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辣椒花器性状与果实性状的遗传相关及因子分析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掌握1 a生辣椒花器性状和果实性状的变化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对1 a生辣椒4个变种29份材料的8个花器性状和4个果实性状进行了遗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花器性状和果实性状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其变异系数(CV)范围为13.10%(花纵径)~86.81%(单果重);遗传力在30.81%(果纵径)~88.73%(子房横径);8个花器性状与4个果实性状之间存在较为紧密的相关关系。因子分析表明:12个花器及果实性状集约于3个主因子上,F1为横茎/重量因子,F2为纵径因子,F3为形态指数因子,这3个主因子对变异的累计贡献率达84.83%,保持了12个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


辣椒属栽培种主要表型性状的因子分析
《中国蔬菜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应用因子分析,将辣椒属5个栽培种96份种质资源的14个表型性状集约于5个主因子上,F1为果实质量因子,F2为株型因子,F3为果形因子,F4为熟性因子,F5为辣味因子。这5个主因子对变异的累计贡献率在80%以上,基本保持了14个表型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采用正交因子和斜交因子模型分析了表型性状间的遗传作用关系,并探讨了各因子间的关系及其生物学意义。


辣椒始花节位遗传研究
《园艺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和经典遗传学方法对特早熟辣椒‘B9431’与‘吉林长椒’杂交组合多个世代群体始花节位进行了联合分析,结果表明:‘B9431’始花节位受1对隐性等位主基因控制,B9431×吉林长椒始花节位遗传符合1对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该杂交组合的B1、B2和F2群体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83.72%、76.56%和86.63%,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10.96%、18.58%和7.94%。


早熟丰产辣椒新品种赣丰5号的选育
《中国蔬菜 》 2002 北大核心
摘要:赣丰 5号是以早熟抗病辣椒自交系B94 0 4 为母本 ,抗病长果辣椒B92 7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辣味型一代杂种。早熟 ,定植至采收约 40~ 45d(天 ) ,一般产量为 2 0 0 0kg·(6 6 7m2 ) -1。抗病抗逆性强 ,适宜于长江流域春季早熟栽培。果实长牛角形 ,纵径 17.0cm ,肩横径 2 .5cm ,肉厚 0 .2 5cm。果色绿 ,光滑 ,味辣 ,商品率高 ,耐贮运。已在江西、湖北、四川、重庆、广西、云南等地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