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742条记录
常温下热鲜猪肉中沙门氏菌生长预测模型的建立

食品工业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建立了热鲜猪肉中沙门氏菌在消费者习惯放置温度下的生长模型,通过对沙门氏菌的生长预测,为安全消费热鲜猪肉提供预警技术。对无菌热鲜猪肉片表面进行沙门氏菌人工接种后,置于7℃,12℃,15℃,18℃,22℃,25℃,28℃和30℃温度下储存,根据不同的温度设置不同的时间间隔进行沙门氏菌计数,并绘制生长曲线。采用修正的Gompertz方程和Baranyi & Roberts方程对生长曲线进行一级模型拟合,以平方根方程为基础建立二级模型。通过对预测模型的可靠性比较分析,得出通过修正的Gompertz方程建立起来的预测模型偏差因子(Bf)为0.916 3,准确因子(Af)为1.092 7,均方根误差(RMSE)为0.017 9,通过Baranyi & Roberts方程建立起来的预测模型偏差因子(Bf)为0.990 2,准确因子(Af)为1.038 3,均方根误差(RMSE)为0.010 1。因此得出,在7℃~30℃的习惯放置范围内,Baranyi & Roberts方程能更好地拟合热鲜猪肉中沙门氏菌的生长曲线,基于该方程所建立的预测模型能更好地进行该环境下沙门氏菌的生长预测。

关键词: 热鲜猪肉 沙门氏菌 常温 生长预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季超级稻“三高一保”栽培的产量形成特征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三高一保"栽培模式下双季超级稻的产量形成特征,在江西省南昌以超级早稻金优458和超级晚稻淦鑫688为材料进行3年5季的田间试验,比较了"三高一保"栽培和常规栽培下产量、库容、干物质生产与分配、根系生长及养分吸收特性差异。结果表明,与常规栽培相比,"三高一保"栽培显著提高了双季超级稻产量,早、晚稻产量分别提高了15.1%和18.2%(P<0.05);"三高一保"栽培不仅能显著增加双季超级稻的颖花量和库容量,而且能提高全生育期的LAI、生育后期叶片净光合速率,增加干物质生产量,同时提高茎鞘输出率,增加穗部干物质分配的比重。"三高一保"栽培促进根系生长,提高全生育期根系干物质量和根系活力,增加养分吸收量。由此可见,双季超级稻"三高一保"栽培可以扩库增源促流、促进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这是其增产的重要生理基础。

关键词: 栽培模式 双季超级稻 产量 生长特性 养分吸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双季稻品种在江西2种土壤类型稻田的产量及氮、磷肥效应研究

杂交水稻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江西省大面积种植的10个早稻和10个晚稻品种为材料,分别在冲积土和红壤土2种类型稻田种植,研究早、晚稻品种在正常施肥(NPK)、不施氮肥(PK)和不施磷肥(NK)3种处理条件下的产量表现及其对土壤氮、磷素依存率和氮、磷肥贡献率的差异。结果显示,2种土壤上各水稻品种的产量总体上表现为冲积土>红壤土;早稻品种淦鑫203、先农29和晚稻品种新优752在2种土壤类型稻田同时具有高产和高氮、磷利用率特性,是较理想的品种;在施肥量上,双季稻品种在2类土壤稻田宜保持正常氮肥用量,但应适当减少磷肥用量,且冲积土稻田磷肥用量要少于红壤土稻田。

