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毒死蜱在大豆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与最终残留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祥喜 1 ; 廖且根 1 ; 袁丽娟 1 ; 张莉 1 ; 向建军 1 ; 刘康成 2 ; 吴牧晨 2 ; 张大文 1 ;

作者机构: 1.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研究所

2.江西省吉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大豆;毒死蜱;消解动态;最终残留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2023 年 001 期

页码: 77-8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阐明毒死蜱在防治大豆食心虫过程中的残留消解特性,评估其使用安全风险,本研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UPLC-MS/MS)分析了毒死蜱在大豆植株、全豆或大豆籽粒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与最终残留。结果表明:在2 250 g·hm-2×1次和1 500 g·hm-2×2次的试验剂量条件下,毒死蜱在大豆植株中的原始沉积量达17.24~19.69 mg·kg-1,残留消解曲线分别为Ct=17.403 0e-0.165t和Ct=12.039 0e-0.122 t,半衰期分别为3.5和2.7 d。毒死蜱在全豆中原始沉积量较低,为1.78~2.98 mg·kg-1,药后1~3 d消解平缓,5~10 d消解较快,10 d后又趋于平缓,2 250 g·hm-2×1次、1 500 g·hm-2×2次试验剂量条件下的残留消解曲线分别为Ct=2.136 3e-0.217 t和Ct=2.684 7e-0.199 t,半衰期分别为4.0和3.0 d,比在植株中的半衰期长0.3~0.5 d。药后0~21 d全豆中毒死蜱残留量均超过0.02 mg·kg-1的国家限量标准,此时间段内采摘菜豆食用具有潜在食用安全风险。毒死蜱在土壤中的原始沉积量虽然较低,但其消解速度较慢,特别是在超推荐剂量情况下使用,药后28 d仍然有较高的残留。按照推荐剂量在大豆上施药2次,药后14,21,28 d大豆籽粒中均未检出毒死蜱残留,表明毒死蜱可用于大豆的安全生产。

  • 相关文献

[1]近红外光谱结合膜富集技术测定大米中毒死蜱农药残留. 严寒,郭平,骆鹏杰,文建萍,范苑. 2017

[2]有机磷农药毒死蜱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谢明,徐昌旭,张艳军. 2011

[3]红壤旱地花生//大豆不同间作模式对作物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吴艳,肖国滨,黄天宝,李亚贞,郑伟,肖小军,肖富良,吕伟生,叶川. 2018

[4]南方大豆核心种质主要农艺及产量性状的表型多样性评价. 王瑞珍,赵朝森,程春明,邱丽娟,刘章雄,赵现伟. 2010

[5]江西省大豆种质资源7S和11S球蛋白及其亚基相对含量分析. 赵现伟,赵朝森,王瑞珍,郭兵福,王蓉蓉,曹小新,周金苟. 2019

[6]江西省豆类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分析. 柳开楼,张景云,黄庆海,王志美,吴艳,张大文,袁丽娟,王春娥,周会汶,陈红兵,王水兴,曾招圣,黄天宝,朱德彬. 2023

[7]江西大豆种质资源表型及品质性状综合分析与评价. 赵朝森,王瑞珍,李英慧,邱丽娟,赵现伟,郭兵福. 2019

[8]新时期江西大豆生产与发展的探讨. 程春明,王瑞珍,吴问胜,赵朝森. 2008

[9]大豆种子活力基因型差异的研究. 程春明,王瑞珍,吴问胜. 2003

[10]大豆醛酮还原酶超家族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厉苏宁,赵现伟,孙丽萍,赵朝森,王瑞珍,郭兵福. 2022

[11]大豆蚜虫生物型鉴定初探. 张俊杰,王瑞珍,肖亮,钟云鹏,王彪,武天龙. 2013

[12]大豆巢式关联作图(NAM)群体构建及花色和种皮色遗传分析. 宋健,熊亚俊,陈伊洁,徐瑞新,刘康林,郭庆元,洪慧龙,高华伟,谷勇哲,张丽娟,郭勇,阎哲,刘章雄,关荣霞,李英慧,王晓波,郭兵福,孙如建,闫龙,王好让,姬月梅,常汝镇,王俊,邱丽娟. 2024

[13]江西秋播不同来源大豆品质性状鉴定及优异种质筛选. 赵朝森,赵现伟,郭兵福,孙丽萍,厉苏宁,王瑞珍. 2022

[14]大豆蛋白含量新位点qPRO-19-1的定位. 武阳春,郭兵福,谷勇哲,栾晓燕,邱红梅,刘鑫磊,李海燕,邱丽娟. 2021

[15]赣豆5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王瑞珍,程春明,吴问胜,方又平,熊文华,方先兰. 2007

[16]春大豆翻秋及秋大豆窄行密植的研究. 胡水秀,王瑞珍,吴问胜.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