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4595条记录
基于预设SPAD阈值的花生氮肥施用效果研究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利用花生叶片SPAD值进行实时、无损诊断花生生长过程中的氮素丰缺,指导花生合理施用氮肥,试验通过设定花生出苗后30、45、60、75 d和90 d倒3叶的SPAD值,分别将SPAD值按各时间段在30~33、38~41、42~45、44~47和43~46每隔1个点值预设一种施氮方案,共3种方案(分别以SN-1、SN-2和SN-3表示),探究不同氮素管理方案对花生的自身固氮力、氮素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显示,3种方案中,SN-3阈值设定过高,不利于花生的生长,SN-1和SN-2的阈值设定方案较合理,均可促进花生根瘤生长,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和产量。其中,SN-1的阈值设定最佳,与常规施肥比较,SN-1的花生单株根瘤量和单个根瘤重分别增加17.65%和4.35%,氮素利用效率和氮素农学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9.36和3.99个百分点,花生产量增加12.95%。因此,SN-1方案的SPAD预设值可以作为花生栽培过程中各生育时段的氮素丰缺阈值。

关键词: SPAD阈值 花生 氮肥 根瘤 氮素利用效率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防治措施对江西稻田蜘蛛亚群落结构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CSCD

摘要:研究不同施药措施对水稻田间蜘蛛亚群落的影响,于2015年在江西省恒湖垦殖场通过吸虫器法调查不同施药措施下水稻田间蜘蛛亚群落结构。结果表明:高效农药防治区和生物农药防治区蜘蛛亚群落总蛛数和物种数均显著低于不施农药对照区,不同施药措施蜘蛛亚群落物种数、优势集中度、香农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均无显著差异;4个参数的时间动态基本无明显差异;蜘蛛亚群落中科的组成和优势科种类基本一致,除生物农药防治区和高效农药防治区田间跳蛛科优势度显著低于对照田外,不同施药措施田间蜘蛛科的优势度均无显著差异;蜘蛛亚群落优势种基本一致,除高效农药防治区拟环纹豹蛛优势度显著低于对照田外,不同施药措施田间蜘蛛亚群落蜘蛛优势种优势度均无显著差异。高效农药和生物农药均使稻田蜘蛛数量和物种数显著减少,但对蜘蛛亚群落结构并无显著影响,生物农药对蜘蛛亚群落的影响小于高效农药。

关键词: 高效农药 生物农药 蜘蛛亚群落 优势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氮和木薯-花生间作对木薯养分积累和系统养分利用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木薯-花生间作是一种生态高效的种植模式,研究分析施氮和木薯-花生间作对木薯氮磷钾素积累和系统氮磷钾素利用的影响规律,以期为木薯-花生合理间作和养分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于2015和2016年,以木薯品种华南205和花生品种粤油200为材料,设计不施氮、施氮2个水平和木薯单作、花生单作、木薯间作1行花生、木薯间作2行花生及木薯间作3行花生共5种种植模式,研究不同木薯-花生间作系统的木薯养分积累和系统养分利用特征。【结果】随着木薯生育时期的推进,块根氮磷钾素的积累量和分配率增加;茎秆氮磷钾素积累量和氮素分配率增加,磷钾素分配率先增加后降低;叶片氮磷钾素积累量先增加后降低,分配率下降。不同生育时期、不同施氮水平和不同种植模式间块根、茎秆、叶片和植株的氮磷钾素积累量变化规律存在差异。同一种植模式,施氮处理生产100 kg荚果所需氮钾量、生产100 kg鲜薯所需氮磷钾量、木薯氮素收获指数、木薯磷钾肥偏生产力、钾素间作优势、系统氮钾素积累总量和系统内木薯氮磷钾素比例较不施氮处理提高或显著提高,而花生氮钾素利用效率、花生磷素积累总量、木薯氮钾素利用效率、木薯钾素收获指数、系统内花生氮磷钾素比例、氮素间作优势和氮磷钾素的土地当量比较不施氮处理降低或显著降低。同一施氮水平,间作花生的氮磷素积累总量、氮磷钾肥偏生产力显著低于单作花生,间作木薯的氮磷钾肥偏生产力、钾素利用效率和磷素收获指数低于单作木薯。随着间作花生行数的增加,氮磷钾素的土地当量比和间作优势、系统内花生氮磷钾素比例、花生的氮磷钾素积累总量和氮磷钾肥偏生产力提高或显著提高,系统内木薯氮磷钾素比例下降。【结论】与单作模式相比,木薯间作2行和3行花生模式虽降低了系统内单一作物的产量、氮磷钾肥偏生产力和氮磷钾素积累总量,但提高了系统氮磷钾素积累总量,表现出明显的间作优势,氮磷钾素间作优势分别为63.91—112.11、19.37—42.67和68.29—105.62 kg·hm~(-2)。

关键词: 木薯 花生 间作 施氮 养分积累 系统养分利用 间作优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控释氮肥用量对早熟油菜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给控释氮肥在双季稻区早熟油菜生产上大面积应用提供依据,研究控释氮肥用量对早熟油菜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以早熟常规油菜"1358"为材料,于2012-2013年在江西省油菜主产县(市)设置6个田间试验,调查控释氮肥用量对早熟油菜产量、产油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氮肥施肥效应与普通氮肥施肥效应均有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产的趋势。等量控释氮肥一次性基施比普通尿素分次施用增产,甚至适量降低控释氮肥用量也能达到普通氮肥合理施用量的产量水平,同时提高了氮肥利用率。在180kg/hm~2施氮水平下,控释氮肥一次性基施较普通尿素分次施用(底施60%,苗期施20%和抽薹期施20%)显著增产,油菜籽粒增产7.64%,产油量提高8.30%,氮肥利用率增加2.27个百分点。江西省双季稻区早熟油菜最适控释氮肥施用量为150kg/hm~2。

