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丸粒化处理对芝麻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以山西、河北8个芝麻品种为研究对象,分析丸粒化处理对芝麻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丸粒化处理的芝麻出苗率、成苗率及苗期的株高、茎粗、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地下部干质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0.9%~16.9%,5.9%~9.5%,3.1%~9.1%,4.4%~10.1%,5.2%~8.5%,10.7%~24.9%,7.9%~11.4%,10.0%~18.9%;对丸粒化与芝麻苗期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可看出,丸粒化与茎粗呈显著正相关,与其他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


竹酢粉对妊娠后期母羊血液及初乳抗氧化、免疫指标的影响
《中国畜牧兽医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竹酢粉对妊娠后期母羊血液及其初乳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胎次一致、身体状况良好的妊娠后期(妊娠约120d)湖羊10只,随机分成2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和基础日粮+2%竹酢粉(试验组),试验期3周(1周预饲期+2周正式试验期),试验结束采集血液测定生化、免疫和抗氧化指标;分娩1周内采集初乳测定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结果显示:(1)试验组母羊血液总蛋白(TP)含量和谷丙转氨酶(GP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GOT/GPT)和血小板数量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浓度均高于对照组母羊,但差异并不显著(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母羊血清的免疫球蛋白A(IgA)、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显著升高(P<0.05),总抗氧化力(T-AOC)、免疫球蛋白G(IgG)和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3)竹酢粉能够显著降低母羊初乳TNF-α的含量(P<0.05),显著升高初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0.05),但对初乳免疫球蛋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竹酢粉能改善妊娠后期湖羊的健康状况,提高母羊的抗氧化和免疫性能。


早熟油菜不同生育时期对肥料氮的吸收和分配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早熟油菜对肥料氮的吸收和分配差异,以期为双季稻区早熟油菜合理施肥提供依据。以早熟常规油菜"1358"为试验材料,应用15N示踪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早熟油菜不同生育时期对肥料氮的吸收和分配规律。结果表明:早熟油菜不同生育期植株氮素总积累量整体偏低,施用基肥、苗肥和薹肥后影响器官的N素分配,其N素代谢及分配中心在不同时期相一致。在油菜的整个生育期中,叶片的氮素累积量高于茎秆和根,植株各器官中N素总量随着生育进程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生殖器官的N素积累量则呈逐增趋势,初花期的氮素累积量最高,3个处理初花期的氮素累积量分别为1.34,0.82,1.35 mg/株;基肥和薹期追施对早熟油菜后期生长和籽粒灌浆非常重要。


丸粒化处理对芝麻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以山西、河北8个芝麻品种为研究对象,分析丸粒化处理对芝麻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丸粒化处理的芝麻出苗率、成苗率及苗期的株高、茎粗、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地下部干质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0.9%~16.9%,5.9%~9.5%,3.1%~9.1%,4.4%~10.1%,5.2%~8.5%,10.7%~24.9%,7.9%~11.4%,10.0%~18.9%;对丸粒化与芝麻苗期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可看出,丸粒化与茎粗呈显著正相关,与其他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


桑叶提取物对矮脚黄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桑叶提取物对矮脚黄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选择21日龄、初始体重相近的矮脚黄鸡母鸡300羽,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5羽),分别饲喂4种不同的饲粮:Ⅰ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组饲喂添加0.2%桑叶提取物的基础饲粮,Ⅲ组饲喂添加0.5%桑叶提取物的基础饲粮,Ⅳ组饲喂添加0.8%桑叶提取物的基础饲粮。试验期为53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在饲粮中添加0.2%、0.5%和0.8%的桑叶提取物可显著提高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有降低料重比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2)与对照组相比,在饲粮中添加桑叶提取物对矮脚黄鸡的屠宰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但可使屠宰率、半净膛率略有提高。3)随着桑叶提取物添加水平的增加,腿肌和胸肌亮度(L*)、红度(a*)、黄度(b*)值呈升高趋势。各添加桑叶提取物组腿肌和胸肌pH24 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腿肌和胸肌嫩度随着饲粮中桑叶提取物添加水平的增加而提高,其中Ⅳ组腿肌嫩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与对照组相比,各添加桑叶提取物组胸肌和腿肌中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5)与对照组相比,在腿肌和胸肌中,除精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和赖氨酸含量在某些添加桑叶提取物组中有显著变化(P<0.05)外,其他氨基酸含量在各添加桑叶提取物组中均无显著变化(P>0.05)。各添加桑叶提取物组腿肌和胸肌中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6)随着桑叶提取物添加水平的增加,各添加桑叶提取物组腿肌和胸肌中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不饱和脂肪酸(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必需脂肪酸(EFA)、ω-6和ω-3含量以及UFA/SFA均呈逐渐下降趋势。由此得出,在饲粮中添加桑叶提取物可有效提高矮脚黄鸡的生长性能和肉品质。


提前喷施叶面肥对超级杂交晚稻抵御寒露风能力的影响
《中国农业气象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超级杂交晚稻品种五丰优T025为材料,以叶面喷清水作对照(CK),设置叶面喷施0.1%(P1)、0.3%(P3)和0.5%(P5)3个浓度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处理,研究双季晚稻抽穗扬花期遭遇低温条件下提前喷施磷钾肥对水稻叶温、产量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期间,不同叶面肥处理叶片温度较对照均有所提高,其中P3处理增温效果最好。低温胁迫下各处理稻株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均不同程度降低,以P3处理降幅最小,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及气孔导度等也均呈现类似变化特点;低温下各处理MDA含量均不同程度上升,其中以P3处理最低;叶片抗氧化酶活性低温来临后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SOD活性、POD活性总体上表现为CK最高,P3最低,而CAT活性则以CK最低,P3最高;低温胁迫下喷施叶面肥处理均能不同程度提高黄熟期植株尤其是穗部干物质量,达到减缓产量降低的效果,其中以P3处理最佳,遭遇低温明显的2015年第二播期(7月1日播种)水稻产量比CK高14.04%;产量结构上,各处理单株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等均较CK明显改善。说明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是增强双季超级杂交晚稻抽穗扬花期低温抵御能力的有效措施。


提前喷施叶面肥对超级杂交晚稻抵御寒露风能力的影响
《中国农业气象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超级杂交晚稻品种五丰优T025为材料,以叶面喷清水作对照(CK),设置叶面喷施0.1%(P1)、0.3%(P3)和0.5%(P5)3个浓度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处理,研究双季晚稻抽穗扬花期遭遇低温条件下提前喷施磷钾肥对水稻叶温、产量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期间,不同叶面肥处理叶片温度较对照均有所提高,其中P3处理增温效果最好。低温胁迫下各处理稻株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均不同程度降低,以P3处理降幅最小,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及气孔导度等也均呈现类似变化特点;低温下各处理MDA含量均不同程度上升,其中以P3处理最低;叶片抗氧化酶活性低温来临后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SOD活性、POD活性总体上表现为CK最高,P3最低,而CAT活性则以CK最低,P3最高;低温胁迫下喷施叶面肥处理均能不同程度提高黄熟期植株尤其是穗部干物质量,达到减缓产量降低的效果,其中以P3处理最佳,遭遇低温明显的2015年第二播期(7月1日播种)水稻产量比CK高14.04%;产量结构上,各处理单株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等均较CK明显改善。说明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是增强双季超级杂交晚稻抽穗扬花期低温抵御能力的有效措施。


财政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及资金绩效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在农业发展中,财政科研项目的经费管理较弱,资金绩效管理水平不高,相关研究的内容不足,以及相应的实施评价基础较为落后,成为影响农业发展中财政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重要因素。对财政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及资金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