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沼液化肥配施对旱地红壤花生养分吸收分配和产量的影响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为明确最佳沼液化肥配施比例下旱地红壤花生产量、各生育期生物量积累变化规律及其对氮、磷养分吸收的规律,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相同N-P2O5-K2O(120-90-135 kg·hm-2)施用量条件下,不同沼液还田量(以总氮计)对花生各生育期生物量积累,氮、磷养分吸收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沼液还田处理产量较不施肥和单施化肥分别显著增加44.50%~55.70%和10.80%~19.40%,当沼液还田比例(以总氮计)达30%时产量最高,为3 588 kg·hm-2。相关分析发现沼液还田量(以总氮计,x)与花生产量(y)呈极显著相关,回归方程为y=-1.136 5x2+59.112x+2 988.3(R2=0.98,P<0.01)。当沼液还田比例(以总氮计)达30%时,开花期、结荚期和收获期生物量积累较其他处理分别增加7.29%~56.69%、11.24%~100.44%和9.33%~62.17%;氮积累量分别增加16.58%~77.53%、4.99%~113.74%和1.81%~58.58%;磷积累量分别增加4.99%~113.74%、3.06%~127.18%和12.56%~62.17%。同时,该处理收获期籽粒中全氮、全磷积累量占总生物量总氮、总磷积累量的比例较其他处理分别提高3.27%~23.89%和2.72%~19.34%。可见,沼液还田比例(以总氮计)达30%时,一方面提高了开花期、结荚期和收获期植株对土壤中速效氮、磷的吸收,另一方面促进了收获期植株所吸收氮、磷向籽粒中的转移。因此,30%的沼液还田比例(以总氮计)显著提高了花生产量、各生育期生物量积累和植株对土壤中氮、磷的吸收利用,适宜在旱地红壤花生产区推广。
关键词: 沼液 化肥 产量 生物量 氮、磷吸收积累 肥料利用效率


氮、磷、钾肥料用量对泉薯9号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 》 2016
摘要:研究了氮、磷、钾肥不同用量(N:0、60、120、180 kg/hm2;P2O5:0、45、90、135 kg/hm2;K2O:0、90、180、270 kg/hm2)对泉薯9号在红壤旱地上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对甘薯营养生长和产量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甘薯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主茎长、一次分枝数、一次分枝长、全株叶片数和甘薯产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磷肥对甘薯营养生长影响较小,不同用量之间的甘薯营养生长指标差异不显著,但磷肥对甘薯产量有明显的影响,随着磷肥用量的增加,产量呈抛物线形态。施钾在0~180 kg/hm2之间对甘薯营养生长的影响较小,当用量达270 kg/hm2时,则对甘薯营养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钾肥有利于提高产量,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甘薯产量呈直线增长趋势。


不同间作方式对共生期木薯-花生生长发育、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 2016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间作方式对不同间作方式对共生期木薯-生生长发育、产量及经济效益。[方法]试验以木薯净作(M1)、花生净作(M2)为对照,研究了木薯间作1行、2行、3行花生(M3、M4、M5)对共生期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间作对木薯、花生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均有影响。木薯与花生存在竞争生长关系,株高协同增高,在间作后期,在无氮时以M1、M2和M5的株高较高,而施氮时以M3、M4株高较高;间作提高了叶片温度,但不同间作处理间无明显规律。间作提高了干物质总产量,在块根膨大期和膨大期30 d,干物质总产量以M5最高,而在块根膨大期60 d以M4最高。间作降低了单一作物产量,但提高红壤旱地经济效益;不施氮和施氮时木薯产量分别下降25.35%、14.55%,花生产量分别下降28.76%、52.60%,而经济效益增加了72.90%、56.82%。[结论]与净作相比,木薯间作1行、2行和3行花生均提高了经济效益,且随间作行数增加而增加。


应用捕食螨防治蓟马研究进展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捕食螨是控制害虫(螨)的重要因子之一,主要用于防治叶螨、蓟马、粉虱等有害生物。应用捕食螨防治蓟马已有30多年的历史,20世纪主要应用于欧洲国家,目前已在世界范围应用。得益于捕食螨的产业化发展,捕食螨的应用成本大大降低,捕食螨的应用减轻了化学农药带来的弊端。迄今为止,用于防治蓟马的捕食螨研究较深入的主要是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Hughes)和黄瓜新小绥螨Neoseiulus cucumeris(Oudemans)等能够规模化饲养的种类。捕食螨防治蓟马的早期研究主要集中于防治烟蓟马Thrips tabaci Lindeman,近几年,研究热点为应用斯氏钝绥螨Amblyseius swirskii(Athias-Henriot)防治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我国已引进该品种。捕食螨防治蓟马技术主要应用于温室蔬菜及观赏植物,应用时需要一定的释放方法及其他配套害虫治理方法。