关键词: 早熟油菜 控释氮肥 产量 氮肥利用率 氮素吸收和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西省稻瘟病生理小种致病力测定及1组水稻优质新种质的稻瘟病抗性表现及应用评估

江西农业学报 2018

摘要:对江西省主要稻瘟病生理小种的致病力进行了综合分析,同时对收集的26份水稻种质进行了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显示:江西省稻瘟病生理小种分为ZA、ZB、ZC、ZD、ZF、ZG共6群25个生理小种类型,稻瘟病菌群体以中等致病力菌株为主;7个水稻抗瘟基因Pi-k(C)、Pi-k、Pi-9(t)、Pi-z~5、Pi-1(1)、Pi-kp(C)和Pi-kp具有较高的抗性频率,均超过60%;26个种质对叶瘟都具有较好的抗性,但是对穗颈瘟都表现为感病,只有5个品种表现为中感;在13个产量较高且稻米外观品质较好的品种中,只有繁1405及繁1409的米质达到国家标准一级。

关键词: 江西 水稻 种质 稻瘟病 致病力 抗性 评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油菜氮素营养效率的遗传效应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掌握甘蓝型油菜氮肥利用率各遗传分量的效应值,明确造成氮肥利用率差异的数量遗传基础。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以氮素吸收效率差异较大的两个基因型油菜湘油15(P1)和R210(P2)为亲本,通过杂交、回交构建了P1、P2、F1、B1、B2和F26个世代,成熟期测定了各世代的氮素含量并分析了氮素营养效率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油菜世代氮素营养(氮素吸收效率NAE,氮素利用效率NUE和氮收获指数NHI)存在明显的基因型差异;氮素营养效率具有较广泛的遗传变异,呈连续性分布;NAE的最适模型为B-1(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达71.36%;NUE的最适模型为D-2(1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NHI的最适模型为E-0(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达58.13%。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氮营养效率鉴定指标的遗传模式不一样,所以在油菜氮营养效率遗传改良上也应按照不同领域和研究目的来利用最佳氮素营养效率进行改良。在品种选育上通过与不同氮效率油菜基因型杂交、回交可以获得到氮营养高效的油菜基因型。本研究为氮高效育种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 油菜 氮素营养效率 主基因+多基因 遗传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枯萎病苦瓜新品种‘赣苦瓜1525’

园艺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赣苦瓜1525’是以强雌系QBF2306-2为母本,高代自交系LK1402-6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的新品种。生长势强,主蔓第一雌花节位15~18节。果实棒形,绿色,果面粒瘤间短条瘤,光泽度好,商品性佳。果长25~30 cm,横径7 cm,肉厚1 cm,单瓜质量400 g。肉质脆嫩,品质优良。中熟,丰产稳产,抗枯萎病,适应性强,可在中国各苦瓜主产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苦瓜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鲜肉类产品中腐败细菌研究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18

摘要:肉类生鲜产品因其自身丰富的营养组成,极易受微生物的污染而发生腐败变质。本文介绍了生鲜肉类产品中的各种常见腐败微生物,分析了各种腐败微生物在肉类产品中的生长代谢特征、污染途径、腐败能力、相互间作用等方面,探讨了腐败微生物的污染规律。

关键词: 生鲜肉 腐败细菌 代谢特征 污染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级稻品种性状研究

乡村科技 2018

摘要:超级稻的出现,使得我国水稻产量大大增加,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同时,可以进行粮食出口,推动我国经济更好地发展。基于此,本文对超级稻的品种和性状进行探究,希望可以通过改进相应的栽培技术来增高产量。

关键词: 超级稻 品种性状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比例猪粪有机肥配施对稻穗不同部位氮含量分布的影响

南方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施用猪粪有机肥对稻穗不同部位籽粒氮素积累的影响,为提高水稻肥料利用率和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赣晚籼37号为材料,在水稻施纯N 180 kg/ha,N∶P2O5∶K2O=3∶1∶2.5的情况下,比较并分析全施化肥(NPK)、低量猪粪配施化肥(F7M3,即70%化肥配施30%猪粪)、中量猪粪配施化肥(F5M5,即50%化肥配施50%猪粪)和高量猪粪配施化肥(F3M7,即30%化肥配施70%猪粪)等处理的枝梗籽粒氮含量、穗位籽粒氮含量、稻穗氮含量、水稻籽粒吸氮量及其与水稻产量的关系.[结果]配施猪粪有机肥能有效降低水稻一次、二次枝梗籽粒氮含量,且随猪粪有机肥配施量的增加,穗位籽粒氮含量也呈降低趋势,其中F3M7处理上、中、下部的籽粒氮含量较NPK处理分别显著降低11.6%、11.9%和9.1%(P<0.05,下同).增施猪粪有机肥能促进水稻产量增加与稻穗氮含量下降,与NPK处理相比,猪粪配施处理的稻穗氮含量显著下降5.7%~10.1%,水稻产量增加4.3%~14.1%,但猪粪有机肥配施处理的水稻籽粒吸氮量与NPK处理无明显差异,均在92.0 kg/ha左右.[结论]猪粪有机肥与化肥配施能有效影响稻穗不同部位的氮含量,合理利用有机肥资源有利于水稻的高产稳产.

关键词: 有机肥 猪粪 水稻 氮含量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