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480条记录
赤羽病病毒、牛疱疹病毒1型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多重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福建农业学报 2024 CSCD

摘要:【目的】旨在建立一种可同时检测赤羽病病毒(akabane virus, AKAV)、牛疱疹病毒1型(bovine herpesvirus1, BoHV-1)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 BVDV)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为牛繁殖障碍类疫病鉴别诊断及防控奠定基础。【方法】针对AKAV的S基因、BoHV-1的gH基因和BVDV的3'UTR保守区域设计3对引物,通过反应条件参数的优化,建立AKAV、BoHV-1和BVDV多重RT-PCR检测方法。【结果】特异性结果显示,该方法仅对AKAV、BoHV-1和BVDV阳性样品检测为阳性,对牛细小病毒(bovine parvovirus, BPV)、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ovine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BRSV)、牛副流感病毒3型(bovine parainfluenza virus 3, BPIV3)、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FMDV)、牛流行热病毒(bovine ephemeral fever rhabdovirus, BEFV)等阳性样品检测为阴性。敏感性结果显示,该方法对AKAV、 BoHV-1和BVDV重组质粒的下限阈值均为1.0×103拷贝·μL-1。重复性结果显示,批内、批间重复性均较好。利用建立的方法对143份患繁殖障碍的牛全血/组织样品进行测定,并与现有的地方标准进行对比,验证本检测方法的实际临床应用效能。结果显示,AKAV、BoHV-1和BVDV的阳性率分别为2.80%(4/143)、 21.68%(31/143)、 38.46%(55/143),存在混合感染现象,与AKAV、BoHV-1和BVDV地方标准检测方法的符合率为99.3%、98.6%和97.2%,Kappa系数分别为0.885、0.960和0.942,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方法与地方标准检测结果一致性良好。【结论】本研究开创性建立了一种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和成本低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适用于AKAV、BoHV-1和BVDV的鉴别检测。

关键词: 赤羽病病毒 牛疱疹病毒1型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多重RT-PCR 繁殖障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米香型白酒小曲发酵酒醅微生物群落演绎与理化因子的相关性

中国食品学报 202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米香型白酒小曲发酵酒醅微生物群落演绎与理化因子的相关性,分别测定发酵第0,1,2,3,4,5,6,7,8,15,22,29,36,43,50,64,94天的理化指标和微生物群落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发酵阶段,pH值呈先减小后增加再减小的趋势,发酵结束后pH值约为4.1,总酸则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淀粉含量在发酵前期迅速被水解消耗,发酵后期趋于平缓;还原糖含量在发酵0~2 d内呈增加趋势,在第2天达到最大值约为180.14 g/L,在2~15 d内被微生物利用,其含量迅速降低。在发酵前期(0~3 d)未产生酒精度,发酵22 d时,酒精度达到最大值为9.5°,而发酵后期酒精度降低;总酚含量则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呈现上升趋势,最终发酵结束后含量为375.63 mg GAE/L。在发酵过程中,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为主要优势菌门,主要优势菌属是肠杆菌属、泛菌属、片球菌属和乳球菌属。主坐标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样品在PCoA图上分为6个集群,由冗余分析(RDA)可知乳球菌属,假单胞菌属和片球菌属与总酸呈正相关性,泛菌属、阪崎肠杆菌属、肠杆菌属和克雷伯菌属与总酸呈负相关,而泛菌属、阪崎肠杆菌属、肠杆菌属和克雷伯菌属与pH值、淀粉和还原糖呈正相关,且总酸对优势菌属的影响力最大,pH值、淀粉和还原糖对优势菌属的影响较为相似。

关键词: 米香型白酒 理化因子 微生物 冗余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德尔塔冠状病毒NSP13蛋白原核表达与解旋活性分析