丝瓜花粉对少毛钝绥螨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植物保护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丝瓜花粉是饲养捕食螨的常用替代食物,本研究旨在评价应用丝瓜花粉饲养少毛钝绥螨的可行性。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25、30、35℃下少毛钝绥螨以丝瓜花粉为食物后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力。在25~35℃下,卵至成螨发育历期为3.63~6.96d,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逐渐缩短,存活率为82.69%~88.46%。30℃时,总产卵量最高,为41.27粒,净生殖率最高为18.15。产卵持续期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内禀增长率在30℃、35℃下显著高于25℃时,最高值为30℃下的0.203。本研究表明,丝瓜花粉是饲养少毛钝绥螨较好的替代食物。


重金属对芝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亚热带植物科学 》 2016
摘要:采用培养皿滤纸发芽法研究镉(Cd2+)、镍(Ni2+)、铬(Cr6+)、汞(Hg2+)、铅(Pb2+)等5种重金属离子对芝麻Sesamum indicum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重金属离子胁迫对芝麻种子露白萌发影响较小,对胚根生长影响最大;随着重金属离子浓度增加,芝麻幼苗芽长、根长和鲜重减小;在Cd2+、Ni2+和Cr6+浓度20 mg·L-1,Hg2+浓度50 mg·L-1,Pb2+浓度100 mg·L-1时,芝麻种子萌发后胚根基本不生长,难以成苗,这些浓度可视为对应重金属离子对芝麻种子萌发毒害的致死浓度。综合比较,5种重金属离子对芝麻种子萌发及芽期幼苗生长的毒害程度依次为Ni2+>Cr6+>Cd2+>Hg2+>Pb2+。


桑叶粉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肉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桑叶粉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肉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始重[(87.10±5.33)kg]基本一致的健康"杜×大×长"三元杂交育肥猪16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含5%、10%、15%桑叶粉饲粮,试验期5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饲粮中添加5%和10%的桑叶粉对育肥猪平均日增重影响不显著(P>0.05);添加15%的桑叶粉显著降低育肥猪平均日增重和显著提高料重比(P<0.05)。2)添加5%和10%桑叶粉对屠宰后45 min、24 h肌肉剪切力和p H影响不显著(P>0.05),可提高肌肉的大理石纹评分,但差异不显著(P>0.05);当桑叶粉添加15%时,平均背膘厚和肌肉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P<0.05)。3)添加5%、10%、15%桑叶粉能显著提高肌肉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P<0.05),降低肌肉中丙二醛的含量(P>0.05),有效提高肌肉的抗氧化能力。4)添加5%、10%、15%桑叶粉血清尿素氮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脂肪酶活性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中添加15%桑叶粉能显著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含量(P<0.05)。综合各项指标,饲粮中添加10%的桑叶粉对育肥猪生长速度影响较小,但可有效提高肉品质。


施氮和接种根瘤菌对红壤旱地花生生长及氮素累积的影响
《核农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南方红壤旱地施氮和接种根瘤菌对花生生长和氮素累积的影响,以花生品种粤油256为材料,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设置9个处理:不施氮肥(N0)、50%施氮量(N_(50%))、75%施氮量(N75%)、100%施氮量(N_(100%),当地习惯施氮量135 kg·hm~(-2))、125%施氮量(N_(125%))、150%施氮量(N_(150%))、50%施氮量+接种根瘤菌(N_(50%)+RI)、75%施氮量+接种根瘤菌(N_(75%)+RI)、100%施氮量+接种根瘤菌(N_(100%)+RI),研究花生的生长发育状况、产量提升水平、氮素累积特征及氮肥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在红壤旱地上适量施氮会促进花生生长,过量施氮会产生不利影响。单施氮肥时的增产幅度在9.8%~13.5%之间,以N75%的产量最高,为4 651.0 kg·hm~(-2)。合理施氮配合接种根瘤菌对花生的生长发育促进明显,所有处理中以N75%+RI的产量最高,达到5 169.1 kg·hm~(-2),但施氮不足(N_(50%))时接种根瘤菌的效果微弱。所有处理的花生氮素累积均可用Logistic方程拟合,适量施氮(≤N75%)可以提高花生氮素累积的最大速率vmax,使之出现时间tmax略有提前,但氮素快速累积的持续时间Δt较短;过量施氮(>N100%)会使Δt过长,v_(max)降低、t_(max)推迟;而适量施氮配合接种根瘤菌处理的v_(max)较高,tmax出现时间及Δt时长适中。所有处理中以N75%+RI的氮肥农学利用率和吸收利用率最高,其氮肥偏生产力和生理利用率也较高,因此,本试验条件下以施氮101.25 kg·hm~(-2)(N75%)配合接种根瘤菌的效果最佳。本研究结果为我国南方红壤区花生的高产高效种植、科学合理施肥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花生 施氮量 根瘤菌 生长 氮素累积 Logist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