无机肥配合,提高稻田肥力;3.合理施肥,协调养分平衡;4.开沟排水、搞好稻田沟系建设;5.水旱轮作、改革耕作制度。

关键词: 肥力;养分平衡;土壤有机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二晚抛栽稻播种量、化控措施与抛栽秧龄的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1998

摘要:研究表明,随着秧龄的延长,盘育秧的秧苗素质越来越不如湿润秧,主要表现为植株矮小,茎细,单株叶面积小,百苗干重轻,分蘖停止早并出现大量夭亡;稀播能改善秧苗素质,减少串根,采用两次化控控制株高,促进分蘖,减少串根有一定效果,抛栽稻和手插稻比较,在经济性状上表现为穗数增加,每穗粒数减少,结实率与千粒重降低;不同秧龄抛栽,早抛的各项经济性状均比晚抛的好,产量比晚抛的高,特别是秧龄超过30d抛栽,产量减少明显。最后讨论了二晚抛栽稻的育秧技术。

关键词: 二季晚稻;抛秧;育秧;秧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