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Soybean(模糊匹配)
31条记录
大豆巢式关联作图(NAM)群体构建及花色和种皮色遗传分析

作物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巢式关联作图(Nested Association Mapping,NAM)群体在作物学遗传与育种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本研究在前期大豆种质资源评价基础上,利用 35份不同地区来源的代表性种质与中豆 41(公共母本)杂交,构建了一套大豆NAM群体.PCA和聚类分析发现,不同亲本组合的RIL群体基本聚在一起,显示出清晰的遗传结构.利用该NAM群体亲本间花色和种皮色具有显著差异的RIL群体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定位到 1 个主要位点qFC13-1 与花色显著关联,该位点与W1 位点重合;定位到 12 个位点与种皮色显著相关,其中 9 个位点为 3 种以上方法共定位,3 个位点为 2 种方法共定位,包括 4 个已知位点和 8 个新位点.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NAM群体适于进行大豆相关性状遗传分析,为大豆复杂性状的遗传解析和育种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材料.

关键词: 大豆 NAM群体 花色 种皮色 遗传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西省豆类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分析

江西农业学报 2023

摘要:江西省作为我国重要的鱼米之乡,除了生产稻米之外,也适宜种植大豆等豆类作物。为有序指导江西省的豆类产业发展,分别从豆类资源、种植模式、品种和豆制品等方面对全省豆类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概述,系统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行了因素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大政府引导和扶持力度、改善旱地基础设施、多途径扩大大豆面积和调整结构拓展大豆种植等对策,以期促进江西省豆类产业的振兴。

关键词: 大豆 豌豆 产业现状 问题分析 发展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西省菜用大豆蛋白营养评价及地区差异比较

大豆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给江西省菜用大豆的产业发展和生产消费提供具体的数据支撑,以来自江西省17个县市共111份菜用大豆为研究对象,采用国标方法测定各材料水分、粗蛋白和氨基酸组分含量,以FAO/WHO氨基酸模式为评价标准,采用氨基酸比值系数法评价江西各地菜用大豆蛋白质营养水平,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江西省各地区的菜用大豆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区域内的菜用大豆粗蛋白鲜重含量平均为11.0%,水分含量平均为72.4%,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平均为33.7%;江西省各地菜用大豆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半胱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平均值为92.7;不同地区的菜用大豆聚类为3类,蛋白质品质评价最好的是来自芦溪、高安和万载地区的菜用大豆,而萍乡安源、新余渝水和宜春地区采集的菜用大豆蛋白营养价值评价较差。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菜用大豆蛋白质营养价值存在地区差异,可能与江西省各地区品种、气候环境、土壤环境、田间管理习惯等因素相关。

关键词: 菜用大豆 江西省 氨基酸组成 蛋白 营养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毒死蜱在大豆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与最终残留研究

大豆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阐明毒死蜱在防治大豆食心虫过程中的残留消解特性,评估其使用安全风险,本研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UPLC-MS/MS)分析了毒死蜱在大豆植株、全豆或大豆籽粒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与最终残留。结果表明:在2 250 g·hm-2×1次和1 500 g·hm-2×2次的试验剂量条件下,毒死蜱在大豆植株中的原始沉积量达17.24~19.69 mg·kg-1,残留消解曲线分别为Ct=17.403 0e-0.165t和Ct=12.039 0e-0.122 t,半衰期分别为3.5和2.7 d。毒死蜱在全豆中原始沉积量较低,为1.78~2.98 mg·kg-1,药后1~3 d消解平缓,5~10 d消解较快,10 d后又趋于平缓,2 250 g·hm-2×1次、1 500 g·hm-2×2次试验剂量条件下的残留消解曲线分别为Ct=2.136 3e-0.217 t和Ct=2.684 7e-0.199 t,半衰期分别为4.0和3.0 d,比在植株中的半衰期长0.3~0.5 d。药后0~21 d全豆中毒死蜱残留量均超过0.02 mg·kg-1的国家限量标准,此时间段内采摘菜豆食用具有潜在食用安全风险。毒死蜱在土壤中的原始沉积量虽然较低,但其消解速度较慢,特别是在超推荐剂量情况下使用,药后28 d仍然有较高的残留。按照推荐剂量在大豆上施药2次,药后14,21,28 d大豆籽粒中均未检出毒死蜱残留,表明毒死蜱可用于大豆的安全生产。

关键词: 大豆 毒死蜱 消解动态 最终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增施大豆豆粕豆粕炭对酸性水稻土的改良效果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大豆豆粕及其炭化还田对酸性水稻土的改良效果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通过大田试验,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豆粕2250kg/hm~2(A1)、豆粕4500kg/hm~2(A2)、豆粕炭2250kg/hm~2(B1)、豆粕炭4500kg/hm~2(B2)和常规施肥(CK),分析不同处理下水稻产量、土壤pH、有机质和速效氮磷钾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CK相比,施用豆粕豆粕炭均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P<0.05),A1、A2、B1和B2处理的水稻产量分别比CK处理增加了11.1%、13.3%、8.3%和9.8%,且A1和A2处理的水稻产量显著高于B1和B2处理。水稻收获后,A1、A2、B1和B2处理土壤pH分别比CK处理提高了0.32、0.33、0.11和0.22;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了12.40%、33.76%、11.93%和22.99%;土壤全氮含量分别增加了2.34%、5.33%、9.78%和7.95%;土壤有效磷含量分别增加了3.21%、28.78%、18.96%和24.18%。与CK处理相比,增施豆粕豆粕炭处理产值增加,但纯收益及产投比降低,均表现为CK>A1>B1>A2>B2。因此,与豆粕炭相比,豆粕可作为较好的土壤改良剂培肥改良酸性水稻土。

