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精粗比全混合日粮对湖羊生长性能、血清激素浓度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精粗比全混合日粮对湖羊生长性能、血清激素浓度和屠宰性能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体况良好且健康的湖羊羔羊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公母各占1/2)。4组试验羊分别饲喂精粗比为70∶30(试验Ⅰ组)、60∶40(试验Ⅱ组)、50∶50(试验Ⅲ组)和40∶60(试验Ⅳ组)的全混合日粮。试验期为70 d,其中预试期为14 d,正试期为56 d。结果显示:1)正试期第14天和第35天,试验Ⅰ组羔羊平均日增重(ADG)极显著高于试验Ⅲ和Ⅳ组(P<0.01);正试期第35天和第56天,试验Ⅱ组羔羊体重(BW)显著高于试验Ⅳ组(P<0.05)。2)正试期第14天,试验Ⅱ组羔羊体斜长以及试验Ⅰ组羔羊胸围和管围均显著高于试验Ⅳ组(P<0.05);正试期第35天,试验Ⅰ组羔羊胸围和管围均显著高于试验Ⅳ组(P<0.05),试验Ⅰ组羔羊血清瘦素(LEP)浓度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5);正试期第56天,试验Ⅰ组羔羊血清生长激素(GH)和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浓度显著高于试验Ⅳ组(P<0.05),试验Ⅱ组羔羊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浓度显著高于试验Ⅲ和Ⅳ组(P<0.05)。3)试验Ⅱ组羔羊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后腿重和背膘厚均极显著高于试验Ⅳ组(P<0.01),试验Ⅱ组羔羊肋肉厚、心脏和肝脏重量均显著高于试验Ⅳ组(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育肥湖羊饲喂精粗比为60∶40的全混合日粮可获得最佳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


籼型巨胚功能稻新品系"黑珍珠"的选育与应用
《江西农业学报 》 2019
摘要:"黑珍珠"是利用种皮颜色为紫黑色的水稻种质资源"黑帅"与巨胚育种中间材料"巨胚1号/早25"(F9)杂交,按照系谱法定向选育而成的籼型巨胚功能稻新品系.该品系的糙米富含降压功能性成分γ-氨基丁酸(GABA);其株叶型较好,植株中高,种皮深黑色,种胚巨大,田间植株整齐一致,较抗病虫害,抗倒伏,丰产性和适应性较好,适于在江西稻瘟病轻发区作晚稻种植.简要介绍了"黑珍珠"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黑珍珠 巨胚 γ-氨基丁酸(GABA) 水稻 选育 应用


芝麻青枯病发生特点及药剂防治技术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芝麻青枯病,制约我国南方芝麻生产。为制定精准的药剂防治技术,在江西省南昌县连续4年建立病害观察圃,研究病害发生特点,选择芝麻连作田块,研究用药适期和筛选药剂。结果发现,芝麻青枯病多于现蕾期前后开始发病,初花期病情指数增长率均最为急剧;芝麻定苗时进行药剂喷淋护根,初花始期及其后10d左右再各喷施药剂1次为最佳防治适期300 g ai/hm2的20%噻菌铜对芝麻青枯病的防治效果达71.11%和74.25%,增产率33.95%~36.73%。2017-2018年试验结果显示,20%噻菌铜(300 g ai/hm2)、20%噻唑锌(300 g ai/hm2)和3%中生菌素(22.5 g ai/hm2)对青枯病的防效范围为70.02%~75.23%;芝麻增产范围为32.14%~35.63%,3种药剂的防效和增产幅度差异均不显著。


不同施氮水平下水稻株高与剑叶性状QTL比较分析
《华北农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揭示不同氮素环境下株高和叶片性状的分子遗传基础,鉴定新的环境钝感的主效QTL。以丰锦和中优早8杂交衍生的籼粳交重组自交系(RILs)群体为试验材料,在不同氮素水平下对株高和叶片性状进行QTL分析。不同施氮水平双亲的株高和叶片性状存在明显变化,中优早8对氮素响应程度明显高于丰锦,不同施氮水平株高和叶片性状具有较高的遗传力。共检测到38个相关性状的QTL,分布于10条染色体上的17个染色体区域,仅9个QTL在不同供氮水平下稳定表达,氮素水平差值性状相关QTL主要分布在第7,8,11号染色体上。检测到2个新的环境钝感的主效QTL簇qPHLW7和qFLWA10,位于第7染色体的多效性QTL簇qPHLW7,具有明显的调控株高、叶长和叶宽的功能;位于第10染色体上的主效QTL簇qFLWA10参与调控剑叶宽和剑叶面积,具有明显的延伸叶片宽度和面积的功能。共检测到23对互作QTL,上位性互作是调控株高和叶片性状的重要遗传组成,且主效QTL参与上位性互作效应。检测到9个环境钝感表达的主效QTL,其中主效QTL簇qPHLW7和qFLWA10是调控叶片和株高性状的2个关键染色体区域,相关研究为后续探究奠定了基础。