生物工程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PDCoV)是导致哺乳仔猪致命性腹泻的一种重要病原体,目前缺少有效防治该病毒的疫苗和药物.非结构蛋白 13(NSP13)是一种病毒编码的解旋酶,被认为是抗病毒药物的重要靶点,因此有必要对其解旋活性进行研究.本研究以PDCoV的NSP13 基因为模板,将其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重组质粒pET-28a-NSP13.NSP13蛋白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成功表达并进行了纯化.验证了NSP13 蛋白的活性,并且探究了影响 NSP13 解旋酶活性的因素.结果表明,PDCoV的NSP13 蛋白能够在原核系统中表达,纯化后的NSP13 具有解旋活性,能够解开具有 5?tailed的双链DNA.此外,NSP13 还具有促进核酸单链的碱基互补配对形成双链的退火功能.金属离子的种类会影响NSP13的解旋活性,但在0.5-6.0 mmol/L范围内的Mg2+浓度对NSP13 解旋活性无明显影响.当溶液pH在 4-9 范围内,NSP13 解旋活性无明显差异.在 0.25-6.00 mmol/L 范围内的 ATP 浓度对 NSP13 解旋活性存在微弱的影响,NSP13浓度≥80 nmol/L则会抑制解旋活性.本研究获得了重组表达的PDCoV NSP13 蛋白并对其解旋酶活性进行了探究,为深入理解 NSP13 调控 PDCoV 复制的机制和抗冠状病毒药物的研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猪德尔塔冠状病毒 非结构蛋白13 解旋活性 抗病毒药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野生紫芝生物学特性及驯化栽培

南方农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野生紫芝开展生物学特性和驯化栽培研究,以期为紫芝种质资源评价和高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对采集自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的1份野生紫芝子实体进行分离获得纯培养菌株;通过子实体形态特征结合ITS序列分析鉴定菌株。以菌株为试验材料,分别从碳源、氮源、pH和温度4个因素开展生物学特性研究,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3个较优水平进行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筛选菌丝生长的最适条件。通过极差和方差分析,比较4个因素对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程度。通过驯化栽培出芝,测定其子实体产量和生物学效率;通过分光光度法对栽培子实体总三萜和粗多糖含量进行测定。【结果】通过形态学观察结合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判定供试菌株为紫芝(Ganoderma sinense),编号G46。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菌株G46的最佳碳源为果糖和可溶性淀粉、最佳氮源为酵母浸粉、最适pH为6.0,最适温度为25℃。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以果糖为碳源、牛肉膏为氮源、pH为7.0、温度为25℃的条件下菌株G46菌丝生长最佳。极差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4个因素对菌株G46菌丝生长的影响程度为碳源>温度>pH>氮源。驯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栽培袋菌丝48 d左右满袋,平均生长速率为4.17 mm/d,15 d左右形成原基,23~28 d子实体成熟。单个子实体平均鲜重为52.13 g、生物学效率为5.21%。栽培出芝的子实体总三萜和粗多糖含量分别为0.98%和1.30%。【结论】采集的野生紫芝培养基营养源广泛易得,对环境适应性较强,容易驯化栽培出芝,其子实体中总三萜和粗多糖含量较高,可作为紫芝优异菌种选育材料,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关键词: 野生紫芝 生物学特性 单因素试验 正交试验 驯化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睾丸不对称性对宁都黄公鸡体重、第二性征的影响

中国畜牧杂志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睾丸不对称性对体重、第二性征的影响,试验对499只宁都黄公鸡左右睾丸重进行测定,并分析睾丸不对称性与体重、第二性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宁都黄公鸡左睾丸重为(3.12±2.69) g,右睾丸重为(2.72±2.36) g;左右睾丸不对称性为(1.18±0.37);左睾丸重极显著高于右睾丸重;睾丸不对称性与8~16周龄的冠高、冠长、冠厚与肉垂长呈极显著中等程度正相关,与11~15周龄活体重呈显著或极显著弱正相关;3个组别中睾丸不对称的2个组别在体重、第二性征上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睾丸对称组,其中右睾丸重较高的组有更好的生产性能。本研究结果说明睾丸不对称性可用于肉用种鸡辅助育种。

关键词: 宁都黄公鸡 睾丸不对称性 体重 第二性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新品种'月风806'

园艺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月风806’是以XP903-6-5为母本,XP49-23-5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杂交一代线椒新品种。果实长线形,果面光滑,青果嫩绿色,熟果红色,果实长28~33 cm,横径1.9 cm,单果质量35 g,肉质脆嫩,中等辣味。维生素C含量1 235 mg·kg-1,辣椒素含量为0.00436%,抗疫病。产量达39 990 kg·hm-2,适于江西地区及长江流域气候类型相似地区露地栽培。

关键词: 辣椒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肥填闲种植下土壤细菌群落特性对土壤多功能性的调控

土壤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绿肥填闲种植下土壤细菌群落在调节土壤多功能性中的作用,选取4种不同冬绿肥(黑麦草、肥田萝卜、毛叶苕子、油菜),以冬闲田(CK)为对照,在旱地红壤进行了大田试验,评估了细菌生物量、物种丰富度、网络复杂度及群落组成对土壤多功能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肥填闲种植提升了土壤多功能性,特别是肥田萝卜和油菜处理,较冬闲处理分别提高了54.36%和55.65%。绿肥填闲种植诱导的土壤细菌群落物种丰富度、网络复杂度及优势菌门(变形杆菌门和芽单胞菌门)丰度的增加与较高的土壤多功能性有关。细菌群落物种丰富度是土壤多功能性的关键驱动因素,其作用比细菌网络复杂度和群落组成更强。综上,绿肥填闲种植驱动的土壤细菌群落物种丰富度的增加对促进土壤多功能性至关重要。

