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叶片解剖结构性状的17份江西茶树种质资源综合评价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基于叶片解剖结构性状,对江西地方茶树种质资源进行综合评价,旨在为江西茶树新品种选育及特色茶产品开发提供理论参考及优异资源。【方法】以17份江西茶树资源为材料,对16项叶片解剖结构性状进行观测与遗传多样性分析,并间接鉴定其抗逆性、适制性和生产力水平,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聚类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7份江西茶树资源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幅为0.88~2.09,变异系数范围为7.73%~63.70%,抗寒性平均得分为1.35,生产力平均指数为2 031.43。近一半的茶树资源适制绿茶和乌龙茶,少数适制红茶或红、绿茶兼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茶树抗旱性指标进行评价,发现抗旱性前6位茶树资源由强至弱依次为赣茶3号、程风绿、赣茶2号、遂川种、靖安白叶和杏林。经主成分综合得分计算结合聚类分析表明,排名前3的茶树依次为赣茶3号、程风绿、杏林,主要聚在第Ⅰ、Ⅱ类,其叶片栅栏组织较发达,适制绿茶、乌龙茶;而得分较低的2份修水野生茶树资源九龙1号和九龙2号,主要聚在第Ⅲ类,其叶片海绵组织较发达,可作为宁红茶品种改良的亲本材料。【结论】17份江西茶树种质资源展现出较强的耐寒、抗旱能力及高潜在生产力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赣茶3号、程风绿、杏林综合性状优良,可在江西绿茶品种选育及茶产品开发方面加以利用。
关键词: 茶树种质资源 江西 叶片解剖结构 主成分分析 隶属函数法 综合评价
不同种植方式及生长年限的铜鼓多花黄精营养品质分析及其评价体系的构建
《食品工业科技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系统探究铜鼓多花黄精的营养品质并构建其评价体系,本文比较分析了不同种植方式和生长年限的铜鼓多花黄精23种营养品质指标,并通过相关性、因子和聚类分析构建了其营养品质评价体系。结果显示大棚种植(GP)多花黄精中的醇溶性浸出物、蛋白质、必需氨基酸、药用氨基酸、灰分及5种常量矿物元素含量均最高,且必需氨基酸营养评分也最高。露天种植(OP)多花黄精中的多糖和皂苷含量最高。林下种植(UP)4种微量元素(Fe、Mn、Zn和Se)含量最高。而野生(W)多花黄精的黄酮和总酚含量最高。随着多花黄精生长年限的延长,多花黄精中醇溶性浸出物、脂肪和多糖含量逐渐增加,而皂苷、黄酮和总酚含量无显著性变化(P>0.05)。但多花黄精的淀粉、粗纤维、蛋白质、灰分、必需氨基酸营养评分、矿物元素等物质含量均与生长年限呈负相关性,其中以GP下降趋势最为明显。通过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将22项营养品质指标简化为13项指标,进而采用主成分分析建立了多花黄精营养品质综合评价模型,发现8种铜鼓多花黄精样品营养品质综合评分(-1.331~1.161)大小顺序为GP-3>UP-3>W-4>GP-5>GP-4>OP-3>UP-4>OP-4,即GP-3的营养品质最佳,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铜鼓多花黄精营养品质综合评分6级标准。本研究成果将为筛选最佳营养品质的铜鼓多花黄精原料进行高价值产品开发或品种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多花黄精 营养品质 种植方式 主成分分析 评价体系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不同品种芦笋品质的综合评价
《江西农业学报 》 2024
摘要:为建立一种基于不同芦笋品种的综合评价方法,以4个芦笋品种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品种芦笋的品质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16个品质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中2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87.687%,其包含了芦笋品质指标的大部分信息;结合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将16个品质指标简化为蛋白质、芦丁、皂苷、Mn、Se、Ca、Fe、Na、K、Zn等10个关键指标,并对关键指标进行了隶属函数分析和排名,该分析结果与主成分综合评价函数的结果一致;4个芦笋品种的综合品质排序依次为井冈红>井冈111>鲁芦笋1号>特利龙.
甘蓝型油菜耐密性综合评价及其鉴定指标筛选
《江西农业学报 》 2024
摘要:以从江西省油菜主产区收集到的109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系)为材料,分析了不同密度条件下根茎粗、株高、角果层厚度、分枝数、主花序长、主花序角果数、结角密度、单株角果数、角果粒数、千粒重、角粒重、单位角果皮面积、单株生物量、经济系数、产量等性状的基因型差异,以各性状的耐密系数作为衡量耐密性的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法,对不同基因型油菜进行了耐密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油菜品种(系)各性状对密度的反应不同,基因型间差异显著.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15个单项指标综合成7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可代表油菜耐密性86.62%的原始数据信息量.通过隶属函数法得到了各品种的耐密性综合评价值(D),并对D值进行聚类分析,将109个油菜品种划分为4种耐密类型.通过建立耐密性评价的数学模型进行了耐密性预测,筛选出角果层厚度、主花序角果数、角果粒数、单位角果皮面积、经济系数、产量等6个对耐密性有显著影响的指标,可作为油菜耐密性的鉴定指标.
