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4595条记录
苦瓜枯萎病抗性鉴定及枯萎病菌胁迫下生理响应差异分析

植物生理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36个来源不同的苦瓜品种为材料,通过苗期人工接种枯萎病菌鉴定其抗性强弱。结果显示,不同来源的苦瓜品种苦瓜枯萎病发病程度出现较大差异,鉴定获得具有高抗枯萎病特性材料2份,高感材料18份,并进行苦瓜幼苗受到枯萎病菌胁迫后的生理响应差异分析。接种枯萎病菌后,抗性品种苦瓜叶片生理和生化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上升,响应差异较大。抗性品种较感病品种表现为CAT、SOD、POD、PAL活性较强, MDA含量较低,细胞膜脂过氧化伤害较轻;感病品种■产生速率呈上升趋势,抗病品种则在侵染后期急剧上升。在枯萎病菌胁迫下苦瓜叶片在生理生化指标上表现为多方面的综合防御机制。

关键词: 苦瓜 枯萎病 抗性鉴定 防御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家区试鲜食春大豆重要农艺性状的演变

大豆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指导鲜食春大豆高产优质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分析了2004-2017年国家区试鲜食春大豆品种的14个重要农艺性状及其演变规律.研究结果显示:国家区试鲜食春大豆品种性状的遗传变异十分丰富,变异系数为5.9%~33.49%,遗传变异系数最大的性状是单株有效鲜荚数,而采青天数、标准二粒荚荚长和荚宽的遗传变异系数较小.随着年度的递进,鲜食春大豆的株型、鲜荚产量、口感、荚型性状获得了逐渐的改良.主成分分析表明,荚数与生育生长、鲜荚产量、株型、荚率、品尝品质和荚型因子是鲜食春大豆性状变异的最主要影响因子.相关性分析显示,鲜荚产量与单株有效分枝数、百粒鲜重、单株鲜荚重、标准二粒荚荚长极显著正相关,与500 g标准荚数极显著负相关,与其余性状相关性不显著.A级口感率与采青天数、株高、主茎节数、单株有效荚数等性状极显著负相关.因此,鲜食春大豆品种选育时,应注重分枝多、粒大荚长而饱满的亲本组配及后代选择,协调荚型、株型和生育期的改良,从而选育出高产优质鲜食春大豆新品种.

关键词: 鲜食春大豆 农艺性状 产量 品质 演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油菜品种对油菜菌核病的田间抗性鉴定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CSCD

摘要:为明确不同油菜品种对江西省油菜菌核病的田间抗性表现,以'中油杂200''、赣油杂108'和'华油杂62'等30个不同来源的油菜品种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南昌市、宜春市和九江市开展了田间自然抗性鉴定.同一地点的不同油菜品种具有不同的抗性表现,同一油菜品种在不同地点也存在较大的抗性差异;综合各地的抗性表现',中油杂22''、赣油杂108''、富油668''、中油589''、圣元77'和'赣油杂1009'对核盘菌有较高的自然抗性且稳定性相对较好.本结果可为江西省油菜菌核病抗性品种的推广应用及油菜抗性育种提供依据.

关键词: 油菜 品种 菌核病 田间抗性 江西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植被指数选择算法和决策树的生态系统识别

农业机械学报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被指数是对绿色植被的特定表达,在不同环境下的效果不同.植被指数的选择需要结合研究区域的环境特征.本研究将植被指数间的相关系数集成到基于马氏距离的植被指数选择算法中,根据所选样本确定最适宜的植被指数,构建决策树模型,以江西省永丰县为例,开展区域生态系统类型的识别研究.该方法首先确定提取对象,明确对象类别与对象间的隶属关系,然后逐层逐项地提取湿地、森林、草地、农田等生态系统信息.结果 表明,所提出的植被指数选择算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生态系统识别的总体精度达89.11%,构建的决策树模型的分类精度高于传统方法,可为区域生态系统信息提取和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研究方法.

关键词: 生态系统 自动识别 植被指数 马氏距离 相关系数 决策树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油菜组织高通量研磨技术及其在甘蓝型油菜镉吸收研究上的应用

江苏农业科学 2019

摘要:镉(Cd)是对人类有毒害作用的重金属,同时也是对植物最具危害性的重金属元素之一。利用油菜水培技术对300份不同来源的甘蓝型油菜进行苗期镉胁迫处理,并对300份甘蓝型油菜幼苗地上、地下组织中的Cd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在5 mg/L Cd浓度胁迫下,300份材料的地上部分Cd浓度平均值为244.78μg/g,最小值为142.44μg/g,最大值为430.00μg/g;地下部分Cd浓度平均值为1 816.16μg/g,最小值为743.07μg/g,最大值为3 323.30μg/g;植株Cd总吸收量的平均值为299.14μg,最小值为107.27μg,最大值为817.30μg。其中,13个材料的Cd吸收总量低于150μg,属于Cd低积累材料,43份材料的Cd吸收总量高于400μg,属于Cd高富集材料。此外,为了提升油菜组织Cd含量测定效率,对油菜干样研磨技术进行了改进,与传统研磨方法相比,该试验方法的研磨效率提升了50倍,大幅提升了样品研磨的通量和效率。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镉吸收 高通量研磨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西省红壤旱地多年轮种模式的综合效益评价