关键词: 绿肥 细菌群落 土壤多功能性 物种丰富度 网络复杂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头季留桩高度对'甬优4949'水稻腋芽萌发及再生季产量形成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留桩高度对‘甬优4949’水稻再生季产量的影响,设置保留4.5个、3.5个和2.5个伸长节间的留桩高度,测定不同留桩节位处理下的腋芽萌发、内源激素含量及再生季产量。结果表明:不同留桩高度下,高节位腋芽生长速度大于低节位腋芽,减少伸长节间数可促进下部腋芽萌发;内源激素变化显示,不同留桩高度下,腋芽脱落酸(ABA)、赤霉素(GA)、玉米素核苷(Tzr)含量自下而上表现为低节位腋芽>高节位腋芽,水杨酸(SA)含量表现为低节位腋芽<高节位腋芽;生长素(IAA)和异戊烯腺嘌呤(iP)含量变化规律与留桩高度相关,保留2.5个伸长节间,IAA含量表现为低节位腋芽<高节位腋芽,保留3.5及4.5个伸长节间,则表现为低节位腋芽>高节位腋芽;保留2.5及3.5个伸长节间,腋芽iP含量表现为低节位腋芽>高节位腋芽,保留4.5个伸长节间,腋芽iP含量表现为低节位腋芽<高节位腋芽;保留较少的留桩节位数可增加低节位腋芽促发相关激素积累,降低生长抑制类激素含量,保留较多的留桩节位数促进上部腋芽萌发,顶端优势明显;保留2.5及3.5个伸长节间可显著提高再生季稻的每穗粒数和结实率,与保留4.5个伸长节间相比,再生季产量分别提高13.37%和9.61%。不同节位腋芽萌发与头季留桩高度密切相关,‘甬优4949’头季收割保留2.5~3.5个伸长节间,有利于下部大穗型腋芽萌发,提升再生季产量。

关键词: 再生稻 留桩高度 腋芽 内源激素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产蛋阶段东乡绿壳蛋品质分析和综合评价

食品科学 202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不同产蛋阶段东乡绿壳蛋品质变化规律,以东乡绿壳蛋鸡为研究对象,分别在产蛋前期(22周龄)、产蛋中期(39周龄)、产蛋后期(62周龄)进行蛋品质、营养成分和矿物质元素含量测定,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模糊隶属函数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产蛋日龄的增加,东乡绿壳蛋的蛋品质、营养成分及矿物质元素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变化。除蛋壳颜色b*值和矿物质元素Mg(镁)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合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脂肪质量分数、蛋质量、胆固醇含量、Ca含量、蛋黄颜色、哈氏单位、蛋形指数、蛋白质量分数、蛋白高度、蛋壳强度10个指标作为评价鸡蛋品质的关键指标。同时根据隶属函数分析得出结论:东乡绿壳蛋鸡在不同产蛋阶段的蛋综合品质排序为产蛋中期>产蛋前期>产蛋后期。该研究结果可为建立地方蛋鸡蛋品质标准和评价方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东乡绿壳蛋 品质评价 主成分分析 模糊隶属函数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政策的碳减排效果评估-来自准自然实验的证据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24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全球温室效应引发的极端天气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有效降低农业碳排放强度成为各国政府和学者关注的热点话题。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法等从政策效应出发探讨了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政策的碳减排效应、影响机制和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1)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政策实施对农业碳排放强度具有持续的抑制作用,能有效实现农业碳减排。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模型的结果依旧是稳健的。(2)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政策实施可以通过降低化肥施用强度、促进土地流转和促进种植结构“趋粮化”调整来间接降低农业碳排放强度。(3)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政策的碳减排效果存在异质性,其中在农业碳排放强度较高的地区、粮食主产区和非西部地区,政策的碳减排效果更显著。因此,为有效降低农业碳排放强度,需要稳步促进土地流转,加快建立完善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政策支持与构建激励机制并举,全面响应化肥农药减量化行动,推进农业绿色社会化服务水平提升。

关键词: 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政策 农业碳排放强度 政策效应评价 准自然实验 渐进双重差分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