关键词: 油菜 耐密性 鉴定指标 综合评价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基于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宁都黄鸡肉品质评价研究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 2024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日龄宁都黄鸡肉品质评价的合理模型。方法 选择同一批次的宁都黄鸡进行饲养,分别在84、120和200日龄进行屠宰,取胸肌进行肉品质检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构建不同日龄的肉品质评价模型。结果 主成分分析提取出4个主成分因子,第一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23.98%,第二主成分为18.47%,第三主成分为16.69%,第四主成分为11.47%,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0.62%,且特征值均大于1。建立了宁都黄鸡不同日龄肉品质综合评价模型为F=0.24F_1+0.18F_2+0.17F_3+0.12F_4,200日龄宁都黄鸡评分最高。结论 基于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模型对不同日龄宁都黄鸡肉品质进行分析是可行和客观的。
不同套袋时间对金兰柚果实品质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23
摘要:为了探究金兰柚最佳套袋时间,为金兰柚套袋技术生产应用提供一定理论基础,以金兰柚果实为研究材料,比较了套袋前后袋内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的变化及对金兰柚果实内外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后袋内温度升高,湿度增大,光照强度减弱;套袋处理可以改善果面色泽,增加果皮厚度,降低果实总糖含量及可滴定酸含量;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对4个不同套袋时间和不套袋的果实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7月6日套袋处理果实综合品质最佳,其次为7月26日套袋和6月16日套袋处理。该研究结果为金兰柚套袋时间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江西茶树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优异种质筛选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江西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地方茶树品种的改良、利用和创新提供理论参考。【方法】2020—2021年以筛选收集的28份茶树资源单株为材料进行生物学性状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对生长综合表现良好的15份茶树资源的特征性生化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筛选出品质性状较优异资源。【结果】28份茶树种质资源以灌木型、树姿半张开、中叶种为主,芽叶色泽多为淡绿色,芽叶茸毛少或中等,生物学性状变异系数为12.66%~47.94%,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幅为0.04~2.03,其中15份茶树资源特征性生化成分的变异系数为14.18%~33.03%,多样性指数变幅为1.84~1.99。通过聚类分析将15份茶树资源聚为4大类,第1、2类群为适制红茶型资源,第3、4类群为红绿茶兼制型资源。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2个主成分保留了6个主要生化成分多样性78.38%的信息,经主成分综合得分计算,排名前5的资源依次为M2111、M2112、M2125、M2115、M2127,初步筛选出高茶多酚资源5份、高咖啡碱资源2份、高水浸出物资源8份。【结论】江西茶树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叶长、叶宽、锯齿数等芽叶性状及儿茶素、茶多酚等品质性状改良潜力较大,筛选出的优异资源可在茶叶生产上直接利用或作为宁红茶新品种改良的亲本材料。
关键词: 茶树 种质资源 江西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强冷空气过程中3种柑橘光合生理特性的变化及抗寒性综合评价
《果树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明一次强冷空气过程对柑橘植株生长影响的生理机制,并以此进行品种间抗寒性评价。【方法】以江西地方特色柑橘品种南丰蜜橘(Citrus reticulata ‘Nanfengmiju’)、金沙柚(C.grandis ‘Jinshayou’)和纽荷尔脐橙(C.sinensis ‘Newhall Navel Orange’)为试材,研究强冷空气过程对3个柑橘品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光合荧光特性、活性氧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并对上述生理参数进行主成分分析,最终确定3个柑橘品种的抗寒性强弱。