关键词: 双季稻 土壤类型 氮肥利用效率 磷肥利用效率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绿肥科研60年回顾与未来展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梳理了建国后我国绿肥生产与科研的发展历程,回顾了各时期的主要工作和成就,提出了绿肥行业未来发展建议。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今的60年里,我国绿肥生产和研究经历了繁荣、萧条、恢复三大时期。二十世纪50~80年代初的近30年是生产繁荣、科研经验累积时期。科学家对大量历史经验和科学成果进行了总结提升,提出了"以磷增氮"、"磷肥治标,绿肥治本"、"起爆效应"等经验、技术和理论;组建了全国绿肥试验网。绿肥生产于二十世纪70年代达到最高峰,面积最高年份约1300万公顷。二十世纪80年代至本世纪初的20多年里绿肥生产萧条,绿肥面积下降至约200万公顷。绿肥科研方面,全国绿肥试验网组织了全国性协作研究,推动了绿肥学科的系统进步;90年代,着眼提升综合经济效益开展工作,积极寻找绿肥发展途径,为我国的绿肥事业积累了许多经验和资源;研究制订了中国绿肥区划,整理鉴定了一批绿肥资源,选育出一批丰产性能好的绿肥新品种,评选出具有综合效益的绿肥种植利用模式,明确了绿肥提高土壤有机质的效果及其作用条件,出版了一批具有重要价值的绿肥文献。2007年以来,绿肥生产回升,科研快速恢复。国家和部分省份实施了绿肥补贴试点,绿肥科研专项"十一五"、"十二五"期间连续实施,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获准建设。通过绿肥科研专项的实施,绿肥种质资源条件进一步完善,绿肥轻简化生产水平大大提升,一批生产新方式、新技术被研发运用,基于绿肥的高产稳产及清洁生产技术体系广泛推广。证明了绿肥在有效促进作物养分供给、保障作物稳产高产、全面改善土壤物理、化学、生物性状以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的作用。60年的实践证明,绿肥是农作物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绿色农业的有效技术支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将主导今后农业生产。未来,绿肥科研要围绕种质资源利用与创新、轻简化高效生产、绿色生产模式构建、绿肥供肥与培肥技术及机制、绿肥产业增值增效路径、宏观战略及产业经济等绿肥产业的全链条,研发关键技术,解决生产难题,夯实理论基础,努力形成适应新形势的绿肥生产技术与理论体系。

关键词: 绿肥 科研 回顾 成就 展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云英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中内参基因的选择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中,选择合适的内参基因是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先决条件。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基因组信息匮乏,内参基因的选择尤为重要。本研究筛选了7个持家基因GAPDH、Cons7、ELF1B、Tubulin、Ubiquitin E2、Actin A以及Actin 20,利用qRT-PCR技术研究持家基因的表达情况,并采用GeNorm、NormFinder和Best Keeper软件,分析其在紫云英不同组织(根、茎、叶、花和荚果)和不同非生物胁迫(干旱胁迫、涝胁迫、盐胁迫、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胁迫)条件下叶片中的表达稳定性。结果表明,7种内参基因在紫云英不同的组织器官和不同的胁迫处理分析中,稳定性表现不尽相同。Cons7在盐胁迫和涝胁迫处理下最稳定,Tubulin、Actin 20和GAPDH分别在不同组织、ABA处理和干旱胁迫下表达最稳定。因此,采用qRT-PCR分析紫云英不同器官组织中的基因表达差异时,可选择Tubulin作为校正内参基因;而比较脱落酸处理、盐胁迫和涝胁迫处理时,可选择Cons7作为校正内参基因;比较干旱胁迫处理时,选择GAPDH作为校正内参基因。本研究结果为研究紫云英不同生理过程中目的基因表达提供了稳定可靠的内参基因。

关键词: 紫云英 实时荧光定量PCR 内参基因 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能源价格变动对稀土企业投资影响的实证分析

统计与决策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文章基于稀土行业上市公司2005—2015年期间财务报表数据,借助动态面板GMM模型实证检验和分析了能源产品价格的变动对我国稀土企业生产性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能源价格上升对企业投资具有负向的影响;企业主营业收入增长与企业投资增长成正向关系;能源价格的增长会削弱主营业收入增长对企业未来投资力度的正向影响;为了维持长期产品预期需求,企业短期内会调整实际投资水平。