东方红共轨系列故障诊断仪使用
《南方农机 》 2019
摘要:共轨系列故障诊断仪采用硬件+软件的模式,即VCI诊断盒加手机电脑APP,诊断仪支持在线注册、故障诊断、数据流分析、数据刷写等功能,可在手机、平板、电脑端运行,支持、安装平台。手机端诊断仪,支持Android5.1以上版本,对于Android6.0以上的版本,需要先开启定位功能才能进行蓝牙配对连接。一、东方红故障诊断仪手机端连接1.VCL连接。蓝牙灯闪烁说明手机、电脑未与VCI诊断盒连接成功,连接成功后该灯为常亮状态。如下图所示。


硅钙钾镁肥对南方稻田土壤酸度的改良作用
《土壤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硅钙钾镁肥阻控土壤酸化的效果和作用,采用连续4 a的硅钙钾镁肥田间定位试验,以农民习惯施肥处理为对照(CK),分析在农民习惯施肥基础上增施750、1 125、1 500和1 875 kg·hm-2硅钙钾镁肥对稻田土壤剖面pH、电导率(EC)、交换性酸、交换性盐基离子、酸碱缓冲容量和碱产生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农民习惯施肥降低了0 ~ 30 cm土壤pH,导致土壤酸化,酸化率为2.88 kmol·hm-2·a-1;与之相反,硅钙钾镁肥能显著提高土壤pH,较CK处理在0~15 cm和15 ~ 30 cm分别提高了1.22~ 1.58和0.35~0.64个pH单位,并产生大量碱,在0~ 30 cm达到了9.93 ~ 13.82 kmol·hm-2·a-1,其中0~15 cm占80%.与CK处理相比,硅钙钾镁肥能显著增加0~ 30 cm土壤EC、交换性Ca2+、交换性Mg2+、盐基饱和度及0~15 cm交换性K+,减少0~30 cm交换性酸,特别是交换性Al3+.土壤交换性酸消耗量中硅钙钾镁肥释放的交换性盐基和相应碱贡献了104.3%,是交换性酸减少的主要途径.总之,多次大量施用硅钙钾镁肥在显著提高0~30 cm交换性Ca2+、Mg2+和0~15 cm交换性K+含量的同时,有效改良了表层(0~15 cm)和亚表层(15~30 cm)稻田土壤酸性,用量越大,效果越明显,释放的Ca2+、Mg2+盐基离子和碱是土壤酸化阻控的主要作用机制.
关键词: 硅钙钾镁肥 水稻 土壤改良 土壤pH 土壤交换性盐基


一些柿属样本遗传多样性的SSAP标记分析
《江西农业学报 》 2019
摘要:利用SSAP分子标记对53份柿属样本(26个南方柿、19个北方柿和8个柿属近缘种)开展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并通过扩增产物的条带统计得到了UPGMA聚类图。结果表明:某些地域性柿品种具有相近的亲缘关系,显示出一定的地域特征,但地域之间也存在交错,本研究不能从该聚类图上划分出南方柿与北方柿的分界线;柿品种的起源和进化明显受到了人工选择和商品化交流的影响,栽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趋于狭窄(总体相似系数在0.75以上,多数类群内的相似系数在0.80以上。);探讨柿的起源和进化不能局限在栽培品种上,还应包含宝贵的野生资源和古树资源。


中兽药超微粉碎工艺研究
《东北农业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中兽药超微粉碎不是以追求细度为目的,而是要求达到细胞级粉碎以将细胞破壁。本研究工艺采用自行组装的小型气流超微粉碎小批量生产线进行。试验用中兽药首先经预处理粉碎至120目以上、水分干燥至5%以下,然后再固定其它工艺参数,通过在50~70 Hz范围内调节分级筛工作频率及在-4~4℃范围内调节压缩空气温度来达到超微粉碎的目的。结果表明,单味中兽药青蒿、仙鹤草、何首乌、白头翁、肉桂及其复方散剂"鸡球虫散"经超微粉碎后:①粒径小,所测定的中心粒径(d50)依次为13.91μm、15.30μm、15.30μm、13.76μm、13.83μm及14.96μm,均接近千目12.5μm;②粒径分布均匀,所测定的粒径分布宽度(SPAN)依次为2.99、3.29、4.13、3.93、2.99及3.00,分布宽度小,并呈正态分布。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本研究所用的中兽药超微粉看不到完整的细胞结构,只有细胞碎片,表明达到了细胞级粉碎。此外,经本工艺粉碎的单味中兽药超微粉及其复方混合中兽药超微粉的产品质量指标相似,今后可将各单味中兽药按处方要求配伍成复方散剂,再采用本工艺进行混合超微粉碎,以便进行工业化大生产。
关键词: 单味中兽药 复方散剂 超微粉碎 小批量生产线 工艺参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