【结果】强冷空气过程初期,随着空气温度的降低,3个柑橘品种的叶绿素含量(Chla和Chlb)、最大光合速率(Pmax)、表观量子效率(AQY)、PSII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光饱和点(LSP)均呈现下降趋势,在气温回升期间,叶绿素含量、Pmax、AQY、Fv/Fm和LSP的值随温度的回升而增加,整个强冷空气过程中南丰蜜橘的值均最大;3个柑橘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在整个强冷空气过程中,表现为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且H2O2和MDA含量的平均值以纽荷尔脐橙最大,金沙柚次之,南丰蜜橘最小;抗氧化化酶(SOD和POD)的活性在整个降温和升温过程中也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但整体活性仍处在较高水平,且SOD和POD活性的平均值南丰蜜橘最小,纽荷尔脐橙最大。【结论】空气温度的骤然降低是柑橘生理生化参数变化的主要原因,3个柑橘品种的抗寒性强弱依次为南丰蜜橘>金沙柚>纽荷尔脐橙。研究结果可为柑橘的引种、生产布局及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柑橘 强冷空气 光合作用 保护酶活性 主成分分析 耐寒性
苦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抗枯萎病种质筛选
《南方农业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江西地方苦瓜种质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为苦瓜抗枯萎病品种选育及遗传改良提供参考。【方法】2018—2020年分别在江西不同地点开展苦瓜表型性状和枯萎病抗性鉴定,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和相关分析,筛选出商品性佳且抗枯萎病种质。【结果】多年多地表型性状和病害的综合鉴定表明,55份苦瓜种质表型性状具有丰富的变异,遗传多样性指数(H’)的变幅为0.091~2.122,其中第一雌花节位的H’最高,商品瓜横径和商品瓜纵径的H’次之。聚类分析将供试种质资源分成四大类群,第Ⅰ类群种质早熟且综合农艺性状优异,可用于苦瓜品种早熟、高产改良;第Ⅱ类群多为江西地方古老种质;第Ⅲ类群瓜形美观,符合江西省消费习惯,可用作改良苦瓜商品性的亲本材料;第Ⅳ类群多为野生型苦瓜,果实较小,可用作观赏和提取功能性物质。在16个表型性状中,除瓜面光泽外,其他性状间均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下同)相关,其中单瓜重与瓜横径和瓜纵径均呈极显著强相关,说明提高苦瓜产量可从改良瓜横径等性状着手。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5个主成分因子对表型变异累积方差贡献率达77.544%。枯萎病抗性试验鉴定出高抗材料4份,抗病材料18份,中抗材料5份,感病材料10份,以及高感材料18份。【结论】江西地方苦瓜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育种潜力巨大,可将单瓜重、瓜纵横径、肉厚和瓜瘤大小等性状作为产量性状进行改良,以第一雌花节位和雌花数作为早熟性状进行筛选。
关键词: 苦瓜 表型性状 遗传多样性 枯萎病抗性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高光谱成像的柑橘病虫害叶片识别方法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2021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监测柑橘生长状况,实现病虫害无损识别,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和机器学习方法进行柑橘病叶分类研究。使用高光谱成像仪采集46片柑橘正常叶、 46片溃疡病叶、 80片除草剂危害叶、 51片红蜘蛛叶和98片煤烟病叶的高光谱图像,在478~900 nm光谱范围内对每个叶片一个或多个发病区提取5×5的感兴趣区域(ROI),将ROI内每个像素的反射率值作为光谱信息,则一个ROI得到25个光谱信息样本,最终五类叶片共得到13250个光谱样本。利用随机法将全部样本划分为9 938个训练集和3 312个测试集。分别采用一阶求导(1stDer)、多元散射校正(MSC)和标准正态变换(SNV)三种方法对原始光谱信息进行预处理,对不同预处理方法后的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提取特征波长。1st Der预处理后得到7个特征波长,分别是520.2, 689.0, 704.8, 715.4, 731.2, 741.8和757.6 nm; MSC和SNV预处理后得到7个相同的特征波长,分别是551.9, 678.5, 704.8, 710.1, 725.9, 731.2和757.6 nm;原始光谱得到7个特征波长,分别是525.5, 678.5, 710.1, 720.7, 725.9, 757.6和762.9 nm。分析PCA后的样本分布散点图可知,正常叶片、溃疡病叶片和红蜘蛛叶片样本有一定程度聚类,除草剂叶片和煤烟病叶片样本有大量重叠,仅依据PCA不能完成病虫害叶片的识别。对全波段(FS)和PCA特征波长数据在不同预处理方法下进行支持向量机(SVM)和随机森林(RF)建模,结果表明:数据在1stDer预处理方法下识别效果最佳,1st Der-FS-SVM模型总分类精度(OA)为95.98%, Kappa系数为0.948 2, 1st Der-FS-RF模型OA为91.42%, Kappa系数为0.889 2, 1stDer-PCA-SVM模型OA为90.82%, Kappa系数为0.881 6, 1stDer-PCA-RF模型的OA为91.79%, Kappa系数为0.894;对PCA选择的特征波长数据建模,SVM和RF模型下识别率均达到84%,全波段下模型识别率在88%以上,FS数据建模效果优于PCA特征波长。研究结果表明,高光谱成像技术结合机器学习方法进行柑橘叶片分类是可行且有效的,为柑橘病虫害的无损准确识别提供理论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