现代农业科技 2019

摘要:南方红壤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果、粮食、渔业、牧业生产基地,为筛选出具有经济、生态、社会效益较好、适合南方红壤区旱地种植的高效模式,根据江西省红壤研究所开展的红壤旱地作物的田间试验,采用2015—2017年江西省红壤研究所5种旱地3年轮作模式的试验数据,开展红壤地区旱作物不同种植模式的评价,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一致性准则法采用Lingo软件求解,筛选出具有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综合效益较好的不同种植模式。结果表明,经济效益较好的种植模式为花生—冬闲→玉米(鲜食)—芝麻→花生—玉米(鲜食);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较好的种植模式均为花生—芝麻—马铃薯→(春玉米—绿豆)—绿肥→花生—芝麻—马铃薯;综合效益评价较好的种植模式为花生—芝麻—马铃薯→(春玉米—绿豆)—绿肥→花生—芝麻—马铃薯。

关键词: 红壤旱地 种植模式 轮作 综合效益评价 江西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鄱阳湖流域长期施肥下双季稻田的土壤基础地力

应用生态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鄱阳湖流域不同施肥措施的土壤基础地力变化规律,基于长期施肥定位试验(始于1981年),采集定位30年时的不施肥(CK)、施用氮磷钾肥(NPK)和氮磷钾肥与有机肥配施(NPKM)土壤,于2012—2014年进行连续3年的施肥和不施肥试验,分析水稻产量和土壤基础地力贡献率的差异及关键影响因子.结果表明:不论施肥与否,3年的水稻产量均表现出NPKM处理显著高于NPK和CK处理,尤其是在不施肥条件下,NPKM处理的年产量分别比CK和NPK处理增加37.7%~143.9%和20.8%~66.7%.3年间,CK、NPK和NPKM处理的土壤基础地力贡献率分别为41.8%~53.1%、45.2%~62.6%和59.1%~88.1%,且NPKM处理的土壤基础地力贡献率均显著高于NPK和CK处理.进一步分析发现,土壤有机质和有机碳平衡量与土壤基础地力贡献率呈显著正相关.总之,在鄱阳湖流域的双季稻田,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有利于该地区土壤基础地力的提升,且土壤有机质和有机碳平衡是土壤基础地力变化的关键因子.

关键词: 鄱阳湖流域 双季稻 长期施肥 土壤基础地力 土壤有机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粮中添加蓝藻粉对崇仁麻鸡的毒理作用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日粮中添加蓝藻粉对崇仁麻鸡生长性能的影响以及对肝脏和肾脏组织的病理毒理作用,试验选择34日龄的崇仁麻鸡140只,以蓝藻粉替代基础日粮中不同比例(0、10%、20%、50%)的豆粕,分别在饲喂第7,14,21,28,35天称量鸡的体重并采用H.E.染色研究鸡肝脏和肾脏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表明:蓝藻粉替代基础日粮中的豆粕会对崇仁麻鸡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其抑制效应与蓝藻粉的添加量存在一定的剂量关系;蓝藻粉替代基础日粮中一定比例的豆粕饲喂崇仁麻鸡,鸡的肝脏和肾脏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说明蓝藻粉中微囊藻毒素对鸡的生长有病理毒害作用。

关键词: 蓝藻粉 崇仁麻鸡 微囊藻毒素 肝脏 肾脏 毒理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事业单位科研财务助理制度初探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 2019

摘要:作为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新兴组成部分,设"科研财务助理"解放科研人员,获得了广大科研工作人员的一致认同.文章从我国农业事业单位科研财务助理现状入手,分析了农业事业单位建立科研财务助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农业事业单位 科研财务助理 问题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疫病抗性关联分析及优异等位变异挖掘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SSR标记技术,对194份辣椒核心种质疫病抗性进行关联分析。58对SSR标记共检测到178个等位变异,Shannon指数平均值为0.6732,多态信息量(PIC)平均值为0.3859,基因多样性平均值为0.4400,说明供试材料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分析将194份材料划分为两个亚群,亚群1的疫病抗性水平高于亚群2。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共有12个SSR位点与辣椒疫病病情指数显著关联(P<0.05),表型贡献率为2.98%~16.05%,15个SSR位点与辣椒病株率显著关联,表型贡献率为2.95%~21.29%;表型贡献率最大的位点为CM0005,位于第7号染色体,其余位点分布于第2、3、5、7、8、9和11号染色体,与已有报道有所差异,说明供试种质可能含有新的疫病抗性基因。根据关联位点表型效应值,发掘出CM0005c、ge35-141pmH0135Cd和Hpms1-139c等12个疫病抗性优异等位变异及种质171、55、161、65、132、128、91、106、125、127、169等优良抗性载体材料。本研究结果为辣椒疫病抗性基因发掘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抗性育种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材料基础。

关键词: 辣椒疫病 群体结构 关联分析 优异等位变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