关键词: 豆粕 豆粕炭 酸性水稻土 土壤pH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醛酮还原酶超家族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醛酮还原酶(aldo keto reductases,AKRs)广泛分布于动植物中,与外源性和内源性毒素代谢有关,包括应激刺激产生的有毒物质,在类固醇、糖和其他羰基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已经在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和水稻(Oryza sativa)等植物中报道了一些参与逆境胁迫的AKR基因,但大豆中相关研究仍较少.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和qPCR技术对大豆(Glycine max)AKR家族成员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特征分析.在大豆基因组中共鉴定到44个醛酮还原酶GmAKR基因,其编码的蛋白均具有Aldo-ket-red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显示,GmAKR基因可以聚为5个家族,不均匀地分布在大豆的16条染色体上.GmAKR各成员启动子区域均存在数量不等的光响应、激素和逆境响应顺式作用元件,表明该家族基因可能参与大豆的多种生长发育调节过程.基因表达分析结果验证了GmAKR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与Phytozome数据库收入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为深入揭示大豆AKR家族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大豆 醛酮还原酶(AKRs) 生物信息学分析 表达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西秋播不同来源大豆品质性状鉴定及优异种质筛选

大豆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深入发掘优异大豆种质资源,将不同来源的1 897份大豆种质资源在江西秋季播种,对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筛选优异种质,为江西省及中国南方大豆产区优质大豆新品种选育和种质创新提供材料基础.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大豆种质平均粗蛋白质含量43.05%,平均值由大到小为:南方>黄淮海>北方>国外,遗传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为:国外>黄淮海>北方>南方,但均没有超过5%;粗脂肪含量总体水平较低,平均含量18.1%,平均值由大到小顺序为:国外>北方>黄淮海>南方,遗传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为:国外>黄淮海>北方>南方,国外大豆种质品质性状的遗传变异程度较中国大豆种质更丰富.方差分析表明,国外、黄淮海、北方、南方大豆种质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之间的差异极显著.粗蛋白质含量在43.01%~44.00%范围出现最大频度,粗脂肪含量在17.01%~18.00%范围出现最大频度.根据不同来源的大豆种质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的分布特点,筛选出粗蛋白质含量在48%以上的优异种质9份,粗脂肪含量在21.5%以上的优异种质11份,其中,Saikai 20粗蛋白质含量高达51.46%,Ls18粗脂肪含量高达22.18%,可作为大豆品质育种和大豆蛋白、脂肪含量相关基因发掘与功能研究的骨干亲本和供体.

关键词: 大豆 种质资源 粗蛋白质含量 粗脂肪含量 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高油春大豆新品种赣豆15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大豆科技 2022

摘要:赣豆15号是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浙春2号为母本,天隆2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高油春大豆新品种。2019―2020年在江西省春大豆区域试验中,2 a平均产量2 688.45 kg/hm~2,较对照品种中豆40增产9.94%,粗蛋白含量41.20%,粗脂肪含量21.50%,平均生育期88 d,适宜在江西省春大豆主产区种植。2021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赣审豆20210002。

关键词: 赣豆15号 春大豆 高产高油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蛋白含量新位点qPRO-19-1的定位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豆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其籽粒蛋白约为40%,是植物蛋白的重要来源之一。国产大豆主要用于食用,提高大豆蛋白含量是主要的育种目标。因此,发掘大豆蛋白含量相关基因,对开发分子标记并培育高蛋白食用大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低蛋白大豆品种中黄35为母本,以源自日本的高蛋白大豆十胜长叶为父本,构建了重组自交系(RIL,recombination inbred lines)群体。利用集群分离分析法(BSA,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在3条染色体筛选出9个与蛋白含量相关的SSR标记,其中位于19号染色体的QTL尚未见报道。进一步利用完备区间作图法(ICIM-ADD)分析RIL群体F2:15和F2:16,在19号染色体重复定位了1个蛋白质含量相关QTL qPRO-19-1,位于分子标记SSR1938和SSR1959之间,LOD值分别为3.43和3.98,贡献率分别为7.81%和14.87%,高蛋白等位基因来自于高蛋白亲本十胜长叶。qPRO-19-1的定位区间长度为385 kb,共有注释基因36个。本研究定位了蛋白质含量相关的新位点qPRO-19-1,为大豆高蛋白基因的图位克隆及分子标记育种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大豆 重组自交系 蛋白质含量 QT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西省大豆种质资源7S和11S球蛋白及其亚基相对含量分析

大豆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江西省大豆球蛋白各亚基相对含量及其比例,促进营养或加工品质优良大豆资源的挖掘与应用。本研究采用SDS-PAGE方法结合Gel-Pro Analyzer 4.5软件对供试的131份江西省大豆种质资源球蛋白及其亚基相对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大豆资源的7S、11S球蛋白及其亚基相对含量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供试材料7S和11S球蛋白相对含量的变幅、平均值及变异系数分别为18.01%~52.21%、32.64%、19.46%和47.79%~81.99%、67.35%、9.43%,11S/7S比值范围为0.92~4.55,平均值为2.19,变异系数为30.64%,且筛选鉴定出3个11S/7S比值大于4.0和4个α′亚基、α亚基或β亚基含量较低的优异大豆种质资源,这些资源的挖掘为大豆品质的改良提供了材料和参考。

关键词: 大豆 种质资源 7S球蛋白 11S球蛋白 亚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