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Rice breeding(模糊匹配)
147条记录
水稻合理密植及其优质高产机理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合理密植是水稻高产优质栽培的重要措施之一,包括合理的每蔸基本苗数、单位面积蔸数和行株距配置3部分。笔者从每蔸基本苗数、单位面积蔸数和行株距配置3个方面综述了栽插密度对水稻群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水稻 合理密植 优质高产 机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水稻三系不育系江农早4号A提纯复壮技术

宜春学院学报 2011

摘要:水稻江农早4号A为野败型三系不育系,属感温型的早熟类型,多年使用后,出现了严重退化,纯度低于95%。应用"复选三圃制"新方法对其进行提纯复壮,简便有效,实现了江农早4号A的重生。

关键词: 水稻 不育系 江农早4号A 提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低温冷害分析研究进展

江西农业学报 2011

摘要:冷害是水稻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从水稻耐冷机理、耐冷资源的评价与利用、耐冷相关基因的定位和克隆以及水稻耐冷基因工程等方面对水稻耐冷性研究进行了阐述,并对今后水稻耐冷研究和育种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水稻 低温冷害 耐冷性 QTL 分子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05—2009年江西省审定水稻品种育种和产量水平分析

现代农业科技 2011

摘要:分析并评价2005—2009年江西省水稻审定品种及其产量状况。结果表明:科研院所、种业公司和大中院校构成了江西省水稻育种的中坚力量;2005—2009年江西省审定品种年度间的产量波动不大,产量水平较平稳;江西地区水稻增产潜力大,但当地的两系杂交稻比较少。

关键词: 水稻 品种审定 产量 江西省 2005—2009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及其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研究进展

江西农业学报 2011

摘要:综述了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克隆与定位研究进展,并介绍了几种具有重要利用价值的抗性基因的应用前景,以及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工程育种的发展前景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水稻 白叶枯病 抗性基因 基因定位 基因克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乡野生稻苗期根系形态性状耐冷性遗传分析

江西农业学报 2010

摘要:采用沙培法,应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了低温胁迫下强耐冷的东乡野生稻与两个冷敏感籼稻所配组合6个世代材料苗期根系形态性状的遗传,发现东乡野生稻最长不定根长的遗传属于1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遗传,不定根数为2对显性-加性-上位性主基因遗传。其中主基因的遗传力都不是很高,表明环境对水稻根系耐冷性的遗传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关键词: 东乡野生稻 水稻 根系形态性状 低温胁迫 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旱稻氮高效QTL定位及其表达的遗传背景效应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挖掘不同来源水、旱稻亲本的氮高效优良等位变异,研究氮高效QTL表达的遗传背景效应,为水稻氮高效QTL的精细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旱稻IAPAR-9分别与水稻辽盐241和秋光杂交而创制的2个F7粳粳交重组自交系群体为试验材料,进行了水稻全生育期氮素利用率及其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分析。【结果】在"IAPAR-9/辽盐241"重组自交系群体中检测出31个氮素利用率相关性状的QTL,分布于除第6、第7和第10染色体外的9条染色体上,氮素利用率相关QTL成簇分布区间有9个;在"IAPAR-9/秋光"重组自交系群体中检测出33个氮素利用率相关性状的QTL,分布于除第4和第10染色体外的10条染色体上,氮素利用率相关QTL成簇分布区间有7个。【结论】氮素利用率相关性状QTL的表达,受遗传背景影响较大。2个群体均检测到的氮素利用率相关性状QTL的成簇分布区间,即第2染色体上的RM3421—RM5404区间以及第8染色体上RM8264所在的相邻区间,可能对水稻氮高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有重要利用价值。

关键词: 水稻 旱稻 氮高效 微卫星标记 数量性状基因座 遗传背景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论述了水稻细胞雄性不育及育性恢复基因的主要类型、恢复基因的遗传、定位和育种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其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关键词: 水稻 细胞质雄性不育 恢复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野败型不育系“赣香A”的稻瘟病抗性研究

分子植物育种 2010 CSCD

摘要:赣香A是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一个野败籼型三系不育系,已经在省内外配组应用。为了弄清赣香A对稻瘟病的抗性水平,利用江西和福建省稻瘟病重发区进行自然鉴定,并用江西省26个市、县主要水稻产区采集的生理小种:ZA(24个)、ZB(70个)、ZC(18个)、ZD(3个)、ZE(2个)和ZG(5个)群,计122个稻瘟病单孢菌株和浙江省稻瘟病优势及致病性较强的10个混合菌株进行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表明,赣香A在江西井冈山稻瘟病重发区叶瘟为0级,高抗叶瘟;在福建省将乐县稻瘟病发病区连续四年鉴定,表现苗瘟0级,高抗叶瘟;在福建上杭茶地稻瘟病区鉴定,苗瘟为0级、叶瘟4级、穗颈瘟3级,发病率显著低于诱发品种,中抗稻瘟病;浙江省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苗瘟为0级,高抗叶瘟。通过用122个稻瘟病单孢菌株分别对赣香A接种鉴定,以广抗品种特特普和感病品种丽江新团黑谷作对照,赣香A对81个菌株表现出抗病反应,占所测菌株的76.23%,对28个菌株表现出感病反应,占所测菌株的22.95%,仅对1个菌株表现出高感;对照广抗品种特特普对99个菌株表现出抗病反应,占所测菌株的81.15%,感病品种丽江新团黑谷仅对1个菌株表现出抗病反应,占所测菌株的0.82%;赣香A对ZA、ZB、ZC、ZE群和ZD7、ZG1生理小种,抗性频率达到62.5%~100%,而特特普对ZA群生理小种表现感病,抗性频率仅为4.17%,说明赣香A表现出广谱抗性。通过比较赣香A与30个单基因抗病品种对122个稻瘟病菌的抗感反应,可知,赣香A的抗病性,比所测30个单基因抗病品种中抗病结果最好的Pi-Zt(抗病率74.59%)要好。。

关键词: 水稻 赣香A 野败型不育系 稻瘟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种质资源DNA指纹与多样性分析的分子标记体系研究

杂交水稻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育种需要一个丰富的基因池以便从中选出优异性状基因集成至新品种中,而资源的生物多样性可通过DNA指纹准确分析出来。本研究用2个抗性基因同源序列(RGA)及2个Seoulin研究所生命科学通用引物(SRILS)标记对菲律宾水稻所种质资源库中265个地方品种进行DNA指纹分析。结果表明,2种标记体系具有相似的多态检测能力。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单个引物及其组合所分析出的7个聚类系统树图极为相似,相似度88%~97%。2个分子标记体系各自均能鉴别所有的参试品种,且揭示出相对高的群体遗传多样性,可成为水稻种质资源快速指纹及多样性分析的理想工具,因而是水稻资源管理方面的重要助手,如进行资源鉴定、多样性分析以及核心种质构建等。

关键词: 水稻 种质资源 聚类分析 DNA指纹 RGA SRILS 通用引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