关键词: 能源 稀土 动态面板 企业投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艾叶对热应激蛋鸡抗氧化功能、产蛋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评价艾叶缓解蛋鸡热应激效应及适宜添加水平,本研究测定了艾叶提取物中抗氧化成分含量及体外抗氧化性能,研究了艾叶对热应激条件下蛋鸡抗氧化功能、产蛋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720只38周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20只,即常温对照组、高温对照组、常温艾叶组、高温低艾叶组、高温中艾叶组、高温高艾叶组。常温和高温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常温艾叶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艾叶粉,高温艾叶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2.0%、3.0%艾叶粉。预试期为7d,正试期21d,记录生产性能指标并测定鸡蛋品质,每7d测定1次血清抗氧化及应激指标。结果显示,艾叶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成分和清除自由基能力,总黄酮含量为87.78mg/g,总多酚含量为126.57mg/g,维生素C含量为3.12 mg/g,清除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及DPPH自由基的半数有效剂量分别为356.86μg/mL、76.84μg/mL、293.67μg/mL。在常温条件下,蛋鸡日粮中添加艾叶对蛋鸡生产性能、产蛋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在高温应激条件下,蛋鸡采食量和产蛋率显著降低,料蛋比升高(P<0.05),在蛋鸡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艾叶14d时,与高温对照组相比,蛋鸡采食量无显著变化(P>0.05),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显著提高,丙二醛及皮质醇含量显著降低(P<0.05);产蛋率提高及料蛋比降低(P<0.05),且能显著改善蛋黄颜色、降低胆固醇含量(P<0.05)。试验结果表明,艾叶具有较好的体内外抗氧化能力,在热应激条件下蛋鸡日粮中添加2%的艾叶可以一定程度增强蛋鸡抗热应激能力,提高蛋鸡产蛋性能并改善鸡蛋品质。

关键词: 艾叶 抗氧化功能 产蛋性能 蛋品质 热应激 蛋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豆蔻酸对茄子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分析了化感物质豆蔻酸对茄子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理功能类群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豆蔻酸处理显著增加了茄子根际微生物生理类群数量,细菌菌群数随处理浓度增加而逐渐增加;硝化细菌与纤维素分解菌数量变化一致,1.00 mmol/kg豆蔻酸处理的数量最多;0.05~1.00 mmol/kg豆蔻酸处理的固氮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与对照相比,豆蔻酸处理后土壤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增加,脲酶在中高浓度豆蔻酸处理中显著增加,蛋白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但各处理浓度之间差异不大。豆蔻酸处理明显增加了茄子株高和茎粗。

关键词: 茄子 化感物质 豆蔻酸 土壤微生物群 土壤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蜜蜂成虫工蜂肠道可培养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微生物学通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2种蜜蜂(健康意大利蜜蜂和健康中华蜜蜂)成虫工蜂肠道可培养细菌的群落结构组成。【方法】利用16S r RNA基因的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分析技术,结合菌落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特征鉴定细菌种类。【结果】从2种蜜蜂成虫工蜂肠道200株可培养细菌得到18种不同细菌遗传型,分属于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弧菌科(Vibrionaceae)和肠球菌科(Enterococcaceae)3个科。其中肠杆菌科是肠道可培养细菌最优势的细菌种类。同样以序列相似性大于97%的菌株归为相同细菌种类为标准,找到了2种蜜蜂可培养细菌的共有菌种,结合菌落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特征鉴定,确定肠道可培养细菌为肠杆菌属8株,克雷伯氏菌属1株,肠球菌属2株,以及气单胞菌属1株。【结论】通过研究健康意大利蜜蜂和中华蜜蜂成虫工蜂肠道可培养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可为开展蜜蜂的微生态研究提供基础性资料。

关键词: 蜜蜂 16S rRNA基因 肠道细菌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群落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桔青霉素的不确定度分析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食品中桔青霉素残留量测定的不确定度进行评估。依据JJF 1135-2005《化学分析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和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规定的测量不确定度的基本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分析食品中桔青霉素的不确定度来源,通过对不确定度分量进行量化和合成,得出当食品中桔青霉素残留量为154μg/kg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8.6μg/kg(k=2)。评定结果表明,影响检测结果的主要因素为标准曲线拟合、样品前处理过程和测量重复性等。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食品 桔青霉素 不确定度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