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张祥喜(精确检索)
49条记录
金边瑞香根腐病药剂防治研究初报

江西农业学报 1999

摘要:由镰孢菌(Fusariumsp.)引致的根腐病是金边瑞香上的一种重要病害,近年来在江西省大余县广泛发生。室内药剂筛选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花圃管理水平较好的情况下,配合使用50%扑海因WP1000倍、50%福美双WP500倍或25%TiltEC1500倍药液,浇灌2~3次,防治金边瑞香根腐病的效果一般可以达到65.0%~100%,平均75%左右。

关键词: 金边瑞香;根腐病;杀菌剂;病害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耐低磷油菜品种的初步筛选

江西农业学报 1999

摘要:通过不同施磷水平处理的盆栽试验,测定了15 个油菜品种的地上部、地下部干重和植株总磷含量,并对参试品种进行了耐低磷能力评价。试验结果表明:油菜耐低磷能力存在基因型的差异,通过研究低磷条件下植株生理变化来进行耐低磷油菜品种的筛选是可行的。

关键词: 油菜 耐低磷品种 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蚕抗菌肽对花生青枯病菌的抑制作用初报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结果表明,家蚕抗菌肽对花生青枯病具有抑制作用。家蚕抗菌肽粗制品用量在20~25μl/孔时,抑制效果较明显。花生青枯病病菌的生长速率与家蚕抗菌肽浓度对数值间呈负相关。

关键词: 家蚕,抗菌,花生青枯病,抑制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粒黑粉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1997

摘要:本文描述了病菌的培养特征,研究了营养、温度、光照、pH值等对病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蔗糖为碳源、天门冬酰胺为氮源、温度28℃、pH值5~7时,病菌生长最适宜,光照无影响;明确了杀菌剂的抑菌作用为三唑酮>退菌特>多菌灵;测定病菌致病力结果表明病菌尚无生理小种的分化。

关键词: 稻粒黑粉菌;生物学特性;杀菌剂;致病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粒黑粉菌冬孢子萌发的影响因素和休眠期的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1994

摘要:本文详尽地描述了病菌冬孢子萌发的过程和形态特征,并研究了各种因素对病菌冬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中、室温30~32℃、太阳光照下、pH16~7、氧气充足的条件下,最适宜冬孢子萌发,产生的担孢子量也最多;约2%的冬孢子休眠期约一个月,但多数冬孢子需要体眠5~6个月;冬孢子室内保存有约2年的生命力,以保存7~12个月的冬孢子萌发率最多。

关键词: 稻粒黑粉菌,冬孢子萌发,休眠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品种资源抗(耐)菌核病田间鉴定分析

江西农业学报 1993

摘要:对来源于德国、瑞典、日本、中国等15个国家的油菜品种资源田间鉴定抗(耐)菌核病性的结果表明:免疫品种有43份,高抗(耐)品种有194份,中抗(耐)品种有100份,低抗(耐)品种有201份,感病品种有151份,分别占有效鉴定总数689份(次)的6.24%、28.16%、14.51%、29.17%、21.92%。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油菜品种资源抗(耐)菌核病性的评价方法。

关键词: 油莱 抗性鉴定 菌核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稻粒黑粉病为害损失测定及防治指标的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1993

摘要:稻粒黑粉病已成为杂交制种及不育系繁殖的一个重要病害。它对产量影响的直接原因是减少了单穗实粒重,增加了病粒率。分析结果表明,正常情况下的损失率应低于病粒率,每穗病粒数的多少对千粒重和结实率的影响不大。模拟为害发病率(X)与损失率(Y)的关系,可建立江农ⅡA/HR1004和汕A/桂33的损失预测方程分别为Y_1=-0.1036+1.0211X,Y_2=-0.0335+1.0528X。结合目前防治费用、产品价格和防治效果,本文估算了不同产量水平的允许损失率,并提出目前的防治指标为3%~5%。

关键词: 稻粒黑粉病 为害损失 防治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粒黑粉病的发生与穗层及包颈关系的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1992

摘要:本调查研究分析表明杂交稻制种田母本稻粒黑粉病的发生与穗层及包颈有很大的关系,穗层越高,发病率越低。主茎高度低于分蘖,发病率则明显高于后者,在重病田中这一关系表现得更为明显;同一蘖位中,下层穗发病率为上层穗的2.34~4.69倍。包颈率与发病率呈正相关。6184/006。江农ⅡA/HR1004两组合株高(简称A.B组合株高)相当,其包颈率B/A=2.36,发病率B/A=3.59;同一穗层中,包颈株的病粒率明显高于不包颈株;如果包颈率较低,包颈对病粒率影响较小。

关键词: 稻粒黑粉病 水稻穗层 水稻包颈 水稻穗高 病粒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边际分析法在确定最佳用药量中的应用

江西植保 1988

摘要:在一种新农药的药效试验中,我们常根据防效来确定最佳用药量(姑且称之为"药效确定法"),或凭经验,认为只要防效达到80~100%,就断定可以大面积推广使用,忽略了这样的用药量是否经济合理。Hillebrandt(1960)第一次将边际分析理论应用到害虫防治上来。当药剂处理的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2345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