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高温胁迫下黄嘌呤脱氢酶基因超表达对水稻幼苗的保护作用
《中国水稻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黄嘌呤脱氢酶(xanthine dehydrogenase,XDH)是嘌呤代谢的关键酶。通过分析高温胁迫对Os XDH超表达转基因水稻株系幼苗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探究XDH缓解水稻高温胁迫的生理机制。【方法】以Os XDH超表达转基因株系(xdh1和xdh5)及受体品种日本晴(WT)为材料,研究了高温胁迫对水稻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相对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活性氧代谢、抗氧化酶活性、XDH活性及嘌呤代谢产物尿囊素(allantoin)和尿囊酸(allantoate)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高温胁迫处理前,超表达株系的叶绿素含量、相对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活性氧代谢及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均与野生型无显著差异;高温胁迫5 d,超表达株系的叶绿素、相对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均高于野生型,而过氧化氢(H2O2)及丙二醛(MDA)的含量显著低于野生型;适温恢复生长5 d,野生型和超表达株系的叶绿素含量、相对含水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有所提高,超表达株系均高于野生型,H2O2和MDA的含量降低,超表达株系均低于野生型;受高温诱导超表达株系与野生型中XDH酶活性及尿囊素和尿囊酸的含量均提高,且在整个处理过程中超表达转基因株系均高于野生型。【结论】XDH通过调控酰脲类物质的合成,补偿自身的抗氧化能力并增强抗氧化酶系统的活性,从而有效提高水稻幼苗对高温胁迫的耐受能力。


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研究——以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安徽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以国内外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理论为指导,以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固定资产管理为例,探求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改革和创新思路。通过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结合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理论,阐述了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分析了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相关问题提出了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改革创新规范化、制度化、共享化、绩效化、信息化的5条新思路。该研究对加快推进农业科研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不同施氮量对晚稻抵御抽穗扬花期低温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超级杂交晚稻品种五丰优T025为材料,设置4种施氮水平,低氮(N_1,90kg N·hm~(-2))、正常氮(N_2,180 kg N·hm~(-2))、高氮(N_3,250 kg N·hm~(-2))和超高氮(N_4,330kg N·hm~(-2)),研究了抽穗扬花期低温条件下不同施氮量对晚稻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和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遇低温条件下,各处理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以N_2产量最高,N_1最低,N_3和N_4居中,N_3、N_4单株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均较高,但结实率和收获指数均显著下降;随施氮量增加,包穗率、总干物质量和叶绿素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穗部干物质量则以N_2最多;低温来临后,各处理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_n)和蒸腾速率(T_r)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N_3、N_4的Pn、T_r较N_2降幅更大;各处理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均一定程度上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以N_3、N_4的变化幅度最为显著.表明高氮量不利于晚稻抵御抽穗扬花期低温,生产上应避免氮肥施用失当,双季晚稻施氮量以不超过180 kg·hm~(-2)为宜.
关键词: 氮肥 晚稻 抽穗扬花期 低温 干物质 产量 生理特性


五氟·氰氟草可分散油悬浮剂防除水稻直播田杂草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江西农业学报 》 2018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60 g/L五氟·氰氟草可分散油悬浮剂对水稻直播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水稻的安全性。结果显示:施用60 g/L五氟·氰氟草可分散油悬浮剂有效成分90~120 g/hm2对杂草的防效随着用药量的增加而提高,对千金子、稗草、鸭舌草和异型莎草的株防效均在90%以上;对照药剂100 g/L氰氟草酯乳油(有效成分120 g/hm2)和25 g/L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有效成分30 g/hm2)只能有效地防除上述杂草中的2种或3种; 60 g/L五氟·氰氟草可分散油悬浮剂对水稻的安全性好,对水稻的增产率较高。
关键词: 五氟·氰氟草可分散油悬浮剂 水稻 直播田 杂草 防除效果


氮素胁迫对水稻根系影响的转录组分析
《华北农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养分胁迫会直接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相对于地上部分,根系往往较早感知环境胁迫。为了研究水稻根系对养分胁迫响应的分子机制,通过Illumina Hiseq2000平台测序,对氮素胁迫下水稻根系转录基因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氮素胁迫诱导根系出现了2 270个差异转录基因,其中上调表达的有1 176个,下调表达的有1 094个。采用GO功能分类和Pathway功能注释,可将注释的基因划分为48个功能类别118条代谢途径,包括糖酵解、脂肪酸代谢、氧化磷酸化、氨基酸代谢、淀粉蔗糖代谢等生物学过程。部分根系关键基因表达变化表明,氮素胁迫诱导大量新生蛋白质合成,形成各种酶类,促进新RNA合成,从而形成了更多的新生蛋白质。氮素胁迫诱导根系IAA积累更多来自极性运输,参与植物细胞伸长发育的EGase基因及木质素特异合成途径的关键酶(CCR)表达量发生上调,这些转录基因表达量的变化是根系受养分胁迫刺激而发生了伸长生长的内在机制。


苜蓿素对脂多糖刺激下体外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活性和炎症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苜蓿素对脂多糖(LPS)刺激下体外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活性和炎症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将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分成6组,对照组采用基础培养基,试验组在基础培养基中分别加入1μg/m L LPS(L组)、1μg/m L LPS和2.5μg/m L苜蓿素(L+2.5组)、1μg/m L LPS和5.0μg/m L苜蓿素(L+5组)、1μg/m L LPS和10.0μg/m L苜蓿素(L+10组)以及1μg/m L LPS和15.0μg/m L苜蓿素(L+15组),培养24 h。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L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相对增殖率极显著降低(P<0.01),而L+2.5组和L+10组则极显著升高(P<0.01);2)与L组相比,L+10组和L+15组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而乳酸脱氢酶活性和一氧化氮浓度显著降低(P<0.05);3)与L组相比,L+5组和L+10组细胞的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Toll样受体2和Toll样受体4的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L+5组细胞的髓样分化因子88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结果提示,在LPS刺激下,添加苜蓿素能够提高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活性和抗氧化性能,抑制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发挥抗炎作用。


江西省农业科研人员收入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利用问卷调查、统计资料和走访座谈等形式对江西境内农业科技人员收入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对收集整理的与收入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江西农业科研机构科研人员工资低,科技人员对收入满意度不高。分析了收入低的原因:主要与农业科研单位公益性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社会效益大,科研人员收入主要依靠财政拨款有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农业科技人员收入的建议。

